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缓冲后盖的油压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6000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缓冲后盖的油压缸包括一缸体及一后缸盖,该后缸盖上设有一固定座、一缓冲管及一弹性组件。该固定座被固定于该后缸盖的一后缓冲槽内,且具有一贯穿孔及一小流道。该缓冲管穿过该固定座的该贯穿孔。该弹性组件设于该后缸盖上,用以在该缓冲管往后移动时积蓄一弹力,及利用该弹力推动该缓冲管向前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缓冲后盖的油压缸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油压缸,尤指一种具有缓冲后盖的油压缸。
技术介绍
图10及11显示现有缓冲式油压缸的结构,其包括金属制的一缸体11、一前缸盖12、一后缸盖13、一活塞14、一活塞杆15以及橡胶制的一缓冲衬套16。前缸盖12具有相通的一缓冲槽121及一前方进出油孔122,后缸盖13具有相通的一缓冲槽131及一后方进出油孔132。如图10示,在一前进行程中,来自一油箱(图中未示)的油液从后方进出油孔132进入,并推动活塞14从相邻于后缸盖13的一起点往前缸盖12前进,活塞14的前进会推挤缸体11内的油液由前方进出油孔122排出并流回该油箱。在活塞14即将到达相邻于前缸盖12的一终点时,缓冲衬套16会塞入缓冲槽121(如图中二点链线所示),以递减油液的排出流量,使得活塞14前进速度随之递减,避免活塞14在该终点剧烈撞击前缸盖12,从而达到缓冲作用。图11显示活塞14已到达该终点,缓冲衬套16已塞入缓冲槽121。如图11示,在一后退行程中,来自该油箱的油液从前方进出油孔122进入,并推动活塞14从相邻于前缸盖12的一起点往后缸盖13后退,活塞14的后退会推挤缸体11内的油液由后方进出油孔132排出并流回该油箱。在活塞14即将到达相邻于后缸盖13的一终点时,活塞杆15的一后杆段152会塞入缓冲槽121(如图中二点链线所示),以递减油液的排出流量,使得活塞14后退速度随之递减,避免活塞14在该终点剧烈撞击后缸盖13,从而达到缓冲作用。图10显示活塞14已到达该终点,活塞杆15的后杆段152已塞入缓冲槽131。为了让活塞杆15的后杆段152能对准缓冲槽131,避免后杆段152以歪斜的姿势硬挤入缓冲槽131,甚至因歪斜过大而冲撞缓冲槽131的一入口131A的附近,后杆段152必需进行精密切削加工,缓冲槽131亦需进行精密切削加工,方能使两者在组装后具有良好的同心度,如此,后杆段152才能如预期地对准缓冲槽131。然而,上述精密切削加工的精度难以精确掌控,无法确保每一支活塞杆15的后杆段152均为同心正圆而无任何误差,后缸盖13的缓冲槽131亦有相同的问题,这些误差将导致后杆段152易出现上述歪斜情形,导致容易发生前述后杆段152硬挤入缓冲槽131或冲撞缓冲槽131的情形。类似的问题,也发生在缓冲衬套16,亦即,为了让缓冲衬套16能对准缓冲槽121,避免缓冲衬套16以歪斜的姿势硬挤入缓冲槽121,甚至因歪斜过大而冲撞缓冲槽121的一入口121A的附近,活塞杆15对应缓冲衬套16的一杆段151必需进行精密切削加工,缓冲槽121亦需进行精密切削加工,方能使两者在组装后具有良好的同心度,如此,套设于杆段151上的缓冲衬套16才能如预期地对准缓冲槽121。然而,如同上述,精密切削加工的精度难以精确掌控,无法确保每一支活塞杆15的杆段151均为同心正圆而无任何误差,前缸盖12的缓冲槽121亦有相同的问题,这些误差将导致缓冲衬套16易出现上述歪斜情形,导致容易发生前述缓冲衬套16硬挤入缓冲槽131或冲撞缓冲槽131的情形。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缓冲式油压缸的活塞杆与后缸盖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缓冲后盖的油压缸。其次,鉴于现有缓冲式油压缸的活塞杆与前缸盖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浮动式缓冲衬套以取代现有的缓冲衬套,此详述如下。本专利技术的具有缓冲后盖的油压缸包括:一缸体;一前缸盖,设置于该缸体的一前端,并具有一轴孔及一前方进出油孔;一后缸盖,设置于该缸体的一后端,且具有相通的一后方进出油孔及一后缓冲槽,该后缓冲槽与该缸体内部相通且内径小于该缸体的内径;一活塞,可移动地设置于该缸体内;一活塞杆,连接该活塞,并穿过该前缸盖的该轴孔;一固定座,被固定于该后缸盖的该后缓冲槽内,且具有前后贯穿的一贯穿孔,其中该固定座还具有连通该缸体内部与该后缓冲槽的一小流道;一缓冲管,可前、后移动地穿过该固定座的该贯穿孔,该缓冲管的一前端及一后端相通且分别位于该缸体内及该后缓冲槽内,其中该缓冲管的内径大于该小流道;及一弹性组件,设于该后缸盖上,用以在该缓冲管往后移动时积蓄一弹力,及利用该弹力推动该缓冲管向前移动。在一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上述固定座的该小流道为形成于该固定座的一平壁与该后缓冲槽的一内壁之间的一间隙。在一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的油压缸包括一限制件,该限制件设于该缓冲管的该后端,用以防止该缓冲管脱离该固定座。在一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的油压缸包括一缓冲衬套及一支撑组件,该前缸盖具有一前缓冲槽,该前缓冲槽与该轴孔同轴,并与该前方进出油孔相通,该前缓冲槽与该缸体内部相通且内径小于该缸体的内径,该缓冲衬套套于该活塞杆的一杆段且位于该活塞与该前缸盖之间,并能随着该活塞杆的前进而塞入该缓冲槽内,其中,该缓冲衬套的一内壁环绕该杆段,且该内壁与该杆段之间有一间隙,该支撑组件设于该杆段上,并支撑该缓冲衬套的该内壁,以形成该间隙。