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震后具有自复位功能的新型预制预应力钢框架结构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8797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3:08
一种震后具有自复位功能的新型预制预应力钢框架结构体系,包括自复位预制预应力钢框架和普通钢框架。所述自复位预制预应力钢框架包括自复位钢框架梁和钢框架柱,梁柱连接采用自复位预制预应力节点形式,所述自复位钢框架梁包括中间梁段、短梁段、加强装置、连接装置和耗能装置。震后具有自复位功能的新型预制预应力钢框架结构体系将自复位机制从钢柱面引到钢梁中,可以实现地震时中间梁段与连接装置的接触面脱开。同时自复位预制预应力钢框架梁作为预制构件全部在现场地面或工厂张拉制作,避免了高空张拉预应力拉索,在施工现场只需像普通钢梁一样通过栓焊混合方法安装钢框架梁,方便了施工,提高了施工质量和安全性,同时大大减少了施工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钢结构体系,尤其是建筑结构领域应用的一种震后具有自复位功能的新型预应カ钢框架结构体系。
技术介绍
传统的抗震钢结构体系梁柱节点一般采用刚接连接,具体形式分为栓焊混合连接和全焊连接两种形式,但是这两种梁柱节点在地震后因梁端焊缝得不到保护容易发生脆性破坏,近年来广泛研究的加强和削弱等改进型钢框架梁柱节点能够达到强震时塑性铰外移的目的,保护了梁端焊缝而不发生脆性破坏,但在强震过后,钢框架都会产生较大的残余变形,结构和构件变形较大,震后难以修复或修复成本大大增加。国外学者提出了震后具有自复位功能的梁柱节点组成的钢框架结构体系(以下称普通自复位钢框架结构体系),其基本构成包括框架梁、柱、预应カ构件、耗能装置,其中框架梁通过水平设置的预应カ拉索和框架柱连接在一起。当地震作用达到一定程度时,梁柱的接触面张开,耗能装置耗能,从而避免了梁柱等主体构件的损坏。地震作用后,结构在预应力作用下恢复到原先的竖向位置。研究表明这种普通自复位钢框架结构体系能够克服传统钢结构体系的不足,避免现场焊接,发挥预应カ钢结构的优势,在强震发生后控制结构损伤,減少或消除结构残余变形,震后结构容易修复。但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震后具有自复位功能的新型预制预应力钢框架结构体系,其包括自复位预制预应力钢框架和普通钢框架,所述自复位预制预应力钢框架包括钢框架梁和钢框架柱,所述钢框架梁包括中间梁段、短梁段、加强装置、连接装置和耗能装置,所述中间梁段的两端分别与短梁段连接,所述连接装置连接中间梁段和两个短梁段,所述短梁段上焊接加强装置,所述短梁段与耗能装置连接,所述钢框架柱包括钢柱、焊接在钢柱与短梁段翼缘齐平位置的柱加劲肋、焊接在钢柱腹板两侧对应节点位置的柱加强板,所述普通钢框架包括钢梁和钢柱,钢梁与钢柱之间的连接采用刚接连接,其特征在于:钢框架梁和钢框架柱的连接采用自复位预制预应力梁柱节点形式,所述梁柱节点为具有自复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震后具有自复位功能的新型预制预应カ钢框架结构体系,其包括自复位预制预应カ钢框架和普通钢框架,所述自复位预制预应カ钢框架包括钢框架梁和钢框架柱,所述钢框架梁包括中间梁段、短梁段、加强装置、连接装置和耗能装置,所述中间梁段的两端分别与短梁段连接,所述连接装置连接中间梁段和两个短梁段,所述短梁段上焊接加强装置,所述短梁段与耗能装置连接,所述钢框架柱包括钢柱、焊接在钢柱与短梁段翼缘齐平位置的柱加劲肋、焊接在钢柱腹板两侧对应节点位置的柱加强板,所述普通钢框架包括钢梁和钢柱,钢梁与钢柱之间的连接采用刚接连接,其特征在于:钢框架梁和钢框架柱的连接采用自复位预制预应カ梁柱节点形式,所述梁柱节点为具有自复位功能的节点,所述自复位预制预应カ钢框架优先布置在钢结构的周边,其余框架为普通钢框架。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震后具有自复位功能的新型预制预应カ钢框架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梁段包括中间梁段腹板、中间梁段翼缘,其中中间梁段翼缘连接在中间梁段腹板的边缘。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震后具有自复位功能的新型预制预应カ钢框架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梁段包括短梁段腹板、短梁段翼缘,短梁段翼缘连接在短梁段腹板的边缘。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震后具有自复位功能的新型预制预应カ钢框架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霞杜红凯叶吉健李瑞刘景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