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架液压系统、臂架系统和混凝土泵送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706569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0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臂架液压系统,包括臂架油缸和主换向阀,主换向阀分别通过第一工作油路和第二工作油路与臂架油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连通,其中第一工作油路上设置有第一平衡阀,该第一平衡阀的第一控制油路与第二工作油路连通,第一控制油路上旁接有换向阀,并且述第一控制油路上设置有允许油液从第二工作油路流向第一平衡阀的单向阀,换向阀旁接在单向阀的反向油口侧,并且换向阀还能够使得第一控制油路与压力油源可选择地连通或断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能够使用该臂架液压系统的臂架系统和一种使用该臂架系统的混凝土泵送设备。因此,在臂架回收完成后,通过重新打开第一平衡阀,使臂架稳定地收回在臂架支撑上,从而解决臂架上翘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臂架展收的液压控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臂架液压系统,使用该臂架液压系统的臂架系统和使用该臂架系统的混凝土泵送设备。
技术介绍
混凝土泵送设备是利用混凝土泵,将一定特性的混凝土通过输送管道泵送到指定地点完成浇筑的一种工程机械设备。其输送管道有临时铺设的,如拖泵、车载泵等。也有在出厂时就存在装配在设备上的相对固定的输送管道,如混凝土泵车的臂架系统。输送管道固定在泵车臂架上,通过臂架伸展后将混凝土输送到一定的浇筑点。其中,混凝土泵车的臂架系统朝着长臂架、多臂节、轻量化的方向发展,对臂架展收运动的控制系统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臂架伸展速度快、平稳冲击小。目前,控制臂架展收的臂架液压系统通常采用带负载反馈的多路换向阀阀控制,通过多路换向阀开度大小控制臂架回转和伸缩速度,臂架油缸无杆腔和有杆腔油口均装有平衡阀,保证臂架运动平稳且能可靠地停留在某一位置,并能够使得臂架运动平稳,并能缓解压力冲击。其中,臂架在完全收回后有时可能出现臂架上翘现象,即臂架没有完全支撑在臂架支撑上。如不及时消除,臂架在泵车行驶过程中将产生振动,这将加剧臂架的疲劳破坏,导致臂架油缸小幅震动从而磨损油缸密封件,降低臂架可靠性及其使用寿命。在现有技术,通常用操作手通过控制主换向阀2控制臂架油缸继续缩回完成消除上翘,然而这种通过人为控制压力油完成的臂架油缸缩回的方式容易造成臂架油缸憋缸等问题,对臂架油缸的寿命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臂架液压系统,该臂架液压系统能够解决在臂架收回完成后的上翘问题。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臂架系统,该臂架系统使用本技术提供的臂架液压系统控制臂架。本技术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泵送设备,该混凝土泵送设备使用本技术提供的臂架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臂架液压系统,包括臂架油缸和主换向阀,所述主换向阀分别通过第一工作油路和第二工作油路与所述臂架油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连通,其中所述第一工作油路上设置有第一平衡阀,该第一平衡阀的第一控制油路与所述第二工作油路连通,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油路上旁接有换向阀,并且所述第一控制油路上设置有允许油液从所述第二工作油路流向所述第一平衡阀的单向阀,所述换向阀旁接在所述单向阀的反向油口侧,并且所述换向阀还能够使得所述第一控制油路与压力油源可选择地连通或断开。优选地,所述第一平衡阀包括并联在一起的第一单向阀和第一外控顺序阀,所述第一单向阀允许所述主换向阀的油液流向所述无杆腔,并且所述第一外控顺序阀的开闭由所述第一控制油路控制。优选地,所述第二工作油路上设置有第二平衡阀,所述第二平衡阀的第二控制油路与所述第一工作油路连通,其中,所述第二平衡阀包括并联在一起的第二单向阀和第二外控顺序阀,所述第二单向阀允许所述主换向阀的油液流向所述有杆腔,并且所述第二外控顺序阀的开闭由所述第二控制油路控制。 优选地,所述换向阀为三位换向阀,该三位换向阀分别连接所述油箱和所述压力油源,并且该三位阀的一个工作油口与所述第一控制油路连通。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臂架系统,包括臂架支撑、能够收回在该臂架支撑上的臂架以及控制该臂架的臂架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系统为本技术提供的臂架液压系统,并且所述臂架系统还包括相互电连接的控制器和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能够检测所述臂架是否发生上翘,所述控制器能够通过所述换向阀,控制所述第一控制油路与压力油源可选择地连通或断开。