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转换节点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功能和形式不断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转换层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斜柱转换结构具有转换构件,其主要承受轴向荷载,具有传力路径短、转换构件截面尺寸较小的特点,有利于建筑空间的使用,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此外,因为转换构件主要承受轴向荷载,所以适合采用钢管混凝土构件。钢管混凝土构件尺寸比传统钢筋混凝土构件小,且节省模板、不需绑扎钢筋,施工进度快、施工质量有保证。斜柱转换结构的斜柱和支柱均采用钢管混凝土构件时,称为钢管混凝土斜柱转换结构。节点作为钢管混凝土斜柱转换结构中的重要部位,其力学性能和构造方法的研究成果少,成为制约钢管混凝土斜柱转换结构应用的瓶颈。根据转换构件类型的不同,现有斜柱转换结构节点主要分为钢筋混凝土斜柱转换节点、型钢混凝土斜柱转换节点和钢管混凝土斜柱转换节点三种类型。1.转换构件为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斜柱转换节点斜柱和支柱均为钢筋混凝土构件,斜柱、支柱、楼盖梁的钢筋交汇于节点处,节点区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形。斜柱、楼盖梁的内力通过钢筋和混凝土直接传递至节点区,然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隔板式钢管混凝土转换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柱、斜柱以及用于将斜柱连接于支柱上的承接架,斜柱上具有截面,截面包括横截面,所述承接架固定设置于支柱内部且位于支柱的顶端,承接架包括下内隔板以及竖内肋板,所述竖内肋板固定设置于下内隔板上,其中,竖内肋板形状与斜柱横截面形状相对应,斜柱通过截面固定到竖内肋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志亮,蔡健,杨春,陈庆军,姜正荣,刘达鑫,张成天,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