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向油压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6000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万向油压缸,包括一活塞杆及设于该活塞杆上的一活动支撑部,该活塞杆具有一凹弧面,该活动支撑部具有向下凸的一凸弧面,该凸弧面吻合地接触该活塞杆的该凹弧面,使得该活动支撑部能于该活塞杆上作多方向的小幅转动或摆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万向油压缸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油压缸,尤指一种万向油压缸。
技术介绍
图8所示的现有油压升降装置1包括缸体11、活塞杆12、及活塞13。在一上升行程中,一液压回路(图中未示)启动进油运作,驱使油液经由接头14流入缸体11内,并因此推动活塞13从一原位上升,同时带动活塞杆12上升,以使活塞杆12所支撑的物体O向上移动。而在一下降行程中,液压回路停止进油运作,此时,借由物体O的重量将活塞杆12往下推动,活塞13下方的油液则经接头14回流至液压回路,直到活塞13移回原位。然而,由于活塞杆12与缸盖15的轴孔151并非完全紧密,活塞13的周壁也非全面性地紧贴于缸体11的内壁,当活塞杆12的顶端121刚好顶到物体O的重心或重心的附近时,活塞杆12的升降尚能保持直上直下而不偏倚,然而,一旦活塞杆12的顶端121未顶到物体O的位置点是偏离重心时,就难以确保活塞杆12是笔直地升降,甚至偏离量大且物体O重量重时,将导致活塞杆12出现歪斜现象,图9显示活塞杆12歪斜时在缸盖15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0显示活塞杆12歪斜时在活塞13处的局部放大图,从图9及图10的观察可知,歪斜的活塞杆12一方面影响升降的顺畅性,另一方面会加速磨耗缸盖15的轴孔151,金属制的活塞13也会刮伤缸体11内壁并造成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万向油压缸,其包括:一缸体;一活塞,可上、下移动地设于该缸体内;一活塞杆,具有连接该活塞的一底段及伸出该缸体外的一顶段,该顶段具有一顶面,该顶面系为向下凹的一凹弧面,该凹弧面的一中心位置有一固定孔;一活动支撑部,具有一基底及一环墙,该基底具有一顶面、一底面及纵向贯穿的一贯穿孔,该底面为向下凸的一凸弧面,该凸弧面吻合地接触该活塞杆的该凹弧面,该贯穿孔位于该基底的一中心位置且正对于该活塞杆的该固定孔,该环墙由该基底的该顶面向上延伸,且环绕该基底的该贯穿孔;一固定件,具有一头部及从该头部向下延伸的一身部,该身部穿过该活动支撑部的该贯穿孔之后固定于该活塞杆的该固定孔内,该头部位于该活动支撑部的该环墙内且低于该环墙,并能限制该活动支撑部脱离该身部,其中,该身部与该活动支撑部的该贯穿孔之间有一间隙,该头部与该活动支撑部的该环墙之间有一间隙,该头部与该活动支撑部的该基底的该顶面之间有一间隙。在一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上述活动支撑部的该环墙的一顶面具有一内平面及一外斜面,该内平面的宽度小于该外斜面。相对于现有技术,由于本专利技术上述活动支撑部能在该活塞杆上作多方向的小幅摆动,故可随着所顶撑的物体的偏置而对应偏摆,使得该活塞杆则不受物体偏置的影响而仍可直上直下地顺畅升降移动,可解决先前技术上述升降不顺□、磨耗、刮伤及噪音等问题。附图说明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专利技术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专利技术。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2为活动支撑部25的立体外观图。图3为该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4为该较佳实施例的断面图。图5为该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断面图。图6及图7为示意性地显示该较佳实施例的活动支撑部25顶撑到一物体O的不同位置的情形。图8为现有油压升降装置的断面图。图9为该现有油压升降装置的缸盖处的局部放大断面图。图10为该现有油压升降装置的活塞处的局部放大断面图。附图标记说明:缸体11、21活塞杆12、22底段221顶段222顶面222a固定孔222b活塞13、23接头14缸盖15轴孔151活动支撑部25基底251顶面251a底面251b贯穿孔251c环墙252内平面252a外斜面252b固定件26头部261身部262间隙G1、G2、G3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细节。