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6687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蓄压器,包含一主体、一上盖、一底盖、一活塞及一充气阀。主体包含一外缸管及一内缸管,该内缸管设于该外缸管内,该外缸管与该内缸管围构有一第一空间,该内缸管围构有一第二空间,该活塞可移动地设于该内缸管的第二空间,该活塞与该上盖之间界定一气室空间,该活塞与该底盖之间界定一油室空间,该气室空间与该第一空间连通。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在不改变外缸管的尺寸下,直接选用小管径的内缸管及小体积的活塞作搭配使用,而相对能减少制造活塞的材料用量,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功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蓄压器,尤指一种用来缓冲液压系统的压力的蓄压器。
技术介绍
蓄压器在现代的计算机机床(CNC)或射出成形机等,均扮演重要的角色;蓄压器一般是搭配液压系统使用,其能够储存流体能量、脉动的吸收及冲击的减缓等,借以维持液压系统的压力稳定;公知的活塞式蓄压器结构主要包含有一缸体及一活塞,该活塞将缸体分隔成一气室及一油室,该气室供填装气体,该油室与液压系统的液压油连通,而借由活塞相对于缸体的移动来压缩气室的空气,因而达到缓冲液压系统的压力效果。然而,为使活塞具有耐高温、高压及磨损等特性,活塞在制造加工及材料选用上具一定难度及门坎,而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也因此,如何能进一步降低蓄压器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即为业界有待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生产制造且能降低生产成本的蓄压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蓄压器,包含一主体、一上盖、一底盖、一活塞及一充气阀。该主体包含一外缸管及一内缸管,该内缸管设于该外缸管,该外缸管与该内缸管围构有一第一空间,该内缸管围构有一第二空间;该上盖设于该主体且具有一第一通道;该底盖设于该主体且具有一第二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压器,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主体,包含一外缸管及一内缸管,该内缸管设于该外缸管,该外缸管与该内缸管围构有一第一空间,该内缸管围构有一第二空间;一上盖,设于该主体且具有一第一通道;一底盖,设于该主体且具有一第二通道;一活塞,其移动地设于该内缸管的第二空间,该活塞与该上盖之间界定一气室空间,该活塞与该底盖之间界定一油室空间,该气室空间分别与该第一空间及该第一通道连通,该油室空间与该第二通道连通,其中该内缸管与该上盖之间形成有一第三通道,该气室空间通过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一空间连通;一充气阀,其设于该上盖,该充气阀选择性地封闭或未封闭该第一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压器,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主体,包含一外缸管及一内缸管,该内缸管设于该外缸管,该外缸管与该内缸管围构有一第一空间,该内缸管围构有一第二空间; 一上盖,设于该主体且具有一第一通道; 一底盖,设于该主体且具有一第二通道; 一活塞,其移动地设于该内缸管的第二空间,该活塞与该上盖之间界定一气室空间,该活塞与该底盖之间界定一油室空间,该气室空间分别与该第一空间及该第一通道连通,该油室空间与该第二通道连通,其中该内缸管与该上盖之间形成有一第三通道,该气室空间通过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一空间连通; 一充气阀,其设于该上盖,该充气阀选择性地封闭或未封闭该第一通道。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压器更包含一固定件,该固定件设于该底盖及该外缸管,该底盖通过该固定件而固定于该外缸管。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所述外缸管及所述固定件均设有一螺纹部,该固定件的螺纹部螺锁于该底盖的螺纹部及该外缸管的螺纹部。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压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国育
申请(专利权)人:油顺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