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钢管混凝土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5712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钢管混凝土结构,具体是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连接节点。包括上连接套筒、下连接套筒、卡箍,上连接套筒上端与上钢管焊接在一起,下连接套筒下端与下钢管焊接在一起,上连接套筒与下连接套筒对接,上、下连接套筒外侧壁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圆环式齿槽;卡箍由两个半圆形卡箍构成,卡箍内侧壁上设置有与连接套筒上的圆环式齿槽匹配的圆环式齿槽,连接套筒上的圆环式齿槽与卡箍上的圆环式齿槽构成紧密啮合,两半圆形卡箍上至少设置有四个对称的凸耳,凸耳上设置有螺栓孔,两半圆形卡箍通过螺栓连接成一个卡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轴向受力性能、受弯性能和抗疲劳性能,且施工安装便捷,连接措施安全,整体连接牢固,适宜复杂环境施工。(*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钢管混凝土结构,具体是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通常,钢管混凝土结构的连接采用焊接、法兰连接或套管连接。焊接可以保证钢管构件的紧密连接,但是对施焊环境和操作者技术要求较高,而且容易产生焊接缺陷,无法实现标准化作业;法兰连接是将钢管构件端部固定法兰盘,再将两个法兰盘通过螺栓紧固的连接方法,法兰连接虽然施工方便,但对连接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过高,造价成本投入过大,且节点处挤占了大量径向空间;套管连接是将内外套管同轴搭接,在内外套管间灌注膨胀水泥并附设抗剪件,依靠粘结摩擦作用而结合的连接方法,套管连接技术简单实用,但是节点处理要求较高,套管粘结长度大,大大提升了耗钢量,也挤占大量轴向空间,同时难以实现高强度抗拉和抗压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钢管混凝土结构连接方法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能显著提高钢管混凝土节点连接强度,保证节点连接牢固性,增强节点连接抗疲劳性能,实现现场施工作业快速化的新型钢管混凝土连接节点。本技术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连接节点,包括上连接套筒、下连接套筒、卡箍,上连接套筒上端与上钢管焊接在一起,下连接套筒下端与下钢管焊接在一起,所述上连接套筒与下连接套筒对接,上、下连接套筒外侧壁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圆环式齿槽;所述卡箍由两个半圆形卡箍构成,卡箍内侧壁上设置有与连接套筒上的圆环式齿槽匹配的圆环式齿槽,连接套筒上的圆环式齿槽与卡箍上的圆环式齿槽构成紧密啮合,两半圆形卡箍上至少设置有四个对称的凸耳,凸耳上设置有螺栓孔,两半圆形卡箍通过螺栓连接成一个卡箍。更近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上连接套筒上端外缘和下连接套筒下端外缘分别设置有台阶,上钢管下端和下钢管上端分别通过所述台阶套装在上连接套筒和下连接套筒上,连接套筒与钢管通过坡口焊缝焊接连接,钢管为方形钢管或圆形钢管。所述上、下连接套筒上的圆环式齿槽与卡箍上的圆环式齿槽相啮合的齿槽立壁呈斜坡状。依照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套筒和卡箍使钢管混凝土连接在一起,连接节点处于钢管径向范围内,不影响钢管混凝土径向尺寸,拼装准确度高,承载能力强,连接节点承载力和刚度大于钢管混凝土,实现了超强连接,性能良好,且对管内混凝土质量无影响,能很好的满足预制吊装拼接要求,优于现有各种连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施工安装便捷,连接措施安全,整体连接牢固,适宜复杂环境施工,大大缩短作业工期,可用于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方钢管混凝土和圆钢管混凝土施工,尤其连接节点具有良好的轴向受力性能、受弯性能和抗疲劳性能,避免了其它连接的种种弊端,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和良好的实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剖面图。图3为图1中B-B剖面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连接套筒剖面图。图5为本实施例中的卡箍剖面图。图中:上钢管1,坡口焊缝2,上连接套筒3,卡箍4,螺栓5,下连接套筒6,下钢管7,自密实混凝土 8,凸耳9,圆环式齿槽10,台阶11,螺栓孔1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附图,这种新型钢管混凝土连接节点,由上连接套筒3、下连接套筒6、卡箍4三部分组成,上连接套筒3上端外缘和下连接套筒6下端外缘分别设置有台阶11,上钢管I下端和下钢管7上端分别通过所述台阶11套装在上连接套筒3和下连接套筒6上,连接套筒与钢管通过坡口焊缝2焊接连接,钢管为方形钢管(见图3)。上连接套筒3与下连接套筒6对接,对接后的上连接套筒3和下连接套筒6外侧壁上共设置有四个圆环式齿槽10 ;卡箍4由两个半圆形卡箍构成,卡箍4内侧壁上同样设置有与连接套筒上的圆环式齿槽10匹配的圆环式齿槽,连接套筒上的圆环式齿槽10与卡箍4上的圆环式齿槽构成紧密啮合,两半圆形卡箍上设置有四个对称的凸耳9,凸耳9上设置有螺栓孔12,两半圆形卡箍通过螺栓5连接成一个卡箍4,由螺栓5控制卡箍4的收紧或松开。上述上连接套筒3和下连接套筒6上的圆环式齿槽与卡箍4上的圆环式齿槽相啮合的齿槽立壁呈斜坡状,从而构成紧密啮合在一起的连接套筒外齿与卡箍内齿结构。所述钢管混凝土连接节点即适用于方形钢管混凝土连接节点,也适用于圆形钢管混凝土连接节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连接节点,包括上连接套筒、下连接套筒、卡箍,上连接套筒上端与上钢管焊接在一起,下连接套筒下端与下钢管焊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套筒与下连接套筒对接,上、下连接套筒外侧壁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圆环式齿槽;所述卡箍由两个半圆形卡箍构成,卡箍内侧壁上设置有与连接套筒上的圆环式齿槽匹配的圆环式齿槽,连接套筒上的圆环式齿槽与卡箍上的圆环式齿槽构成紧密啮合,两半圆形卡箍上至少设置有四个对称的凸耳,凸耳上设置有螺栓孔,两半圆形卡箍通过螺栓连接成一个卡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连接节点,包括上连接套筒、下连接套筒、卡箍,上连接套筒上端与上钢管焊接在一起,下连接套筒下端与下钢管焊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套筒与下连接套筒对接,上、下连接套筒外侧壁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圆环式齿槽;所述卡箍由两个半圆形卡箍构成,卡箍内侧壁上设置有与连接套筒上的圆环式齿槽匹配的圆环式齿槽,连接套筒上的圆环式齿槽与卡箍上的圆环式齿槽构成紧密啮合,两半圆形卡箍上至少设置有四个对称的凸耳,凸耳上设置有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国强苏幼坡陈海彬陈建伟高林韩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联合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