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浮动式缓冲衬套的油压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6000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浮动式缓冲衬套的油压缸,该油压缸包括具有一缓冲槽的一前缸盖、穿过该前缸盖的一活塞杆、套于该活塞杆上的一缓冲衬套、及一支撑组件。该缓冲衬套能随着该活塞杆的前进而塞入该缓冲槽内。该支撑组件介于该缓冲衬套与该活塞杆之间,因此,该缓冲衬套与该活塞杆之间形成一间隙,且该缓冲衬套能适度的偏摆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浮动式缓冲衬套的油压缸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油压缸,尤指一种具有浮动式缓冲衬套的油压缸。
技术介绍
图6显示现有缓冲式油压缸的结构,其包括金属制的一缸体11、一前缸盖12、一后缸盖13、一活塞14、一活塞杆15以及橡胶制的一缓冲衬套16。前缸盖12具有相通的一缓冲槽121及一前方进出油孔122,后缸盖13具有相通的一缓冲槽131及一后方进出油孔132。在一前进行程中,来自一油箱(图中未示)的油液从后方进出油孔132进入,并推动活塞14从相邻于后缸盖13的一起点往前缸盖12前进,活塞14的前进会推挤缸体11内的油液由前方进出油孔122排出并流回该油箱。在活塞14即将到达相邻于前缸盖12的一终点时,缓冲衬套16会先塞入缓冲槽121(如图中二点链线所示),以递减油液的排出流量,使得活塞14前进速度随之递减,避免活塞14于该终点剧烈撞击前缸盖12,从而达到缓冲作用。为了让缓冲衬套16能对准缓冲槽121,避免缓冲衬套16以歪斜的姿势硬挤入缓冲槽121,甚至因歪斜过大而冲撞缓冲槽121的一入口121A的附近,活塞杆15对应缓冲衬套16的一杆段151必需进行精密切削加工,缓冲槽121亦需进行精密切削加工,方能使两者在组装后具有良好的同心度,如此,套设于杆段151上的缓冲衬套16才能如预期地对准缓冲槽121。然而,上述精密切削加工的精度难以精确掌控,无法确保每一支活塞杆15的杆段151均为同心正圆而无任何误差,前缸盖12的缓冲槽121亦有相同的问题,这些误差将导致缓冲衬套16易出现上述歪斜情形,导致容易发生上述缓冲衬套16硬挤入缓冲槽121或冲撞缓冲槽121的情形。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浮动式缓冲衬套的油压缸,其包括:一缸体;一前缸盖,设置于该缸体的一前端,并具有同轴且相通的一轴孔及一缓冲槽,以及与该缓冲槽相通的一前方进出油孔,该缓冲槽与该缸体内部相通且内径小于该缸体的内径;一后缸盖,设置于该缸体的一后端,且具有一后方进出油孔;一活塞,可移动地设置于该缸体内;一活塞杆,连接该活塞,并穿过该前缸盖的该缓冲槽与该轴孔;一缓冲衬套,套于该活塞杆的一杆段且位于该活塞与该前缸盖之间,并能随着该活塞杆的前进而塞入该缓冲槽内,其中,该缓冲衬套的一内壁环绕该杆段,且该内壁与该杆段之间有一间隙;及一支撑组件,设于该杆段上,并支撑该缓冲衬套的该内壁,以形成该间隙。在一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上述支撑组件具有弹性,并受压于该缓冲衬套。在一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上述支撑组件为套于该杆段上的一环状体。更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该活塞杆的该杆段具有一环槽,该环状体部分嵌入该环槽内,部分位于该环槽外面。另在一实施例中,该活塞杆具有一前杆段,该前杆段从该杆段向该前缸盖延伸,且比该杆段粗,以致于该前杆段与该杆段交界处形成一台阶,该台阶挡在该缓冲衬套前方,该缓冲衬套的一前端与该台阶之间有一前间隙,该缓冲衬套的一后端与该台阶之间有一后间隙。在一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上述支撑组件位于该缓冲衬套在一轴向上的一中间位置或该中间位置附近。在一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上述间隙介于0.1至0.3mm之间。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可适度偏摆运动的缓冲衬套因可被导正,故容许活塞杆及前缸盖的缓冲槽存在一定程度的加工误差,可解决过去缓冲衬套硬挤入缓冲槽或冲撞缓冲槽的问题。此外,由于不需要花费人力时间去进行消除或降低该些加工误差的工作,故能节省制造成本及提高生产速度。附图说明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专利技术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专利技术。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断面图。图2为该较佳实施例于缓冲衬套26之处的局部分解图。