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抗振动可爬坡的仿真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9794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抗振动可爬坡的仿真模型,包括模型本体、分别位于模型本体两端的两前驱动轮和两后驱动轮、动力装置及遥控电路,前驱动轮和后驱动轮之间分别通过支撑杆连接为一体,遥控电路连接动力装置,动力装置通过传动装置与两支撑杆相连接,模型本体包括本体前端和本体后端,动力装置包括第一动力装置和第二动力装置,第一动力装置上部与本体前端之间设置至少两根第一主连接杆,第二动力装置上部与本体后端之间设置至少两根第二主连接杆,第一主连接杆和第二主连接杆均为柔性杆体。此仿真模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抗振动能力强、环境适应能力强、能够自由的行驶在崎岖路面和攀爬上不平整的陡坡以及不易损坏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抗振动可爬坡的仿真模型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模型大多是将前、后滚动轮直接安装在模型底盘上,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 201366244Y公开“一种板块组合式教学用遥控玩具汽车模型”,其由底盘、电池、舵机、方向轮、驱动电机、驱动轮、车壳、灯光装置和电路装置组成,电路装置由分体的接收机板块、舵机双向控制板块和动力电机双向控制板块构成,在接收机板块上设置有接收天线插座,天线穿过车壳的顶部伸向壳体外,天线通过导线、插头与接收机板块上的接收天线插座连接。采用车轮与模型底盘直接刚性连接,底盘的稳定性受车轮的影响相当大,当车轮行驶在不平整的路面时,车轮带来的大幅度颠簸,导致底盘振动加大,进而使车身剧烈晃动,严重的致使汽车模型整个翻车,进而使汽车模型损坏,并且此汽车模型在遇到带有坡度并且不平整的路面时,无法向前行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抗振动可爬坡的仿真模型,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抗振动能力强、环境适应能力强、能够自由的行驶在崎岖路面和攀爬上不平整的陡坡以及不易损坏的优点。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抗振动可爬坡的仿真模型,包括模型本体、分别位于模型本体两端的两前驱动轮和两后驱动轮、动力装置及遥控电路,两前驱动轮之间设置用于使其连接为一体的前支撑杆,两后驱动轮之间设置用于使其连接为一体的后支撑杆,遥控电路连接动力装置,动力装置通过传动装置与两支撑杆相连接,所述模型本体包括本体前端和本体后端,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设置在前支撑杆中部的第一动力装置和设置在后支撑杆中部的第二动力装置,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上部与所述本体前端之间设置至少两根第一主连接杆,所述第二动力装置上部与所述本体后端之间设置至少两根第二主连接杆,所述第一主连接杆和所述第二主连接杆均为柔性杆体。作为上述新型抗振动可爬坡的仿真模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第一主连接杆靠近地面的一侧、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下部与所述本体前端之间设置至少两根第一辅连接杆,在所述第二主连接杆靠近地面的一侧、所述第二动力装置下部和所述本体后端之间设置至少两根第二辅连接杆。作为上述新型抗振动可爬坡的仿真模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主连接杆和所述第二主连接杆均采用橡胶制成。作为上述新型抗振动可爬坡的仿真模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主连接杆和所述第二主连接杆均采用天然橡胶或者合成橡胶制成。作为上述新型抗振动可爬坡的仿真模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主连接杆采用异戊橡胶、硅橡胶、聚硫橡胶、氟橡胶、丁腈橡胶、聚丙烯酸酯橡胶、聚氨酯橡胶、丁基橡胶中的任意一种制成,所述第二主连接杆采用异戊橡胶、硅橡胶、聚硫橡胶、氟橡胶、丁腈橡胶、聚丙烯酸酯橡胶、聚氨酯橡胶、丁基橡胶中的任意一种制成。橡胶是一种玻璃化温度低于室温,在环境温度下能显示高弹性的高分子物质。其是提取橡胶树、橡胶草等植物的胶乳,加工后制成的具有弹性、绝缘性、不透水和空气的材料,是一种高弹性的高分子化合物。橡胶分为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两种。天然橡胶是从橡胶树、橡胶草等植物中提取胶质后加工制成;合成橡胶则由各种单体经聚合反应而得。其中合成橡胶的分类方法很多,如按成品状态:分为液体橡胶(如端羟基聚丁二烯)、固体橡胶、乳胶和粉末橡胶等;按橡胶制品形成过程:分为热塑性橡胶(如可反复加工成型的三嵌段热塑性丁苯橡胶)、硫化型橡胶(需经硫化才能制得成品,大多数合成橡胶属此类);按生胶充填的其他非橡胶成分:分为充油母胶、充炭黑母胶和充木质素母胶:实际应用中又按使用特性:分为通用型橡胶和特种橡胶两大类,通用型橡胶指可以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橡胶使用的橡胶,如丁苯橡胶、异戊橡胶、顺丁橡胶等,主要用于制造各种轮胎及一般工业橡胶制品,通用橡胶的需求量大,是合成橡胶的主要品种;特种橡胶是指具有耐高温、耐油、耐臭氧、耐老化和高气密性等特点的橡胶,常用的有硅橡胶、各种氟橡胶、聚硫橡胶、氯醇橡胶、丁腈橡胶、聚丙烯酸酯橡胶、聚氨酯橡胶和丁基橡胶等,主要用于要求某种特性的特殊场合。作为上述新型抗振动可爬坡的仿真模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主连接杆和所述第二主连接杆上均套设有用于复位的弹性部件。作为上述新型抗振动可爬坡的仿真模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作为上述新型抗振动可爬坡的仿真模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辅连接杆采用两段刚性杆体相互活动铰接而成,所述第二辅连接杆采用两段刚性杆体相互活动铰接而成。作为上述新型抗振动可爬坡的仿真模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主连接杆有两根,且呈平行设置,所述第二主连接杆有两根,且呈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辅连接杆有两根,且呈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辅连接杆有两根,且呈平行设置。