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管式温度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97913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47
一种复管式温度控制装置,涉及一种温度控制装置,包含内管、外管、多根支管。所述的内管与外管共同形成导热空间,内填充有导热介质,而支管穿伸于该导热空间中并与内管连通。所述的内管与支管相配合用以输送流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多根支管的设计,使得流体在输送过程中,与导热介质间的热交换面积大,能快速地进行热交换,使流体温度也能快速地与外管外部介质的温度接近,以达到预定的温度。此外,静态的热传导方式,不需大量消耗能源,更为环保。(*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温度控制装置,特别是一种复管式温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温度调节控制装置一般如图1所示,包括压缩机11、冷凝器12、膨胀阀13,及蒸发器14。冷气的运作方式主要是将压缩机11输出的高压气态致冷剂输送至冷凝器12,使致冷剂由高压气态转变为高压液态,接着使该高压液态致冷剂经膨胀阀13进行降压,降压后的液态致冷剂再输出至该蒸发器14。在蒸发器14中的致冷剂会大量吸收周围的热量,并由液态转为气态,最后该气态致冷剂再输送回该压缩机11进行加压,如此形成致冷剂循环回路。在致冷剂流经蒸发器14的过程中,蒸发器14周围的温度会大幅降低,此时设于蒸发器14 一侧的鼓风机(图未示)即能将该蒸发器14周围凉爽的低温空气朝预定的空间吹送,从而降低该空间内的温度,让该空间内的使用者感到舒适。然而,常使用于冷气中的致冷剂属氟氯碳化合物,会造成臭氧层空洞问题,即使近日市场上逐渐改采用所谓的环保冷媒来取代先前的氟氯碳化合物,但由于冷气中的压缩机11相当耗电,且致冷剂在经过冷凝器12时会大量释出热能而使得环境温度上升,也均是造成全球暖化及能源耗竭日益严重的原因,因此在环保意识逐渐抬头的现代,找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管式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输送流体的内管、外管、用于输送流体的多根支管,所述的内管包括一封闭端及一开放端,所述的外管环绕包覆于内管,并与内管共同形成一导热空间;所述的多根伸入导热空间中,且每一支管包括一连通端及一连外端,所述的连通端邻近内管的封闭端并与该内管连通,连外端露于外管外;所述的导热空间还填充有能使内管、支管内的流体与外管外围介质进行热交换的导热介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管式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输送流体的内管、外管、用于输送流体的多根支管,所述的内管包括一封闭端及一开放端,所述的外管环绕包覆于内管,并与内管共同形成一导热空间;所述的多根伸入导热空间中,且每一支管包括一连通端及一连外端,所述的连通端邻近内管的封闭端并与该内管连通,连外端露于外管外;所述的导热空间还填充有能使内管、支管内的流体与外管外围介质进行热交换的导热介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管式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介质为超导液,所述的外管还包括一邻近内管封闭端的第一热交换段,及一包覆于外周面而由第一热交换段朝开放端延伸的保温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管式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管还包括多个设置于第一热交换段上的第一导热鳍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管式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管还包括由保温层朝内管的开放端延伸的第二热交换段。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管式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源政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嵘光珈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