图3为该较佳实施例于缓冲衬套26之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图5为该较佳实施例的缓冲衬套26的偏摆动作示意图。图6为现有缓冲式油压缸的断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1、21缸体12、22前缸盖121、131缓冲槽121A入口122前进出油孔13、23后缸盖132后进出油孔14、24活塞15、25活塞杆151、251杆段16、26缓冲衬套221轴孔222缓冲槽223前进出油孔233后进出油孔231缓冲组件252环槽253前杆段254台阶27支撑组件G1间隙G2前间隙G3后间隙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细节。但是,在此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专利技术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图1显示本专利技术的油压缸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其包括一缸体21、一前缸盖22、一后缸盖23、一活塞24、一活塞杆25、一缓冲衬套26以及一支撑组件27。其中,前缸盖22设置于缸体21的一前端,并具有同轴且相通的一轴孔221及一缓冲槽222,以及与缓冲槽222相通的一前方进出油孔223。缓冲槽222与缸体21的内部相通且内径小于缸体21的内径。后缸盖23设置于缸体21的一后端,且具有一后方进出油孔233。活塞24可移动地设置于缸体21内。活塞杆25连接活塞24,并在穿过前缸盖22的缓冲槽222与轴孔221之后,伸出到前缸盖22的外面空间。缓冲衬套26套于活塞杆25的一杆段251,且位于活塞24与前缸盖22之间,并能随着活塞24的前进而塞入缓冲槽222内。其中,后缸盖23上还设置一缓冲组件231,用以避免活塞24在往后缸盖23后退时,剧烈冲撞后缸盖23。此缓冲组件231对本专利技术而言,并非必要,容不赘述。如图2及图3所示,缓冲衬套26的一内壁261环绕杆段251,且内壁261与杆段251之间有一间隙G1。支撑组件27设于杆段251上,并支撑缓冲衬套26的内壁261,如此,即可于缓冲衬套26与杆段251之间形成上述的间隙G1。由于缓冲衬套26并非全面性地贴靠于活塞杆25上,而是与活塞杆25之间隔着该间隙G1,并有支撑组件27作支撑,故缓冲衬套26形同浮动地设置于活塞杆25上,使得缓冲衬套26具有适度偏摆的能力,一如图4、图5所示。在活塞24被推动而往前缸盖22前进的一前进行程中,由于缓冲衬套26具有适度偏摆能力,因此,就算缓冲衬套26因杆段161及/或缓冲槽222的加工误差而没有完全对准缓冲槽222,只要缓冲衬套26的一前端一踫触到缓冲槽222的任一内壁,缓冲衬套26就会被导正,以避免或降低缓冲衬套26硬挤入缓冲槽222或冲撞缓冲槽222的机率。换言之,缓冲衬套26容许活塞杆25与缓冲槽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浮动式缓冲衬套的油压缸,其特征在于,该油压缸包括:/n一缸体;/n一前缸盖,设置于该缸体的一前端,并且该前缸盖具有同轴且相通的一轴孔及一缓冲槽,以及与该缓冲槽相通的一前方进出油孔,该缓冲槽与该缸体内部相通且内径小于该缸体的内径;/n一后缸盖,设置于该缸体的一后端,且该后缸盖具有一后方进出油孔;/n一活塞,能移动地设置于该缸体内;/n一活塞杆,连接该活塞,并且该活塞杆穿过该前缸盖的该缓冲槽与该轴孔;/n一缓冲衬套,套于该活塞杆的一杆段且位于该活塞与该前缸盖之间,并能随着该活塞杆的前进而塞入该缓冲槽内,该缓冲衬套的一内壁环绕该杆段,且该内壁与该杆段之间有一间隙;及/n一支撑组件,设于该杆段上,并且该支撑组件支撑该缓冲衬套的该内壁,以形成该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15 TW 1081131031.一种具有浮动式缓冲衬套的油压缸,其特征在于,该油压缸包括:
一缸体;
一前缸盖,设置于该缸体的一前端,并且该前缸盖具有同轴且相通的一轴孔及一缓冲槽,以及与该缓冲槽相通的一前方进出油孔,该缓冲槽与该缸体内部相通且内径小于该缸体的内径;
一后缸盖,设置于该缸体的一后端,且该后缸盖具有一后方进出油孔;
一活塞,能移动地设置于该缸体内;
一活塞杆,连接该活塞,并且该活塞杆穿过该前缸盖的该缓冲槽与该轴孔;
一缓冲衬套,套于该活塞杆的一杆段且位于该活塞与该前缸盖之间,并能随着该活塞杆的前进而塞入该缓冲槽内,该缓冲衬套的一内壁环绕该杆段,且该内壁与该杆段之间有一间隙;及
一支撑组件,设于该杆段上,并且该支撑组件支撑该缓冲衬套的该内壁,以形成该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浮动式缓冲衬套的油压缸,其特征在于,该支撑组件具有弹性,并受压于该缓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冏昇
申请(专利权)人:油顺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