在一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上述支撑组件具有弹性,并受压于该缓冲衬套。在一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上述支撑组件为套于该杆段上的一环状体。更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该活塞杆的该杆段具有一环槽,该环状体部分嵌入该环槽内,部分位于该环槽外面。另在一实施例中,该活塞杆具有一前杆段,该前杆段从该杆段向该前缸盖延伸,且比该杆段粗,以致于该前杆段与该杆段交界处形成一台阶,该台阶挡在该缓冲衬套前方,该缓冲衬套的一前端与该台阶之间有一前间隙,该缓冲衬套的一后端与该台阶之间有一后间隙。在一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上述支撑组件位于该缓冲衬套在一轴向上的一中间位置或该中间位置附近。在一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上述间隙介于0.1至0.3mm之间。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已不再需要像现有技术那样以活塞杆的后杆段塞入后缓冲槽的方式来形成缓冲作用,因此,不存在现有技术的后杆段硬挤入缓冲槽或冲撞缓冲槽的问题,也当然无需要求精密加工活塞杆的后杆与后缓冲槽,故可达到节省制造成本及提高生产速度的功效。更进一步地,在其它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的可适度偏摆运动的缓冲衬套因可被导正,故容许活塞杆及前缸盖的缓冲槽存在一定程度的加工误差,可解决过去缓冲衬套硬挤入缓冲槽或冲撞缓冲槽的问题。此外,由于不需要花费人力时间去进行消除或降低该些加工误差的工作,故能节省制造成本及提高生产速度。附图说明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专利技术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专利技术。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断面图。图2为该较佳实施例在后缸盖23之处的局部分解图。图3至图5为该较佳实施例在后缸盖23之处的局部放大图,用以说明后缸盖23上的缓冲管231A的动作。图6为该较佳实施例在缓冲衬套26之处的局部分解图。图7为该较佳实施例在缓冲衬套26之处的局部放大图。图8、图9为该较佳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缓冲后盖的油压缸,其特征在于,该油压缸包括:/n一缸体;/n一前缸盖,设置于该缸体的一前端,并且该前缸盖具有一轴孔及一前方进出油孔;/n一后缸盖,设置于该缸体的一后端,并且该后缸盖具有相通的一后方进出油孔及一后缓冲槽,该后缓冲槽与该缸体内部相通且内径小于该缸体的内径;/n一活塞,能移动地设置于该缸体内;/n一活塞杆,连接该活塞,并且该活塞杆穿过该前缸盖的该轴孔;/n一固定座,被固定于该后缸盖的该后缓冲槽内,且具有前后贯穿的一贯穿孔,该固定座还具有连通该缸体内部与该后缓冲槽的一小流道;/n一缓冲管,能前、后移动地穿过该固定座的该贯穿孔,该缓冲管的一前端及一后端相通且分别位于该缸体内及该后缓冲槽内,该缓冲管的内径大于该小流道;及/n一弹性组件,设于该后缸盖上,用以在该缓冲管往后移动时积蓄一弹力,及利用该弹力推动该缓冲管向前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15 TW 1081131201.一种具有缓冲后盖的油压缸,其特征在于,该油压缸包括:
一缸体;
一前缸盖,设置于该缸体的一前端,并且该前缸盖具有一轴孔及一前方进出油孔;
一后缸盖,设置于该缸体的一后端,并且该后缸盖具有相通的一后方进出油孔及一后缓冲槽,该后缓冲槽与该缸体内部相通且内径小于该缸体的内径;
一活塞,能移动地设置于该缸体内;
一活塞杆,连接该活塞,并且该活塞杆穿过该前缸盖的该轴孔;
一固定座,被固定于该后缸盖的该后缓冲槽内,且具有前后贯穿的一贯穿孔,该固定座还具有连通该缸体内部与该后缓冲槽的一小流道;
一缓冲管,能前、后移动地穿过该固定座的该贯穿孔,该缓冲管的一前端及一后端相通且分别位于该缸体内及该后缓冲槽内,该缓冲管的内径大于该小流道;及
一弹性组件,设于该后缸盖上,用以在该缓冲管往后移动时积蓄一弹力,及利用该弹力推动该缓冲管向前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缓冲后盖的油压缸,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的该小流道为形成于该固定座的一平壁与该后缓冲槽的一内壁之间的一间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缓冲后盖的油压缸,其特征在于,该油压缸包括一限制件,该限制件设于该缓冲管的该后端,用以防止该缓冲管脱离该固定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缓冲后盖的油压缸,其特征在于,该油压缸包括一缓冲衬套及一支撑组件,该前缸盖具有一前缓冲槽,该前缓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冏昇
申请(专利权)人:油顺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