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测试保护结构,包括有绝缘支撑板(20),所述绝缘支撑板(20)位于需要测试性能的电池主体(100)顶面,所述绝缘支撑板(20)顶面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测试连接片(30);所述测试连接片(30)与外部电池测试设备相连接,两个所述测试连接片(30)分别与所述电池主体(100)左右两端的正极柱(101)和负极柱(102)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测试保护结构,其可以有效防止测试设备的连接线与电池外壳相接触,避免电池短路,可以对电池的性能参数进行高效、可靠的测试,提高对电池的测试工作效率,保证电池性能测试数据的准确性,提高电池测试过程中的安全性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测试保护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循环使用次数多、存储时间长等优点,不仅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上如移动电话、数码摄像机和手提电脑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也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动工具等大中型电动设备方面。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和气候变暖,交通运输领域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能源模式,而锂离子电池因其绿色环保,高能量输出等特性引起了交通运输领域的广泛关注,目前,世界范围内相关行业都对锂离子电池在此领域的应用展开了广泛的研究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成熟和日益完善,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走进日常生活的梦想已成为可能,并且在电动汽车普及的过程中孕育着巨大的商机。而车载大容量动力电池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电动汽车的整体性能。这为电动汽车车载动力电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要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更优秀的性能,重量更轻)。正是由于随着电动车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电池测试过程中的安全性、电池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性、受到电池生产厂家的重点关注。因为电池测试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对电池性能优劣的判定,现在的电池测试中,为了防止测试设备的通道线与电池表面接触而造成短路,在对电池进行测试连接时,首先需要由操作工人对金属外壳的电池进行部分的表面包裹,包裹的材料多采用绝缘胶带,然后进行电池性能的测试,并且在测试结束后,操作工人要将胶带揭掉,因此,现有电池测试工作的测试效率不高,并且浪费材料,还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包裹胶带本身也对电池本身的散热有阻碍,从而影响最终电池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装置,其可以对电池的性能参数进行高效、可靠的测试,大大提高对电池的测试工作效率,保证电池性能测试数据的准确性,提高电池测试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测试保护结构,其可以有效防止测试设备的连接线与电池外壳相接触,避免电池短路,可以对电池的性能参数进行高效、可靠的测试,大大提高对电池的测试工作效率,保证电池性能测试数据的准确性,提高电池测试过程中的安全性能,有力地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广泛地在生产中应用,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测试保护结构,包括有绝缘支撑板,所述绝缘支撑板位于需要测试性能的电池主体的顶面,所述绝缘支撑板顶面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测试连接片;所述测试连接片与外部电池测试设备相连接,所述两个测试连接片分别与所述电池主体左右两端的正极柱和负极柱相连接。其中,所述绝缘支撑板的前后两端分别卡接有一个保护盖。其中,每个所述保护盖在朝向所述绝缘支撑板的一侧左右两端分别开有一个对插槽,所述绝缘支撑板和测试连接片卡接在所述对插槽中。其中,所述绝缘支撑板左右两端分别开有一个测试连接孔和一个电池端子穿孔,所述绝缘支撑板的中间部位开有一个安全阀孔。其中,所述测试连接片向上突出设置有一个电压测试片,所述电压测试片上具有一个电压测试孔,所述测试连接片上还设置有一个电流测试孔。其中,所述测试连接在与所述电池端子穿孔相对应的位置上开有一个极柱穿孔,所述极柱穿孔的左右两边分别开有一个固定孔,所述测试连接片在与所述测试连接孔相对应的位置上开有所述电流测试孔。其中,所述绝缘支撑板正面和背面的左右两端分别开有一个固定槽,所述测试连接片在与所述固定槽相对应的位置上具有一个固定卡,所述固定卡与所述固定槽相卡接。