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铸模具新型排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10849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1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铸模具新型排气结构,一种压铸模具新型排气结构,包括上排气块、下排气块,所述上排气块设有上排气腔,所述下排气块设有下排气腔,所述上排气腔和所述下排气腔构成了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设有格挡板,将所述排气通道分隔成多个小排气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压铸模具新型排气结构,改变原来工艺的排气结构,能够大大的改善零件的孔隙率,符合主机厂各类支架、油底壳等孔隙率要求,便于后续的加工、气密封检验,减少加工料废,使零件合格率达到标准。(*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配生产行业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压铸模具新型排气结构
技术介绍
在汽配生产行业中,用于压铸的零件各种各样,工艺各不相同,单单依靠手工操作、压铸设备及机械手自动化,依旧不能完全改善零件的合格率,达到降低成本消耗的效果O现有的压铸模具排气结构,大多是利用改变模具结构来解决问题,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 201913227U,公开日为2011年8月3日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改良的压铸模具排气结构,通过在定模版一侧开设呈倒置“V”形状的过桥,过桥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渣包以及进料口连通,上述结构形式的能够使铸件行腔内的空气顺利地排出。但是上述压铸模具的结构与本技术的结构并不相同,且结构比较复杂,改动较大,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仍然会出现排气互堵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压铸模具新型排气结构,防止出现排气互堵现象,减少生产汽配压铸铝合金零件的料废率,提高生产效率,且改动较小,降低了原材料成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压铸模具新型排气结构,包括上排气块、下排气块,所述上排气块设有上排气腔,所述下排气块设有下排气腔,所述上排气腔和所述下排气腔构成了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设有格挡板,将所述排气通道分隔成多个小排气通道。在动模和定模合模之后,上排气腔和下排气腔构成了排气通道,通过格挡板将排气通道分隔成多个小排气通道,多个小排气通道之间互不影响,不会出现排气互堵现象,减少生产汽配压铸铝合金零件的料废率,提高生产效率,且改动较小,降低了原材料成本。作为优选,所述排气通道设有的格挡板为五个,将所述排气通道分隔成六个小排气通道。作为优选,所述格挡板厚度为5mm。作为优选,所述上排气块I设有与所述小排气通道相连通的排气槽。作为优选,所述小排气通道和所述排气槽连接处设有进气包。作为优选,所述上排气块设有洛包,所述洛包包括洛包一、洛包二、洛包三。作为优选,所述六个排气槽中左数第二个排气槽与所述渣包一相连通,所述排气槽中左数第三个和第四个排气槽与所述渣包二相连通,所述排气槽中左数第五个排气槽与所述洛包三相连通。作为优选,所述上排气腔和所述下排气腔为梯形状排气腔,所述排气通道为锯齿形通道。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压铸模具新型排气结构,排气通道内增加的格挡板,在动定模合模后,将排气通道分隔成多个小排气通道,小排气通道之间互不影响,这样可以减免排气通道的排气互堵的情况,从而提高零件的合格率,从源头减少成本开支。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动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定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动定模合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排气块;2-下排气块;3-上排气腔;4-下排气腔;5-排气通道,501-小排气通道;6-排气槽;7-渣包,701-渣包一,702-渣包二,703-渣包三;8-进气包;9-格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实施例,见附图1、2和3,一种压铸模具新型排气结构,包括包括上排气块1、下排气块2,上排气块I设有上排气腔3,下排气块2设有下排气腔4,上排气腔3和下排气腔4构成了排气通道5,排气通道5设有的格挡板9为五个,将排气通道5分隔成六个小排气通道501。其中格挡板9厚度为3-5mm。上排气块I设有与所述小排气通道501相连通的排气槽6。小排气通道501和排气槽6连接处设有进气包8。上排气块I设有渣包7,渣包7包括渣包一 701、渣包二 702、渣包三703。六个排气槽6中左数第二个排气槽6与渣包一701相连通,排气槽6中左数第三个和第四个排气槽6与渣包二 702相连通,排气槽6中左数第五个排气槽6与渣包三703相连通。上排气腔3和下排气腔4为梯形状排气腔,排气通道5为锯齿形通道。动模和定模完成合模、压机填料完成后,将气从排气块排出,为防止因零件大小、结构、排气路径和进料位置的速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排气口堵死,排气通道5内增加5个格挡板9,形成6个单独的小排气通道501,保证合模后,每个小排气通道501对应的排气块之间互不影响,且与外界相连通,减免各种路径的排气互堵。气通过锯齿形排气通道进入各自排气块,其中锯齿形排气通道5可以起到减震和延长排气系统及压铸模具寿命的作用。以上说明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完整的实施本方案,但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权利要求1.一种压铸模具新型排气结构,包括上排气块(I)、下排气块(2 ),所述上排气块(I)设有上排气腔(3),所述下排气块(2)设有下排气腔(4),所述上排气腔(3)和所述下排气腔(4)构成了排气通道(5),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5)设有格挡板(9),所述格挡板(9)将所述排气通道(5)分隔成多个小排气通道(5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新型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5)内设有的格挡板(9)数量为五个,将所述排气通道(5)分隔成六个小排气通道(50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新型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挡板(9)厚度为3_5m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新型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气块(I)设有与所述小排气通道(501)相连通的排气槽(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新型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排气通道(501)和所述排气槽(6 )连接处设有进气包(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新型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气块(I)设有渣包(7 ),所述渣包(7 )包括渣包一(701)、渣包二( 702 )、渣包三(70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新型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六个排气槽(6)中左数第二个排气槽(6)与所述渣包一(701)相连通,所述排气槽(6)中左数第三个和第四个排气槽(6 )与所述渣包二( 702 )相连通,所述排气槽(6 )中左数第五个排气槽(6 )与所述渣包三(703 )相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新型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气腔(3)和所述下排气腔(4)为梯形状排气腔,所述排气通道(5)为锯齿形通道。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铸模具新型排气结构,一种压铸模具新型排气结构,包括上排气块、下排气块,所述上排气块设有上排气腔,所述下排气块设有下排气腔,所述上排气腔和所述下排气腔构成了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设有格挡板,将所述排气通道分隔成多个小排气通道。本技术的压铸模具新型排气结构,改变原来工艺的排气结构,能够大大的改善零件的孔隙率,符合主机厂各类支架、油底壳等孔隙率要求,便于后续的加工、气密封检验,减少加工料废,使零件合格率达到标准。文档编号B22D17/22GK202934094SQ20122049184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5日专利技术者张小群, 王炎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铸模具新型排气结构,包括上排气块(1)、下排气块(2),所述上排气块(1)设有上排气腔(3),所述下排气块(2)设有下排气腔(4),所述上排气腔(3)和所述下排气腔(4)构成了排气通道(5),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5)设有格挡板(9),所述格挡板(9)将所述排气通道(5)分隔成多个小排气通道(50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群王炎辉倪新强施珉费彬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安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