但是,在此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专利技术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图1至图5显示本专利技术的万向油压缸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其包括一缸体21、一活塞23、一活塞杆22、一活动支撑部25及一固定件26。活塞23可上、下移动地设于缸体21内。活塞杆22具有连接活塞23的一底段221及伸出缸体21外的一顶段222。顶段222具有一顶面222a。顶面222a为向下凹的一凹弧面,该凹弧面可为一球面,但不以为限。顶面222a即该凹弧面的一中心位置有一固定孔222b。活动支撑部25具有一基底251及一环墙252。基底251具有一顶面251a、一底面251b及緃向贯穿的一贯穿孔251c。底面251b为向下凸的一凸弧面,该凸弧面即该底面251b吻合地接触该活塞杆的该凹弧面即该顶面222a。贯穿孔251c位于基底251的一中心位置且正对于活塞杆22的固定孔222b。环墙252由基底251的顶面251a向上延伸,且环绕基底251的贯穿孔251c。在此实施例中,活动支撑部25的环墙252的一顶面具有一内平面252a及一外斜面252b,且内平面252a的宽度小于外斜面252b,如此,可降低活动支撑部25的环墙252与图5中的一物体O之间的接触面。固定件26具有一头部261及从头部261向下延伸的一身部262。身部262穿过活动支撑部25的基底251上的贯穿孔251c之后固定于活塞杆22的固定孔222b内。头部261位于活动支撑部25的环墙252内且低于环墙252,并能限制活动支撑部25脱离身部262。在此实施例中,固定件26为一螺栓,固定孔222b为对应螺合该螺栓的一内螺纹孔,但不以此为限。如图4所示,身部262与活动支撑部25的贯穿孔251c之间有一间隙G1,头部261与活动支撑部25的环墙252之间有一间隙G2,头部261与活动支撑部25的基底251的顶面251a之间有一间隙G3。由于活动支撑部25的底面251b即凸弧面吻合地接触活塞杆22的顶面222a即凹弧面,且活动支撑部25与固定件26之间保持有上述间隙G1、G2及G3,因此,活动支撑部25能转动,且能在活塞杆22的顶面222a即凹弧面上作多方向的小幅摆动,例如左右小幅摆动、前后小幅摆动,从而具有类似万向接头的功能而可作多自自由度的小幅转动或摆动。图6及图7示意性地显示活动支撑部25顶撑到物体O的不同位置的情形,由于都没有顶到物体O的重心位置,故活动支撑部25会往物体O较重的一侧偏摆,图6显示活动支撑部25向左偏摆,图7显示活动支撑部25向右偏摆,然而,无论活动支撑部25往哪个方向偏摆,活塞杆22都不会跟着偏斜,故可确保活塞杆22在推升或降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万向油压缸,其特征在于,该万向油压缸包括:/n一缸体;/n一活塞,能上、下移动地设于该缸体内;/n一活塞杆,具有连接该活塞的一底段及伸出该缸体外的一顶段,该顶段具有一顶面,该顶面为向下凹的一凹弧面,该凹弧面的一中心位置有一固定孔;/n一活动支撑部,具有一基底及一环墙,该基底具有一顶面、一底面及纵向贯穿的一贯穿孔,该底面为向下凸的一凸弧面,该凸弧面吻合地接触该活塞杆的该凹弧面,该贯穿孔位于该基底的一中心位置且正对于该活塞杆的该固定孔,该环墙由该基底的该顶面向上延伸,且该环墙环绕该基底的该贯穿孔;/n一固定件,具有一头部及从该头部向下延伸的一身部,该身部穿过该活动支撑部的该贯穿孔之后固定于该活塞杆的该固定孔内,该头部位于该活动支撑部的该环墙内且低于该环墙,并且该头部能限制该活动支撑部脱离该身部,该身部与该活动支撑部的该贯穿孔之间有一间隙,该头部与该活动支撑部的该环墙之间有一间隙,该头部与该活动支撑部的该基底的该顶面之间有一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15 TW 1081131041.一种万向油压缸,其特征在于,该万向油压缸包括:
一缸体;
一活塞,能上、下移动地设于该缸体内;
一活塞杆,具有连接该活塞的一底段及伸出该缸体外的一顶段,该顶段具有一顶面,该顶面为向下凹的一凹弧面,该凹弧面的一中心位置有一固定孔;
一活动支撑部,具有一基底及一环墙,该基底具有一顶面、一底面及纵向贯穿的一贯穿孔,该底面为向下凸的一凸弧面,该凸弧面吻合地接触该活塞杆的该凹弧面,该贯穿孔位于该基底的一中心位置且正对于该活塞杆的该固定孔,该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本源朱冏昇
申请(专利权)人:油顺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