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圈预组件自动组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0946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套圈预组件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旋转工作台,具有至少一套圈置入承座;以及依序分别排列在旋转工作台周围的一套圈置入机构,具有一第一机械手臂;一套管半压入机构,具有一第二机械手臂;一套管压合机构;一套管长度检测机构;一夹料送料机构,具有一第三机械手臂;以及一夹料取出机构,具有一第四机械手臂。(*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套圈预组件自动组装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使套圈预组件在组装过程中,生产效率更为提高的一种自动组装装置。套圈预组件的组装方式如下将塑料套管14的一端压入套圈12的端部124上,以包覆端部124,同时利用环状止滑部122防止塑料套管14向下继续压入,以确保套圈预组件1的总长度的一致性。组装完成后,如图2所示。传统以人工方式来组装套圈预组件,组装速度慢,且工资成本高,并不适合大量生产。本技术是提供一种套圈预组件的自动组装装置,包括一旋转工作台,具有至少一套圈置入承座;以及依序分别排列在旋转工作台周围的一套具有至少一套圈置入承座;以及依序分别排列在旋转工作台周围的一套圈置入机构,具有一第一机械手臂;一套管半压入机构,具有一第二机械手臂;一套管压合机构;一套管长度检测机构;一夹料送料机构,具有一第三机械手臂;以及一夹料取出机构,具有一第四机械手臂。本技术还提供该套圈置入机构具有形状对称的一第一两爪部。本技术还提供该套圈置入机构具有一第一震动送料装置。本技术还提供该套圈感测装置具有一第一传感器。本技术还提供该套管半压入机构具有形状对称的一第二两爪部。本技术还提供该套管半压入机构具有一第二震动送料装置。本技术还提供该套管半压入机构具有一辅助定位装置。本技术还提供该辅助定位装置具有形状对称的一定位夹爪部,且在该形状对称的定位夹爪部的相对中心边缘上各具有一半圆形凹槽。本技术还提供该套管压合机构具有一套管扶正装置。本技术还提供该套管扶正装置具有平行于彼此的第一金属板块及第二金属板块。本技术还提供该套管压合机构具有形状对称的一第三两爪部。本技术还提供该套管长度检测机构具有一第二传感器及可上下移动的一金属杆。本技术还提供该夹料送料机构具有形状对称的一第四两爪部。本技术还提供该夹料取出机构更具有形状对称的一第五两爪部。本技术能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人力成本。图2显示本技术的套圈预组件的组件组合图。图3本技术的套圈预组件自动组装装置的平面示意图。图4本技术的套圈置入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5本技术的套圈感测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6本技术的套管半压入机构的侧视示意图。图7本技术的辅助定位装置的俯视图。图8本技术的套管压合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9本技术的套管长度检测机构的立体示意图。附图说明图10本技术的夹料送料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11本技术的夹料取出机构的立体示意图。请参阅图3,图3本技术的套圈预组件自动组装装置的平面示意图。本技术的套圈预组件自动组装装置包括一旋转工作台20、一套圈置入机构21、一套管半压入机构23、一套管压合机构24、一套管长度检测机构25、一夹料送料机构26及一夹料取出机构27。另外,本技术的套圈预组件自动组装装置尚包括一套圈感测装置22。分别叙述如下在旋转工作台20上设置有复数个套圈置入承座201,每一个套圈置入承座201皆具有一圆孔202,用于容纳套圈12。同时,旋转工作台20能沿A方向产生旋转。请参阅图4,图4本技术的套圈置入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套圈置入机构21具有一第一机械手臂211、形状对称的一第一两爪部212以及一第一震动送料装置213。其中,第一震动送料装置213是一种在工业用途上非常普及的装置,故在此不予赘述。在第一震动送料装置213内盛有许多的套圈12,第一震动送料装置213将套圈12推送进入输送滑轨214中,而后藉由第一两爪部212夹取,并经由第一机械手臂211输送放置于旋转工作台20的套圈置入承座201的圆孔202内,然后旋转工作台20产生旋转,将套圈12送至下一站的套圈感测装置22。请参阅图5,图5本技术的套圈感测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套圈感测装置22具有一第一传感器221,用以感测该套圈12是否位于该套圈置入承座201的圆孔202中。接下来旋转工作台20产生旋转至下一站的套管半压入机构23。请参阅图6,图6本技术的套管半压入机构的侧视示意图。套管半压入机构23具有一第二机械手臂231、形状对称的一第二两爪部232、一第二震动送料装置236以及一辅助定位装置233。在第二震动送料装置236中盛有许多的塑料套管14,第二震动送料装置236将塑料套管14推送进入输送滑轨237中,而后,藉由第二两爪部232夹取,并经由第二机械手臂231输送放置于位于套圈置入承座201上的套圈12上,并被半压入于套圈12的中。此时,具有形状对称的定位夹爪部234的辅助定位装置233会移动夹住被半压入于套圈12上的塑料套管14,以定位塑料套管14,接着,第二两爪部232会放开夹持塑料套管14,然后,辅助定位装置233的定位夹爪部234才会放开夹住塑料套管14。其中,辅助定位装置233的定位运作乃是利用位于定位夹爪部234的相对中心边缘上所各具有的一半圆形凹槽235,请参阅图7,当此定位夹爪部234夹紧时,塑料套管14便会位于其夹紧后所形成的圆形孔中,因而达成定位塑料套管14的目的。然后,旋转工作台20再次产生旋转至下一站的套管压合机构24。请参阅图8,本技术的套管压合机构24用以对经套管半压入机构23所半压入于套圈12上的塑料套管14加压,使塑料套管14一端的一部份被压入套圈12的端部124中。本技术的套管压合机构24具有一套管扶正装置241,用以将塑料套管14进一步扶正直立于套圈12的上,以及形状对称的一第三两爪部244,用以夹持该塑料套管14并向下压入该套圈12中。其中,套管扶正装置241更具有平行于彼此的第一金属板块242及第二金属板块243,用以相对移动而夹住塑料套管14,使塑料套管14直立位于套圈12的上,然后,再经由第三两爪部244夹持塑料套管14并向下压入套圈12中。接着旋转工作台20再次产生旋转至下一站的套管长度检测机构25。请参阅图9,本技术的套管长度检测机构25用以对经套管压合机构24所将塑料套管14压入套圈12后的套圈预组件1的总长度做检查,也就是说,套管长度检测机构25具有一第二传感器251及可上下移动的一金属杆252,用以检测将塑料套管14压入套圈12后的套圈预组件1的总长度是否正确。套管长度检测机构25的运作方式乃是利用将金属杆252向下压下后,金属杆252的末端会与塑料套管14的上端接触,此时藉由第二传感器251可以判断金属杆252的末端位置是否正确,如此便能决定套圈预组件1的总长度正确与否。接着旋转工作台20再次产生旋转至下一站的夹料送料机构26。请参阅图10,本技术的夹料送料机构26用以将经套管长度检测机构25所检测合格的套圈预组件1输送至另一自动组装装置(未显示)。换言之,本技术的夹料送料机构26具有一第三机械手臂261及形状对称的一第四两爪部262,其运作方式乃是利用第四两爪部262夹持长度检测合格的套圈预组件1,然后,经由第三机械手臂261将套圈预组件1输送至输送滑轨263上,而此输送滑轨263便会将套圈预组件1再输往另一自动组装装置(未显示),以进行进一步的装配。接下来旋转工作台20产生旋转至下一站的夹料取出机构27。请参阅图11,本技术的夹料取出机构27用以对经套管长度检测机构25所检测出其总长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士镇丁兴隆倪宏文李铭盛
申请(专利权)人:台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