作为上述新型抗振动可爬坡的仿真模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主连接杆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动力装置、所述本体前端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辅连接杆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动力装置、所述本体前端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第二主连接杆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动力装置、所述本体后端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辅连接杆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动力装置、所述本体后端采用螺栓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模型本体两端分别用柔性材料制成的主连接杆与动力装置相连接,可以使整个模型在行驶到复杂路面时,能通过柔性的主连接杆实时进行调整行驶状况,减少驱动轮传给模型本体的振动,避免因路面崎岖而出现翻车或者偏移路线的情况发生,并且在攀爬不平整的陡坡时,也能进行模型本体的调整,使其能轻松爬坡;通过在主连接杆靠近地面的一侧设置辅连接杆,并且辅连接杆采用两段刚性杆体活动铰接而成,不仅可以增加驱动轮与模型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还能进一步的缓冲模型本体的振动,降低翻车率;通过在主连接杆上套设弹簧,可以使模型在行驶过程中根据实际的需要实时的恢复驱动轮与模型本体之间的运动状态;通过在前驱动轮和后驱动轮之间均设置动力装置,可以增加整个模型的移动动力,辅助模型进行陡坡攀爬,对比现有技术,此新型抗振动可爬坡的仿真模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抗振动能力强、环境适应能力强、能够自由的行驶在崎岖路面和攀爬上不平整的陡坡以及不易损坏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新型抗振动可爬坡的仿真模型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图1的后视示意图。图中:1、模型本体;101、本体前端;102、本体后端;2、前驱动轮;3、后驱动轮;4、前支撑杆;5、后支撑杆;6、第一主连接杆;7、第二主连接杆;8、第一辅连接杆;9、第二辅连接杆;10、第一动力装置;11、第二动力装置;12、弹簧。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 2所示,此实施例中所述的新型抗振动可爬坡的仿真模型,包括模型本体I,模型本体I包括本体前端101和本体后端102,本体前端101前侧设置两个前驱动轮2,两个前驱动轮2之间通过前支撑杆4连接为一体,前支撑杆4中部通过传动装置连接有第一动力装置10,第一动力装置10与本体前端101之间平行设置两根第一主连接杆6,两根第一主连接杆6的其中一端分别用螺栓固定在第一动力装置10的上部两端,两根第一主连接杆6的另一端分别用螺栓固定在本体前端101上。本体后端102后侧设置两个后驱动轮3,两个后驱动轮3之间通过后支撑杆5连接为一体,后支撑杆5中部通过传动装置连接有第二动力装置11,第二动力装置11与本体后端102之间平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抗振动可爬坡的仿真模型,包括模型本体、分别位于模型本体两端的两前驱动轮和两后驱动轮、动力装置及遥控电路,两前驱动轮之间设置用于使其连接为一体的前支撑杆,两后驱动轮之间设置用于使其连接为一体的后支撑杆,遥控电路连接动力装置,动力装置通过传动装置与两支撑杆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本体包括本体前端和本体后端,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设置在前支撑杆中部的第一动力装置和设置在后支撑杆中部的第二动力装置,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上部与所述本体前端之间设置至少两根第一主连接杆,所述第二动力装置上部与所述本体后端之间设置至少两根第二主连接杆,所述第一主连接杆和所述第二主连接杆均为柔性杆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抗振动可爬坡的仿真模型,包括模型本体、分别位于模型本体两端的两前驱动轮和两后驱动轮、动力装置及遥控电路,两前驱动轮之间设置用于使其连接为一体的前支撑杆,两后驱动轮之间设置用于使其连接为一体的后支撑杆,遥控电路连接动力装置,动力装置通过传动装置与两支撑杆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本体包括本体前端和本体后端,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设置在前支撑杆中部的第一动力装置和设置在后支撑杆中部的第二动力装置,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上部与所述本体前端之间设置至少两根第一主连接杆,所述第二动力装置上部与所述本体后端之间设置至少两根第二主连接杆,所述第一主连接杆和所述第二主连接杆均为柔性杆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抗振动可爬坡的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主连接杆靠近地面的一侧、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下部与所述本体前端之间设置至少两根第一辅连接杆,在所述第二主连接杆靠近地面的一侧、所述第二动力装置下部和所述本体后端之间设置至少两根第二辅连接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抗振动可爬坡的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连接杆和所述第二主连接杆均采用橡胶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抗振动可爬坡的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连接杆和所述第二主连接杆均采用天然橡胶或者合成橡胶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抗振动可爬坡的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连接杆采用异戊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汉民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美驰图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