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纵置发动机调温器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数微型车采用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的方式,以往发动机的进气歧管都是采用金属制成,并将调温器集成安装在该进气歧管上,使调温器位于发动机整机的最高点,以保证调温器的排气效果。为了提高发动机的性能,现在许多车型将纵置发动机的进气歧管改为塑料材质,塑料材质的进气歧管使得调温器不能直接集成布置在进气歧管上,而布置在纵置发动机的其他位置又往往不能保证调温器的排气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采用塑料材质进气歧管的纵置发动机的调温器安装结构,使调温器处于发动机整机的最高点,以保证其排气效果。本技术所述的纵置发动机调温器安装结构,包括调温器座,在该调温器座上设有两个通孔,调温器盖连接在所述调温器座上,还包括设在缸盖与进气岐管之间的进气岐管连接板,在该进气岐管连接板的前部下边设有两个过孔,所述调温器座上的两个通孔分别与这两个过孔一一对应,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岐管连接板的中部和后部上设有三个安装通孔,所述进气岐管位于所述进气岐管连接板的左侧,所述缸盖位于所述进气岐管连接板的右侧,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进一步的,在所述进气歧管连接板与缸盖之间设有进气歧管密封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调温器安装固定在进气歧管连接板上,从而克服了因纵置发动机采用塑料材质进气歧管后,不能将调温器直接安装在进气歧管上的问题。使得安装在进气歧管连接板上的调温器处于发动机整机的最高点,满足了调温器的工作需要,保证了调温器的排气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装配连接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纵置发动机调温器安装结构,包括调温器座(4),在该调温器座上设有两个通孔(20、21),调温器盖(5)连接在所述调温器座(4)上,其特征是:还包括设在缸盖(1)与进气岐管(2)之间的进气岐管连接板(3),在该进气岐管连接板(3)的前部下边设有两个过孔(10、11),所述调温器座(4)上的两个通孔(20、21)分别与这两个过孔(10、11)一一对应,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纵置发动机调温器安装结构,包括调温器座(4),在该调温器座上设有两个通孔(20、21),调温器盖(5 )连接在所述调温器座(4 )上,其特征是:还包括设在缸盖(I)与进气岐管(2 )之间的进气岐管连接板(3 ),在该进气岐管连接板(3 )的前部下边设有两个过孔(10、11),所述调温器座(4)上的两个通孔(20、21)分别与这两个过孔(10、11)一一对应,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东升,林灵,胡文薇,刘天龙,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