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管材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08120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成型管材模具,该模具包括具有进料端和出料端的芯模、套设在进料端的外周的尾模套、套设在出料端的外周的口模、对接在尾模套与口模之间的前模套,芯模的外壁与尾模套的内壁、前模套的内壁及口模的内壁之间形成供物料流动的行腔,尾模套的靠近前模套的一端的内壁具有内径扩大的收容部,收容部呈环形且与尾模套同轴心,该溶压调节环轴心可调地设置在收容部内,溶压调节环与收容部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溶压调节环的轴心位置的调节机构。通过轴心线可调的溶压调节环实时地调节由于溶垂现象及热度不均等所引起的实壁管壁厚不均情况,以抵消上述原因所引起的壁厚不均的问题,效果显著,同样适用于大直径的制管中。(*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成型管材模具
技术介绍
以往的实壁管模具在制管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造成壁厚不均匀,常见原因有:1.当物料由于模具在圆周上温度差产生圆周上部薄下部厚的现象,即使截面圆周的温度处处相等,但圆周截面上部的物料会往下部垂,形成上部薄下部厚;2.当生产大直径制品时熔体在此时会产生溶垂使制品在此圆周上部薄下部厚的现象;3.由于使用的物料性能的差异,使用的是新料、回料还是混合料的不同,若使用同一个模具,就会在模具内产生熔体压力的不同:偏高的溶压使物料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影响了制品的使用质量;偏低的溶压使得物料分子间距离过大,同样影响了制品的使用质量,传统的实壁管模具的结构(附图1所示)无法进行调整,所以终将严重影响制品的物理性能,实壁管的外表面粗糙,造成废料率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型管材模具,其具有溶压调节环,通过该溶压调节环调节实壁管的壁厚。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成型管材模具,该模具包括具有进料端和出料端的芯模、固定套设在所述的进料端的外周的尾模套、套设在所述的出料端的外周的口模、对接在所述的尾模套与所述的口模之间的前模套,所述的尾模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型管材模具,该模具包括具有进料端和出料端的芯模、固定套设在所述的进料端的外周的尾模套、套设在所述的出料端的外周的口模、对接在所述的尾模套与所述的口模之间的前模套,所述的尾模套、所述的前模套及所述的口模三者相固定,所述的芯模的外壁与所述的尾模套的内壁、所述的前模套的内壁及所述的口模的内壁之间形成供物料流动的行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尾模套的靠近所述的前模套的一端的内壁具有内径扩大的收容部,所述的收容部呈环形且与所述的尾模套同轴心,一个溶压调节环轴心径向可调地设置在所述的收容部内,所述的溶压调节环与所述的收容部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的溶压调节环的轴心位置的调节机构,所述的收容部的内径大于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海潮王淳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纬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