优选地,所述检测装置为用于检测所述臂架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的角度传感器,或用于检测所述臂架油缸的缩回行程是否到位的位移传感器。根据本技术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混凝土泵送设备,包括臂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架系统为本技术提供的臂架系统。优选地,所述混凝土泵送设备为混凝土泵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臂架回收完成后,本技术提供的臂架液压系统能够通过换向阀的切换,使得压力油源单独为第一控制油路供油,此时由于单向阀的存在,由压力油源供给到第一控制油路中的压力油不能够进入第二工作油路中,从而能够重新打开第一平衡阀,此时,能够在臂架的重力作用下,使得臂架油缸的无杆腔继续适量回油,而使得臂架稳定地收回在臂架支撑上,从而解决在臂架回收完成后,出现的臂架上翘问题。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臂架液压系统的结构原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 臂架油缸2 主换向阀3 第一平衡阀 4 换向阀5 单向阀6 背压阀7 第二平衡阀 8 控制器11 无杆腔12 有杆腔31 第一单向阀 32 第一顺序阀33 第一溢流阀 71 第二单向 阀72 第二顺序阀 73 第二溢流阀3a 第一控制油路 7a 第二控制油路A 第一工作油路 B 第二工作油路P,P’压力油源T,T’,T”油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涉及液压领域中的液控操作领域,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所提及的工作油路和控制油路等“油路”可以是通过部件之间的管路实现,也可以通过部件内部的流道实现等,本技术对此不做限制。另外,对于与主换向阀连接的第一、第二工作油路A、B,本领域技术人员也能直接了解其工作状态与相应的主换向阀工作油口的工作状态相同。此外,对于压力油源P,P’可以是各种液压泵等能够提供压力油的装置,而油箱T,T’,T”可以是多个单独的油箱,也可以是一个总油箱。对于此类本领域内的公知常识,本技术不做过多赘述。下面本技术将结合附图以本技术提供的混凝土泵送设备,特别是混凝土泵车为例,介绍本技术提供的臂架液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臂架系统中的应用。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提供的臂架液压系统还可以用于其他各种需要进行臂架控制的液压系统中,本技术对其应用领域不做限制。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臂架液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中,包括臂架油缸I和主换向阀2,为了实现对臂架的展收进行控制,S卩,实现臂架油缸的伸缩,主换向阀2分别通过第一工作油路A和第二工作油路B与臂架油缸I的无杆腔11和有杆腔12连通,其中公知地,主换向阀2分别连接有压力油源P’和油箱T’,其可以是单独的换向阀件,但是在大型工程机械中通常采用多路换向阀的形式来作为主换向阀以控制工程机械的各种作业。因此,主换向阀2能够分别控制臂架油缸的伸缩,具体地,在需要臂架油缸进行伸出时,主换向阀2向第一工作油路A供油,而第二工作油路B则作为回油之用,反之,当主换向阀2箱第二工作油路B供油,则第一工作油路A则作为回油之用,此时实现臂架油缸的缩回。其中,为了使得臂架的展收过程平稳和安全,第一工作油路A上设置有第一平衡阀3,第二工作油路B上设置有第二平衡阀7,并且该第一平衡阀3的第一控制油路3a与第二工作油路B连通,第二平衡阀7的第二控制油路7a与第一工作油路A连通。因此,能够在一侧工作油路进油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臂架液压系统,包括臂架油缸(1)和主换向阀(2),所述主换向阀(2)分别通过第一工作油路(A)和第二工作油路(B)与所述臂架油缸(1)的无杆腔(11)和有杆腔(12)连通,其中所述第一工作油路(A)上设置有第一平衡阀(3),该第一平衡阀(3)的第一控制油路(3a)与所述第二工作油路(B)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油路(3a)上旁接有换向阀(4),并且所述第一控制油路(3a)上设置有允许油液从所述第二工作油路(B)流向所述第一平衡阀(3)的单向阀(5),所述换向阀(4)旁接在所述单向阀(5)的反向油口侧,并且所述换向阀(4)还能够使得所述第一控制油路(3a)与压力油源(P)可选择地连通或断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亮李沛林高荣芝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