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传动装置
,涉及一种蜗轮结构。
技术介绍
蜗轮蜗杆传动结构被广泛应用于机械传动领域,现有的蜗轮上的齿部是通过滚齿或切齿后再进行剃齿、珩齿或研齿等精整加工而制成,存在加工效率低和成本高的缺点,并且还因滚刀、装夹等因素的差异导致加工一致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蜗轮结构,解决现有的蜗轮加工效率低、成本高和加工一致性差的技术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蜗轮结构,包括轮体,所述轮体的外周面包括第一外周面和第二外周面,所述第一外周面上均布有斜齿轮齿部,所述第二外周面上均布有呈半个蜗轮齿部形状的半蜗轮齿部,所述斜齿轮齿部和半蜗轮齿部在径向上一一对应且相连接,所述轮体、斜齿轮齿部和半蜗轮齿部为一体注塑成型。进一步的,所述轮体同轴连接有第一轴承位和第二轴承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轴承位的外周面上设有多个避空凹槽。进一步的,所述蜗轮结构设有贯通第一轴承位、轮体和第二轴承位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蜗轮结构一侧为斜齿轮齿部的结构,而另一侧为半蜗轮齿部的结构,可以使用模具直接注塑成型,简化了加工工艺,从而有效的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同时解决了由于滚刀、装夹等原因造成的蜗轮差异,使得批量生产的一致性更容易得到保证;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蜗轮结构与蜗杆配合传动时,蜗杆的一部分与斜齿轮齿部啮合传动、另一部分与半蜗轮齿部啮合传动,蜗杆与半蜗轮齿部的啮合面积相对传统斜齿轮更大,因此能够获得更高的重合度,从而减小磨损,增加蜗轮结构的使用寿命,并且半蜗轮齿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蜗轮结构,包括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体的外周面包括第一外周面和第二外周面,所述第一外周面上均布有斜齿轮齿部,所述第二外周面上均布有呈半个蜗轮齿部形状的半蜗轮齿部,所述斜齿轮齿部和半蜗轮齿部在径向上一一对应且相连接,所述轮体、斜齿轮齿部和半蜗轮齿部为一体注塑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蜗轮结构,包括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体的外周面包括第一外周面和第二外周面,所述第一外周面上均布有斜齿轮齿部,所述第二外周面上均布有呈半个蜗轮齿部形状的半蜗轮齿部,所述斜齿轮齿部和半蜗轮齿部在径向上一一对应且相连接,所述轮体、斜齿轮齿部和半蜗轮齿部为一体注塑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小健,胡仁昌,潘柏鑫,程云山,石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