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属超硬材料制造领域,用于制造金属切削超硬刀具。制造超硬刀具的方法目前来说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聚晶块钎焊法,即将金刚石或CBN(立方氮化硼)微粉加适量的粘结剂烧结成聚晶粒形式。在刀杆(材质为钢或硬质合金)的顶端加工一个与聚晶尺寸相适应的刀槽,将剪成小片的焊料先放入刀槽中,然后放入熔剂与聚晶块,最后在超硬材料和刀头部份再洒上一层熔剂,此后用高频感应加热或一种焊枪产生所需的温度。当合金焊料流出来时,聚晶刀坯在很轻的力下进行快速摆动,并离开热源,刀头部份的熔剂通过把坯件移入热水中煮一小时左右,使深剂溶于水而除掉,这种方法局限性很大,对金刚石聚晶来说,焊料熔点必须低于700℃,高于700℃则金刚石会发生石墨化而影响切削性能,但实际操作中焊接温度很难准确把握。对于CBN聚晶,由于这种材料具有在高温下才能发挥其优良的切削性能;故使用时不加切削液,而切削时产生的高温会使焊料熔化从而使聚晶块松动导致脱落,加之精度无法保证。另一种是目前比较常用的复合刀具,即超硬材料微粉加一定粘结剂,混匀后与硬质合金通过高温超高压烧结在一起,借助硬质合金衬底以片状形状焊接在力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将超硬材料聚晶直接镶嵌到刀杆的超硬材料刀具模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刀杆胚体(6)的端部钻一小孔(5),小孔(5)的直径大于要装入的聚晶粒(8)的外径0.03-0.07mm,小孔(5)的深度高于聚晶粒(8)的高度0.5-1.5mm,将检查合格的各表面进行清洗除杂的聚晶粒(8)装填在刀杆胚体端部的小孔(5)内,再将刀杆胚体(6)放置于冲模结构的凹模(18)的内孔中,让冲模的芯杆(13)处于顶出状态,此时刀胚(6)的端部要高出凹模(18)上端部,以其内装的聚晶粒(8)的高度正好与设置在刀杆(6)外围的感应圈(17)的上端相平,启动高频感应圈(17),用高频感应电流加热刀杆顶端,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震泽,刘一波,李云跃,孙志毅,陈俊晓,齐秀华,孙林,王迎春,
申请(专利权)人:冶金工业部第一地质勘查局超硬材料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