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州大学专利>正文

外套夹管式钢管再生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322982 阅读:5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6 0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外套夹管式钢管再生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就施工方法。所述连接节点包括钢管再生混凝土柱、钢梁、内置钢管、外套夹管和角钢,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包括外包钢管及其内填充的再生混凝土,钢管再生混凝土柱与钢梁通过角钢紧固连接,二者交汇处形成节点域,内置钢管位于节点域处的外包钢管内,外套夹管环绕紧箍住节点域处的外包钢管同时与钢梁的腹板紧固连接。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内以及节点域内无穿心部件,方便于浇筑再生混凝土。钢管柱内浇筑再生混凝土,有利于节能环保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经济可靠、制作简单、施工方便。现场无需进行焊接,节点全部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施工更为方便,同时消除了焊缝在地震作用下发生脆性破坏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套夹管式钢管再生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管再生混凝土柱节点连接创新利用
,具体涉及一种外套夹管式钢管再生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节能环保是建筑结构发展的一种趋势,再生混凝土是将废弃混凝土进行重加工后的一种绿色建材,具有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环保优势,但相对而言本身有着材料上的缺陷。钢管约束再生混凝土不仅拥有组合结构良好的力学性能,弥补了再生混凝土材料性能上的不足,也充分发挥了资源循环利用的优势。钢管混凝土自问世以来以其优越的力学性能愈来愈广泛地应用在工程建设中,如高层及超高层建筑、重型工业厂房、大跨度桥梁等等。在钢管中浇筑再生混凝土,使再生混凝受到外围钢管的保护和约束,从而形成了钢管再生混合结构。钢管再生混合结构在获得与钢管混凝土结构相似的良好力学性能的同时,又达到了实现废弃混凝土的可再生利用的目的。钢管再生混凝土构件在结构中一般作为承受竖向荷载为主的柱构件,在结构中的受力特性必将受到其他周围构件以及整体结构体系的影响,其力学性能和工作机理与单个构件有一定的区别,节点在整个结构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枢纽作用。目前,关于普通钢管混凝土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外套夹管式钢管再生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及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外套夹管式钢管再生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再生混凝土柱、钢梁、内置钢管、外套夹管和角钢,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包括外包钢管及其内填充的再生混凝土,钢管再生混凝土柱与钢梁通过角钢紧固连接,二者交汇处形成节点域,内置钢管位于节点域处的外包钢管内,外套夹管环绕紧箍住节点域处的外包钢管同时与钢梁的腹板紧固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外套夹管式钢管再生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再生混凝土柱、钢梁、内置钢管、外套夹管和角钢,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包括外包钢管及其内填充的再生混凝土,钢管再生混凝土柱与钢梁通过角钢紧固连接,二者交汇处形成节点域,内置钢管位于节点域处的外包钢管内,外套夹管环绕紧箍住节点域处的外包钢管同时与钢梁的腹板紧固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夹管具有一个环形部位,环形部位的两端为连接平板,环形部位紧箍在节点域处外包钢管外,连接平板与钢梁腹板通过高强螺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节点具有两个钢梁和两个外套夹管两个钢梁相对的设置在钢管再生混凝土柱上,两个外套夹管相对的紧箍在外包钢管外,相对的连接平板与钢梁腹板紧固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外套夹管环形部位的内周长小于等于外包钢管的外周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钢管为多边形钢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坚周观根陈原李高辉于志伟骆干王永梅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