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钢管混凝土结构是将混凝土填入薄壁钢管中形成的一种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能够充分利用钢材和混凝土的各自优点,改善构件的力学性能,具有承载力高、延性好、抗震性能优越等特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结构和海洋平台等工程中。在我国,推广应用钢管混凝土柱的关键之一是解决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问题。为了保证梁柱节点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延性,以及满足“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计原则,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需要进行优化设计。本节点的主要目标是基于钢管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的研究现状及已有的成果,使其在能满足正常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对地震作用等引起的不良效应也具有良好的抵抗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安装效率高,满足“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计原则。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新型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包括上钢管、预置节点和下钢管,所述预置节点的上、下端面分别与上钢管和下钢管连接设置,所述预置节点与钢筋连接 ...
【技术保护点】
新型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钢管(1)、预置节点(2)和下钢管(3),所述预置节点(2)的上、下端面分别与上钢管(1)和下钢管(3)连接设置,所述预置节点(2)与钢筋(9)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钢管(1)、预置节点(2)和下钢管(3),所述预置节点(2)的上、下端面分别与上钢管(1)和下钢管(3)连接设置,所述预置节点(2)与钢筋(9)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所述新型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置节点(2)包括中心管、上环板和下环板,所述上环板和下环板为上、下平行对应设置的十字形结构,所述上环板和下环板套设在中心管的外围,且上环板与下环板之间通过若干加强连接筋一体化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所述新型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环板的十字形结构的相邻端部通过圆弧形过渡加强筋(6)一体连接,所述上环板的十字形结构的相邻端部通过圆弧形过渡加强筋(6)一体连接;位于所述上环板和下环板的同一竖直方向上的十字形结构的端部上、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金龙,刘兴,林宏磊,罗保宏,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