一种热镀钢卷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14163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1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镀钢卷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铸坯依次进行热轧、冷轧、退火、镀锌和拉矫,其中,所述热轧的卷取温度为500-550℃,所述铸坯中含有碳、锰、磷和铌;以所述铸坯的总质量为基准,所述碳的含量为0.04-0.1重量%,所述锰的含量为0.2-0.5重量%,所述磷的含量为0.06-0.09重量%,所述铌的含量为0.015-0.03重量%。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得到宽度精度较高的屈服强度级别为350MPa级的结构用热镀钢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镀层钢板分为结构镀层钢板和冲压镀层钢板。所述结构镀层钢板要求保证一定的强度和塑性,以及较低的屈强比以提高抗震性能。结构镀层钢板是建筑用镀层产品和结构用彩涂板的主要原料,其屈服强度级别有280MPa、320MPa和350MPa等。为了满足后续加工的需求,结构镀层钢板一般是按卷状交货,且对宽度精度有较高的要求,以宽度为1250mm的热镀钢板为例,宽度的高级精度允许偏差为0-2mm,普遍精度允许偏差为0-6mm ;宽度精度=热镀钢卷的实际宽度-热镀钢卷的用户订货宽度。传统的结构用热镀钢卷采用碳素结构钢来生产,其典型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20%,S1:≤0.60%,Mn:≤ 1.70%,P:≤ 0.10%,S:≤ 0.045%。对于 350MPa 级热镀钢卷,由于碳、锰含量较高,冷轧轧制负荷较高,对于轧制能力较低的连轧机和可逆轧机,冷轧时存在较大的宽展,却因热轧原料卷规格和力学性能上存在差异,冷轧宽展量亦存在较大差异;此外,为了保证热镀锌卷的力学性能,在连续热镀锌时,需在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连续退火,因其高温强度较低,受机组张力等因素影响,带钢会被拉窄,拉窄量受到带钢原料条件、规格以及热镀锌工艺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通常,控制结构热镀钢板宽度精度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通过对冷轧宽展量和热镀锌拉窄量的统计分析,再根据用户的宽度要求,确定合适的热轧原料宽度。但是,由于传统碳素结构钢冷轧宽展量和热镀时带钢拉窄量的影响因素较复杂,因此,生产时其值不稳定,最终难以将其宽度偏差控制在用户要求的范围内,特别是在高级精度的允许偏差范围内。第二,通过对冷轧宽展量和热镀锌拉窄量的统计分析,再根据用户的宽度要求,确定足够的热轧原料宽度,然而再通过切边保证带钢的宽度在用户的要求范围内。但是,采用这种方法需要配备在线切边设备或者热镀钢卷下线后,到精整线进行切边,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为了满足用户对高强度结构用热镀钢卷的宽度精度要求,需要开发一种低成本的制造工艺实施难度小,宽度精度、表面质量和综合性能优良,可在连续热镀锌机组在线实现批量生产的350MPa级高强度结构热镀钢卷的生产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采用现有的方法得到的热镀钢卷的宽度精度较低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够得到宽度精度较高的热镀钢卷的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该方法包括将铸坯依次进行热轧、冷车U退火、镀锌和拉矫,其中,所述热轧的卷取温度为500-550°C,所述铸坯中含有碳、锰、磷和铌;以所述铸坯的总质量为基准,所述碳的含量为0.04-0.1重量%,所述锰的含量为0.2-0.5重量%,所述磷的含量为0.06-0.09重量%,所述铌的含量为0.015-0.03重量%。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将铸坯中碳的含量控制在0.04-0.1重量%,锰的含量控制在0.2-0.5重量%,磷的含量控制在0.06-0.09重量%,铌的含量控制在0.015-0.03重量%,能够保证所述热镀钢卷在冷轧时的轧制负荷较低,冷轧后不易出现宽展。通常来说,为了保证热镀钢卷的强度和塑性,在镀锌之前,需要在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退火,但由于冷轧后得到的带钢的高温强度较低,极易被拉窄。在热镀钢的生产过程中,所述铸坯中含有的铌(Nb)能够转化为具有强化作用的Nb(CN)析出相;所述Nb(CN)析出相可以在热轧卷取中析出,也可以在退火时析出。