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改良的汽车方向盘锁,包括有锁体、顶柄和锁栓,锁体具有可夹于汽车方向盘上的U形夹槽,该U形夹槽具有前夹板和后夹板,锁体中设置有锁头和由锁头控制的锁销,锁销的背面抵于一弹性元件上;该锁栓上设置有与该锁销配合的第一锁槽;上锁时,该锁栓依次穿过后夹板、夹槽和前夹板,挡住夹槽的开口,锁销插入锁栓上的该第一锁槽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销设置于该后夹板中,并该锁栓的尾端进一步设置有与该销销配合的第二锁槽,开锁后拉出锁栓时,销销插入锁栓尾端的该第二锁槽中,锁栓的尾端被限制于该后夹板中。使锁栓在开锁时,不能被从锁体上取下,从而将锁栓限制于锁体上,避免了锁栓与锁体分开设置所带来的诸多困扰。(*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防盗锁具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可防止锁栓脱出的改良型汽车方向盘锁。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都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汽车丢失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不但破坏了社会治安,也给众多的车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因此,各种各样的汽车防盗产品纷纷涌入市场,例如有锁汽车方向盘的汽车方向盘锁,也有电子声控报警的防盗装置,还有汽车踏板锁等等。然而,目前市面上现有的汽车方向盘锁结构,虽可提供消费者基本的防盗需要,确实具有进步性,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却发现其自身结构和使用性能上未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和工作效能,仍存在有诸多不足,归纳而言包含如下几个方面:1、锁具中的U形锁栓在开锁时通常系从锁体上取下,如此所带来的问题是,U形锁栓与锁体需要分开置放,用户常常为找不到U形锁栓而困扰;2、锁具中的顶柄和气囊盖柄具有一定的长度,造成锁具整体体积较大,占用有限的空间资源,不利用于包装运输和车内收藏置放;3、锁具中的气囊盖柄的使用角度为固定式结构,不能适应不同车型之气囊厚度变化,造成锁具之适配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良的汽车方向盘锁,开锁后,其锁栓不会从锁体上脱出,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改良的汽车方向盘锁,包括有锁体、顶柄和锁栓,锁体具有可夹于汽车方向盘上的U形夹槽,该U形夹槽具有前夹板和后夹板,该前夹板和后夹板上分别横向设置有彼此正对的穿孔;锁体中设置有锁头和由锁头控制的锁销,锁销的背面抵于一弹性元件上;该锁栓上设置有与该锁销配合的第一锁槽;上锁时,该锁栓依次穿过后夹板、夹槽和前夹板,挡住夹槽的开口,锁销插入锁栓上的该第一锁槽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销设置于该后夹板中,并该锁栓的尾端进一步设置有与该销销配合的第二锁槽,开锁后拉出锁栓时,销销插入锁栓尾端的该第二锁槽中,锁栓的尾端被限制于该后夹板中。优选的,所述后夹板中设置有与该穿孔垂直连通的容置腔,该容置腔中安装有可弹性伸缩活动的卡位件,对应于该锁栓的表面上设置有与该卡位件配合的第一定位槽,沿锁栓穿入的方向,该第一定位槽位于前述第一锁槽与第二锁槽之间并靠近该第一锁槽的位置;当卡位件卡于该第一定位槽中时,锁栓处于待上锁状态。优选的,所述锁栓的表面上进一步设置有一与该卡位件配合的第二定位槽,当前述锁销插入前述第二锁槽中时,刻卡位件同时卡于该第二定位槽中。优选的,所述锁栓呈U形,分别具有左挡臂和右挡臂,前述第一锁槽和第二锁槽均设置于左挡臂上,前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均设置于右挡臂上。优选的,所述卡位件为一滚珠,滚珠的背向抵于一压力弹簧上。优选的,所述锁头的钥匙孔外露于锁体的右侧面。优选的,所述顶柄为可折叠的两段式结构,包括有基柄部和加长柄部,该加长柄部与基柄部枢接。优选的,进一步包括有一可收折的方向盘气囊盖柄,该盖柄枢接于锁体上。优选的,所述盖柄上设置有一抵靠板,对应该抵靠板于锁体上安装有一调节螺栓。优选的,所述前夹板的穿孔中安装有自动弹出机构,该自动弹出机构包括有外套件、顶推件和弹性元件,该外套件固装于前夹板上,顶推件活动式安装于外套件中,顶推件的背面抵于该弹性元件上,顶推件的前端弹性顶推锁栓的尾端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通过在锁栓上设置第二锁槽,利用锁销可插入该第二锁槽中,使锁栓在开锁拉出时,不能被从锁体上取下,从而将锁栓限制于锁体上,避免了锁栓与锁体分开设置所带来的诸多困扰。