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装置末端尾气净化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97783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垃圾焚烧装置末端尾气净化系统,其包括活性炭添加装置、布袋除尘器、烟囱,在布袋除尘器与烟囱之间还设有气体净化塔,该气体净化塔中设有填料层。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主要通过在垃圾焚烧尾气排空之前增设添加有特殊填料的气体净化塔,以达到去除烟气中的有害物质(例如二恶英/呋喃类以及重金属)的目的。此外,气体净化塔中的特制填料具有特殊的孔隙结构和高的强度,特别适合于去除垃圾焚烧尾气中的二恶英/呋喃类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装置可以根据不同的烟气参数和不同的排放要求做出最优化的配置,使垃圾焚烧尾气完全能达标排放,对二恶英/呋喃类和重金属的要求达到欧洲标准。(*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垃圾焚烧装置的末端尾气处理系统。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垃圾焚烧装置末端尾气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垃圾焚烧尾气净化工艺主要通过在烟气中添加活性炭粉,使之与烟气充分混合后再一起输送入布袋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将携带有有害物的活性炭粉及焚烧产生的粉尘一起拦截下来,以达到去除有害物的目的。参见图1,其中所示为现有的垃圾焚烧装置的末端尾气处理系统。箭头所示的方向为烟气的流动方向。活性炭添加装置I向烟气中添加活性炭粉,烟气与活性炭粉充分混合后再一起输送入布袋除尘器2,经布袋除尘器拦截除尘后,再经由烟 3排放。其中活性炭添加装置I不仅可以添加活性炭,还可以添加活性炭和石灰粉的混合物。此种方法要达到理想的净化效果有赖于两个条件:(I)所添加的活性炭粉的量必需充足,且混合程度必需充分;(2)布袋除尘器对于粉尘有着高效的拦截率。另一方面,此种方法在实际使用过程存在以下问题:(I)无法即时根据烟气中有害物的量控制活性炭的有效添加量,往往都是根据经验性的数据选择活性炭的添加量;(2)无法有效地控制活性炭粉与烟气的混合均匀的程度,并且也无法保证两者能够充分混合;(3)此种方法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垃圾焚烧装置末端尾气净化系统,其包括活性炭添加装置、布袋除尘器、烟囱,其特征在于在布袋除尘器与烟囱之间还设有气体净化塔,该气体净化塔中设有填料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焚烧装置末端尾气净化系统,其包括活性炭添加装置、布袋除尘器、烟囱,其特征在于在布袋除尘器与烟 之间还设有气体净化塔,该气体净化塔中设有填料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装置末端尾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净化塔为单层侧流净化塔,该单层侧流净化塔包括进气集气室、填料层、出气集气室,其中所述进气集气室和出气集气室位于两侧,并分别具有喇叭形的进气通道和喇叭形的出气通道,所述填料层位于进气集气室和出气集气室中间,所述填料层的两侧设有可拆卸过气结构,该可拆卸过气结构是由冲孔网板或者钢丝网固定于金属框架上制成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装置末端尾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净化塔为单侧双层侧流净化塔,该单侧双层侧流净化塔包括进气集气室、第一填料层、中间隔气室、第二填料层、出气集气室,其中所述进气集气室和出气集气室位于两侧,并分别具有喇叭形的进气通道和喇叭形的出气通道,所述中间隔气室位于中间,第一填料层位于所述进气集气室和所述中间隔气室之间,所述第二填料层位于所述中间隔气室和所述出气集气室之间,所述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的两侧均设有可拆卸过气结构,该可拆卸过气结构是由冲孔网板或者钢丝网固定于金属框架上制成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装置末端尾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净化塔为双侧单层净化塔,该双侧单层净化塔包括进气通道、中间进气集气室、左侧填料层、右侧填料层、左侧出气集气室、右侧出气集气室、出气导通烟道、出气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虎朱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向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