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先张法预应力叠合梁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78800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先张法预应力叠合梁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其叠合框架梁预制构件内的下纵向预应力钢绞线上绑扎搭接有下纵向钢筋;下纵向钢筋延伸入框架柱内;叠合次梁预制构件下端部上埋设第二预埋钢板;叠合次梁预制构件内设有下部纵向预应力钢绞线;下部纵向预应力钢绞线上搭接并绑扎有次梁纵向钢筋;第二预埋钢板与次梁纵向钢筋相焊接;叠合框架梁预制构件上设有与第二预埋钢板相对的第一预埋钢板;第一预埋钢板和第二预埋钢板上分别焊接有节点钢板,节点钢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使叠合框架梁预制构件和叠合次梁预制构件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先张法预应力叠合梁结构体系将钢绞线和纵向钢筋搭接使用,使得结构的连接方式更加科学合理,质量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预制构件及其施工方法,具体涉及,属于土木工程

技术介绍
使用钢绞线作为下部纵向预应力受力钢筋的先张法预应力叠合梁,具有梁跨度大,梁高小,用钢量少的优点,在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上应用得较多。但是使用钢绞线作为下部纵向预应力受力钢筋的先张法预应力叠合梁的结构,在框架梁柱节点、框架梁与次梁节点部位存在着如下问题: 1.框架梁柱节点 首先,钢绞线强度虽高,但是其变形能力弱,在地震力产生的反复荷载的作用下极易发生脆性断裂,因此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提出了“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中,应采用预应力筋和普通钢筋混合配筋的方式”,并由此提出在框架梁端截面下部的普通钢筋与预应力钢筋的配筋比例要求。故为解决该问题,现在一般采用两种做法,一是框架梁下部增设通长的普通钢筋,该钢筋参与设计计算,二是仅在框架梁端下部额外增加规定比例的普通钢筋,该部分不参与设计计算,与框架梁下部预应力钢筋分排布置。因梁宽有效,单层能排布的钢筋数是有限的,因此这两种做法,都会使钢筋层数增加,从而导致下部受力钢筋的合力点内移,受力钢筋的计算高度减少,使得在额定弯矩下,框架梁下部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先张法预应力叠合梁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柱、叠合框架梁预制构件、叠合次梁预制构件以及现浇叠合层;其中,所述叠合框架梁预制构件内设有下纵向预应力钢绞线,于所述下纵向预应力钢绞线上绑扎搭接有下纵向钢筋;所述下纵向钢筋延伸入所述框架柱内;于所述叠合次梁预制构件下端部上埋设第二预埋钢板;所述叠合次梁预制构件包括一叠合次梁预制构件主体部,叠合次梁预制构件主体部内设有下部纵向预应力钢绞线;所述下部纵向预应力钢绞线上搭接并绑扎有次梁纵向钢筋;第二预埋钢板与次梁纵向钢筋相焊接;所述叠合框架梁预制构件上设有与所述叠合次梁预制构件的第二预埋钢板相对的第一预埋钢板;于所述第一预埋钢板和第二预埋钢板上分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先张法预应力叠合梁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柱、叠合框架梁预制构件、叠合次梁预制构件以及现浇叠合层;其中,所述叠合框架梁预制构件内设有下纵向预应力钢绞线,于所述下纵向预应力钢绞线上绑扎搭接有下纵向钢筋;所述下纵向钢筋延伸入所述框架柱内;于所述叠合次梁预制构件下端部上埋设第二预埋钢板;所述叠合次梁预制构件包括一叠合次梁预制构件主体部,叠合次梁预制构件主体部内设有下部纵向预应力钢绞线;所述下部纵向预应力钢绞线上搭接并绑扎有次梁纵向钢筋;第二预埋钢板与次梁纵向钢筋相焊接;所述叠合框架梁预制构件上设有与所述叠合次梁预制构件的第二预埋钢板相对的第一预埋钢板;于所述第一预埋钢板和第二预埋钢板上分别焊接有节点钢板,所述节点钢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使叠合框架梁预制构件和叠合次梁预制构件连接。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张法预应力叠合梁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叠合次梁预制构件主体部内进一步设有上部纵向预应力钢绞线、次梁箍筋以及次梁竖直钢筋网片。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张法预应力叠合梁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框架梁预制构件包括一叠合框架梁预制构件主体部,于所述叠合框架梁预制构件主体部内设有上纵向预应力钢绞线、箍筋和竖直钢筋网片;所述下纵向预应力钢绞线亦设置于叠合框架梁预制构件主体部内。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先张法预应力叠合梁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纵向预应力钢绞线设置有多层,其中,最下两层的下纵向预应力钢绞线与下纵向钢筋左右并排搭接;第三层及以上的下纵向预应力钢绞线与下纵向钢筋上下搭接,且下纵向钢筋在上,下纵向预应力钢绞线在下;所述下纵向钢筋选用牌号为HRB400、HRBF400、RRB400、HRB500或HRBF500的带肋钢筋,其截面面积等同或大于下纵向预应力钢绞线的截面面积。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张法预应力叠合梁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梁纵向钢筋选用牌号为HRB400的带肋钢筋,其截面面积等同或大于下部纵向预应力钢绞线的截面面积;所述次梁纵向钢筋绑扎于下部纵向预应力钢绞线的上侧,并偏向叠合次梁预制构件主体部的内侧;相邻两根所述次梁纵向钢筋为同一根钢筋弯折而成;弯折形成的平直短边和第二预埋钢板焊接,焊 缝高度不小于6mm。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张法预应力叠合梁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埋钢板和第二预埋钢板均采用Q235钢或Q345钢,厚度不小于IOmm ;所述第二预埋钢板在所述下部预应力钢绞线对应位置处留设有较所述下部预应力钢绞线直径大3_的孔洞。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张法预应力叠合梁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叠合次梁预制构件主体部的端部设有构造齿槽,该构造齿槽位于上部纵向预应力钢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景平
申请(专利权)人: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