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料台与升降机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4744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料台与升降机的连接结构,其包括蜗轮蜗杆升降装置、升降平台以及底座;其中,所述蜗轮蜗杆升降装置的底部与底座连为一体;所述蜗轮蜗杆升降装置的顶部通过一球头式联接装置与所述升降平台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集料台与升降机的连接结构不仅加工和装配容易,可以克服由各部件加工和安装误差带来的不稳定性,使稳定性好,维护和维修方便;同时,通过设置所述球头式联接装置,在升降平台有倾斜时不需螺杆产生绕度变形来补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集料台与升降机的连接结构,属于钢卷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集料台广泛用于钢板市场、集装箱、机械制造、家用电器、汽车、船舶、不锈钢制品、轻工等行业部门,集料台与升降机的连接结构是集料台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现有技术的集料台与升降机的连接结构通常采用固定座联接的结构,具体结构可参见说明书附图1,其蜗轮轴I’与电机连接,并带动蜗杆2’升降;蜗杆2’端头与固定座3’连接,从而带动集料台4’上下运动。上述结构虽然加工简单,但其属硬式连接,当与其它导向机构或升降机同时支撑集料台4’升降时,由于各机构(如升降机蜗轮蜗杆)的加工和安装误差,无法保证几个升降机完全同步,而这种硬式连接无法消除这种误差,从而导致集料台4’无法平稳的升降,出现阻隔,产生噪声与颤抖现象,严重时导致壳死现象或升降机损环。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集料台与升降机的连接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装配容易,稳定性能好,维护与维修方便的集料台与升降机的连接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集料台与升降机的连接结构,其包括蜗轮蜗杆升降装置、升降平台以及底座;其中,所述蜗轮蜗杆升降装置的底部与底座连为一体;所述蜗轮蜗杆升降装置的顶部通过一球头式联接装置与所述升降平台连接。本技术的集料台与升降机的连接结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球头式联接装置包括凹球垫、压板和球头;其中,所述球头顶住凹球垫;所述压板扣于凹球垫上,其通过螺钉把凹球垫固定在升降平台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集料台与升降机的连接结构不仅加工和装配容易,可以克服由各部件加工和安装误差带来的不稳定性,使稳定性好,维护和维修方便;同时,通过设置所述球头式联接装置,在升降平台有倾斜时不需螺杆产生绕度变形来补偿。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集料台与升降机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集料台与升降机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集料台与升降机的连接结构的部分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说明书附图2和附图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集料台与升降机的连接结构,其由蜗轮蜗杆升降装置1、升降平台2以及底座3等几部分组成。其中,所述蜗轮蜗杆升降装置I的底部与底座3连为一体。所述蜗轮蜗杆升降装置I的顶部通过一球头式联接装置4与所述升降平台2连接,从而带动升降平台2上下升降。进一步的,所述球头式联接装置4包括凹球垫5、压板6和球头7 ;其中,所述球头7顶住凹球垫5 ;所述压板6扣于凹球垫5上,其通过螺钉8把凹球垫5固定在升降平台2的底部。本技术通过设置所述球头式联接装置4,且凹球垫5和球头7能相对转动一定角度,在升降平台2有倾斜时,不需螺杆产生绕度变形来补偿。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料台与升降机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蜗轮蜗杆升降装置、升降平台以及底座;其中,所述蜗轮蜗杆升降装置的底部与底座连为一体;所述蜗轮蜗杆升降装置的顶部通过一球头式联接装置与所述升降平台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料台与升降机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蜗轮蜗杆升降装置、升降平台以及底座;其中,所述蜗轮蜗杆升降装置的底部与底座连为一体;所述蜗轮蜗杆升降装置的顶部通过一球头式联接装置与所述升降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越顺陈梦飞陈迪豹徐淼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精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