而将热轧的卷取温度控制在500-550°C,不仅可细化热轧卷的晶粒尺寸,而且还能够有效抑制Nb (CN)析出相在热轧卷取中析出,而保证其在退火时析出,使所述带钢的高温屈服强度得以提高、不易在热镀时发生变形,从而得到宽度精度较高的热镀钢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将精轧后的低碳带钢以100-200°C /s的冷却速度冷却至600-650°C,再以10-20°C /s的冷却速度冷却至热轧的卷取温度,能够更好地防止带钢在热镀时发生变形,得到的热镀钢卷的宽度精度更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当所述退火的温度为730-760°C,退火的时间为30-60s时,能够有效保证带钢进行再结晶;在控制Nb (CN)析出相在退火时析出的前提下,所得热镀钢卷不仅宽度精度较高、强度和塑性也较高。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热镀钢卷的生产方法包括将铸坯依次进行热轧、冷轧、退火、镀锌和拉矫,其中,所述热轧的卷取温度为500-550°C,所述铸坯中含有碳、锰、磷和铌;以所述铸还的总质量为基准,所述碳的含量为0.04-0.1重量%,所述猛的含量为0.2-0.5重量%,所述磷的含量为0.06-0.09重量%,所述铌的含量为0.015-0.03重量%。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情况下,除以上物质外,所述铸坯中还可以含有硅、硫和铝;且以所述碳素结构钢铸坯的总质量为基准,所述`硅的含量< 0.05重量%,所述硫的含量(0.015重量%,所述铝的含量为0.02-0.07重量%。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铸坯的制备方法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方法,只要优选使得本专利技术所述铸坯中,以所述铸坯的总质量为基准,所述碳的含量为0.04-0.1重量%,所述锰的含量为0.2-0.5重量%,所述磷的含量为0.06-0.09重量%,所述铌的含量为0.015-0.03重量%,所述娃的含量< 0.05重量% ,所述硫的含量< 0.015重量% ,所述招的含量为0.02-0.07重量%即可。通常来说,所述铸坯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铁水进行初炼,得到钢水,并将初炼得到的钢水出钢到钢包中;在出钢过程中对钢水进行预脱氧合金化和增碳;出钢后对钢包中的钢水进行钢包炉精炼,所述钢包炉精炼通常包括LF炉精炼调温处理和真空精炼,以进一步去除钢水中的夹杂物并进行合金微调,然后将精炼后的钢水注入中间包,并从中间包连续地浇注到结晶器中以被连续拉动和冷却,即连铸得到铸坯。其中,在所述预脱氧合金化和增碳步骤中,通过控制增碳剂以及锰铁合金、铌铁合金、铝铁合金等合金的加入量使得钢水中的组分优选满足本专利技术的要求,例如,优选情况下,以每吨初炼得到的钢水为基准,增碳剂的用量为0.15-0.8千克,锰铁合金的用量为5-7.5千克,磷铁合金的用量为3-4.5千克,铌铁合金的用量为0.25-0.5千克,铝铁合金的用量为3_5千克;并通过调渣剂控制钢水中夹杂物的含量,以控制钢水中硅和硫的含量。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热轧是指将铸坯经加热后进行轧制,然后将轧制后的带钢进行卷取。通常来说,所述热轧包括均热、粗轧和精轧;所述均热、粗轧和精轧的温度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优选情况下,所述均热的温度为1200-1250°C ;所述粗轧的终轧温度为1000-1100°C;所述精轧的终轧温度为880-920°C,在上述温度下进行终轧,不仅能够保证在奥氏体区进行轧制、从而获得细小均匀的组织,而且热轧带钢表面不易出现铁皮缺陷、质量较好。优选情况下,所述生产热镀钢卷的方法还包括将精轧后的带钢立即以100-2000C /s的冷却速度冷却至600-650°C,再以10_20°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镀钢卷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铸坯依次进行热轧、冷轧、退火、镀锌和拉矫,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轧的卷取温度为500‑550℃,所述铸坯中含有碳、锰、磷和铌;以所述铸坯的总质量为基准,所述碳的含量为0.04‑0.1重量%,所述锰的含量为0.2‑0.5重量%,所述磷的含量为0.06‑0.09重量%,所述铌的含量为0.015‑0.03重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之旺王敏莉刘庆春梁英周一林汤佩林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