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包吊耳。
技术介绍
由于炼钢厂多次改造,厂房高度受限,正常浇铸过程中,钢包吊耳与中间包升降机构塞棒杆芯的距离小,升降机构的升降行程130mm,在换水口时,中包车必须升起70mm左右,这时如果钢包浇完,旋转回转台,钢包吊耳很有可能碰到塞棒杆芯,一旦发生,塞棒被碰断,导致生产中断。所以工艺规定:在换水口时,严禁旋转钢包回转台。但在生产节奏紧张时,职工操作时可能会误操作。实际生产中,也偶有发生钢包吊耳碰塞棒杆芯的生产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包吊耳,能够有效地消除钢包吊耳触碰塞棒芯杆,确保生产正常进行。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钢包吊耳,吊耳体的外侧端弯折上翘,与水平面之间构成45度夹角,吊耳体下端与塞棒杆芯顶端的间距为300mm。本技术对原有钢包吊耳进行改进,吊耳部分上翘,钢包吊耳与塞棒杆芯的垂直距离增加,在进行换水口操作时,即使旋转钢包回转台,钢包吊耳也碰不到塞棒杆芯。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钢包吊耳,如图1所示,钢包I的吊耳体的外侧端2弯折上翘,与水平面之间构成45度夹角,吊耳体下端与塞棒杆芯顶端的间距为300mm。本技术对原有钢包吊耳进行改进,吊耳部分上翘,钢包吊耳与塞棒杆芯的垂直距离增加,在进行换水口操作时,即使旋转钢包回转台,钢包吊耳也碰不到塞棒杆芯。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包吊耳,其特征是:吊耳体的外侧端弯折上翘,与水平面之间构成45度夹角,吊耳体下端与塞棒杆芯顶端的间距为300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包吊耳,其特征是:吊耳体的外侧端弯折上翘,与水平面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新,马国伟,李明,郭新亮,马青宇,孙利斌,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