由以上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测试保护结构,其可以有效防止测试设备的连接线与电池外壳相接触,避免电池短路,可以对电池的性能参数进行高效、可靠的测试,大大提高对电池的测试工作效率,保证电池性能测试数据的准确性,提高电池测试过程中的安全性能,有力地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广泛地在生产中应用,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测试保护结构将一个绝缘支撑板、两个测试连接片和两个保护盖组装在一起的组装完成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测试保护结构将绝缘支撑板同一个测试连接片组装在一起时的组装过程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测试保护结构中绝缘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测试保护结构中测试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测试保护结构中保护盖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安全阀孔,2为电池端子穿孔,3为固定槽,4为测试连接孔,5为固定孔,6为极柱穿孔,7为电流测试孔,8为电压测试孔,9为固定卡肋,10为放气孔,11为连接固定孔,12为对插槽,15为螺栓螺母组件;20为绝缘支撑板,30为测试连接片,40为保护盖,80为电压测试片,100为电池主体,101为电池正极极柱,102为电池负极极柱。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见图1、图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测试保护结构,包括有绝缘支撑板20,所述绝缘支撑板20位于需要测试性能的锂离子电池电池主体100的顶面,所述绝缘支撑板20顶面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测试连接片30,所述测试连接片30与外部电池测试设备相连接,两个所述测试连接片30分别与所述电池主体100左右两端的正极柱101和负极柱102相连接。在本技术中,一并参见图5,所述绝缘支撑板20的前后两端分别卡接有一个保护盖40,所述绝缘支撑板20和测试连接片30位于所述保护管40里面。参见图1、图2、图3,所述绝缘支撑板20左右两端分别开有一个测试连接孔4和一个电池端子穿孔2,所述绝缘支撑板20的中间部位开有一个安全阀孔1,所述电池端子穿孔2的形状、大小与所述电池主体100顶面具有的电池端子(如极柱等)的形状、大小相对应匹配,所述安全阀孔I的形状、大小与所述电池主体100顶面具有的安全阀的形状、大小相对应匹配,因此,所述绝缘支撑板20可以通过安全阀孔1、电池端子穿孔2与电池主体100顶面(即电池盖板)紧贴固定在一起。参见图1、图2、图4,所述绝缘支撑板20顶面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测试连接片30,所述测试连接片30向上突出设置有一个电压测试片80,所述电压测试片80上具有一个电压测试孔8,所述测试连接片30在与所述电池端子穿孔2相对应的位置上开有一个极柱穿孔6,所述极柱穿孔6的左右两边分别开有一个固定孔5,所述测试连接片30在与所述测试连接孔4相对应的位置上开有一个电流测试孔7。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极柱穿孔6的形状、大小与所述电池主体100顶面的正极柱101或负极柱102的形状、大小相对应匹配,所述固定孔5的形状、大小与所述电池主体100顶面具有的铆钉的形状、大小相对应匹配,因此,所述电池主体100顶面的极柱可以穿过所述电池端子穿孔2和极柱穿孔6,然后使用螺母固定住极柱,实现将绝缘支撑板20、测试连接片30固定在所述电池主体100顶面(即电池盖板)上。参见图3、图4,所述绝缘支撑板20正面和背面的左右两端分别开有一个固定槽3,所述测试连接片30在与所述固定槽3相对应的位置上具有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测试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绝缘支撑板(20),所述绝缘支撑板(20)位于需要测试性能的电池主体(100)的顶面,所述绝缘支撑板(20)顶面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测试连接片(30);所述测试连接片(30)与外部电池测试设备相连接,所述两个测试连接片(30)分别与所述电池主体(100)左右两端的正极柱(101)和负极柱(102)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测试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绝缘支撑板(20),所述绝缘支撑板(20)位于需要测试性能的电池主体(100)的顶面,所述绝缘支撑板(20)顶面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测试连接片(30); 所述测试连接片(30)与外部电池测试设备相连接,所述两个测试连接片(30)分别与所述电池主体(100)左右两端的正极柱(101)和负极柱(102)相连接。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撑板(20)的前后两端分别卡接有一个保护盖(40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保护盖(40)在朝向所述绝缘支撑板(20)的一侧左右两端分别开有一个对插槽(12),所述绝缘支撑板(20)和测试连接片(30)卡接在所述对插槽(12)中。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撑板(20)左右两端分别开有一个测试连接孔(4)和一个电池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火成,张娜,王永武,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