其次,通过卡位件与第一定位槽的配合,则使锁栓可以处于一种待上锁的状态,人们使用时,只在开锁时才用到锁匙,用户的使用操作更为简便。再者,其通过将顶柄和气囊盖柄设置为可收折之结构,可使锁体在未使用状态下获得较小的整体体积,不占用空间资源,更利用于包装运输和收藏。另外,其利用调节螺栓配合气囊盖柄的抵靠板,使气囊盖柄的工作角度可调,从而适用于各种车型之需要。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图中处于收折状态。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另一组装示意图,图中处于展开状态。图3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再一立体示意图,图中处于开锁状态。图4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和截面图。图6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局部工作状态示意图,图中锁栓处于待开锁状态。图7是图6的另一工作状态,图中锁栓处于开锁状态。图8是图6的再一工作状态,图中锁栓处于上锁状态。附图标识说明:10、锁体11、U形夹槽12、前夹板13、后夹板14、穿孔101、第一容置腔102、第二容置腔103、第三容置腔20、锁栓21、左挡臂211、第一锁槽212、第二锁槽22、右挡臂221、第一定位槽222、第二定位槽30、顶柄31、基柄部32、回长柄部40、气囊盖柄41、抵靠板50、锁头51、传动杆52、锁销53、压力弹簧60、卡位件61、压力弹簧70、调节螺栓80、自动弹出机构81、外套件82、顶推件83、弹性元件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8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锁体10、锁栓20、顶柄30和气囊盖柄40。其中,锁体10具有可夹于汽车方向盘上的U形夹槽11,该U形夹槽11具有前夹板12和后夹板13,该前夹板12和后夹板13下端分别横向设置有彼此正对的左右两组穿孔14。该后夹板13中设置有纵向的第一容置腔101和第二容置腔102,以及横向的第三容置腔103,其中第一容置腔101和第二容置腔102分别与后夹板13下端的两穿孔14垂直连通,第三容置腔103连通于第二容置腔102的上端,并第三容置腔103横向贯穿出锁体10的右侧面。锁体10中设置有锁头50和由锁头50通过一传动杆51控制的锁销52,该锁头50安装于前述第三容置腔103中,`并锁头50的钥匙孔外露于锁体10的右侧面。锁销52安装于前述第二容置腔102中,锁销52的背面抵于一压力弹簧53上。该第一容置腔101中安装有可弹性伸缩活动的卡位件60,本实施例中的卡位件60为一滚珠,滚珠的背向抵于一压力弹簧61上。当然,卡位件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滚珠,其还可设置为类似锁销下端之单向卡块的结构等。所述锁栓20可以为一 U形金属圆杆体,分别具有左挡臂21和右挡臂22。该左挡臂21对应穿入前述左侧穿孔中,于左挡臂21上设置有间距分布的第一锁槽211和第二锁槽212,其中第二锁槽212位于左挡臂21的尾端。该右挡臂22对应穿入前述右侧穿孔中,于右挡臂22上设置有间距分别的第一定位槽221和第二定位槽222,其中沿锁栓20穿入的方向,该第一定位槽221位于前述第一锁槽211与第二锁槽212之间并靠近该第一锁槽211的位置,当卡位件60卡于该第一定位槽211中时,锁栓20处于待上锁状态;该第二定位槽222则位于右挡臂22的尾端,当前述锁销插入前述第二锁槽中时,刻卡位件同时卡于该第二定位槽中,起到双层定位的效果,防止锁栓出现歪斜卡死问题。所述顶柄30为可折叠的两段式结构,包括有基柄部31和加长柄部32,该加长柄部32与基柄部31枢接。所述气囊盖柄40为可收折之结构,该盖柄40枢接于锁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的汽车方向盘锁,包括有锁体、顶柄和锁栓,锁体具有可夹于汽车方向盘上的U形夹槽,该U形夹槽具有前夹板和后夹板,该前夹板和后夹板上分别横向设置有彼此正对的穿孔;锁体中设置有锁头和由锁头控制的锁销,锁销的背面抵于一弹性元件上;该锁栓上设置有与该锁销配合的第一锁槽;上锁时,该锁栓依次穿过后夹板、夹槽和前夹板,挡住夹槽的开口,锁销插入锁栓上的该第一锁槽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销设置于该后夹板中,并该锁栓的尾端进一步设置有与该销销配合的第二锁槽,开锁后拉出锁栓时,销销插入锁栓尾端的该第二锁槽中,锁栓的尾端被限制于该后夹板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吉源,
申请(专利权)人:李吉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