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极柱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2055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端极柱模具,涉及蓄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包括有固定模体和移动模体及浇注板,固定模体和移动模体及浇注板均设有铰链板;移动模体位于固定模体的一侧,移动模体的铰链板插装在固定模体的铰链板内;固定模体的上方设有具有铰链板的固定顶模,浇注板设在固定顶模和移动模体的上方;浇注板、固定顶模、固定模体和移动模体通过铰接轴铰接;固定模体和移动模体均设有多个型腔,浇注板上设有多个浇注口,固定顶模和固定模体及移动模体在合模状态的型腔与浇注板的浇注口连通。较之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型腔设在固定顶模和移动模体处,浇注口直接连通型腔,取消了浇道,减少原料合金铅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蓄电池制造
,尤其是一种用于蓄电池金属极板或类似物的铸造装置。
技术介绍
端极柱是蓄电池的主要部件之一,端极柱是由一端设有耳板的圆锥体构成,用合金铅铸造而成。现有一种端极柱模具,该端极柱模具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有设有凸台的固定模体和套装在所述固定模体的所述凸台上的移动模体,所述固定模体设有一个型腔,所述移动模体设有一个型腔和与所述型腔连接的浇道;所述移动模体的上方设有浇注板,所述浇注板设有一个与所述型腔相通的浇注口 ;于所述移动模体一侧设有限制移动模体位置的定位叉和定位块。这种端极柱模具在使用过程中有如下不足:1、脱模困难,因为端极柱耳板的型腔部分设在固定模体上,脱模时要先将浇注板移开,再将移动模体取出,才能将铸好的端极柱取出,劳动强度大;2、限制了产能,每个模具每次只能铸造出一个端极柱,生产效率低;3、由于端极柱耳板的型腔设在固定模体处,因此,移动模体内设有与浇注口连通的浇道,浇注时增加了原料合金铅的用量,提高了蓄电池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端极柱模具,这种端极柱模具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脱模困难和生产效率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端极柱模具包括有固定模体和移动模体及浇注板,所述固定模体和所述移动模体及所述浇注板均设有铰链板;所述移动模体位于所述固定模体的一侧,所述移动模体的所述铰链板插装在所述固定模体的所述铰链板内;所述固定模体的上方设有具有铰链板的固定顶模,所述浇注板设在所述固定顶模和所述移动模体的上方;所述浇注板、所述固定顶模、所述固定模体和所述移动模体通过铰接轴铰接;所述固定模体和所述移动模体均设有多个型腔,所述浇注板上设有多个浇注口,所述固定顶模和所述固定模体及所述移动模体在合模状态的所述型腔与所述浇注板的浇注口连通。上述端极柱模具的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浇注板的下部于所述移动模体一侧设有控制所述移动模体旋转角度的带有凸轮手柄的凸轮。进一步的,所述浇注板、所述固定顶模、所述固定模体和所述移动模体均设有手柄。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脱模操作简单方便,由于固定模体、固定顶模、移动模体和浇注板是通过铰接轴铰接的,脱模时扳动浇注板上的凸轮手柄,通过凸轮的转动而带动浇注板向移动模体的外侧移动,切断下面的浇口,再扳动移动模体的手柄,使移动模体向外侧移动,就可打开型腔,取出铸好的端极柱。2.一个模具每次能铸造出多个端极柱,生产效率高。3.型腔设在固定顶模和移动模体处,浇注口直接连通型腔,取消了浇道,减少了原料合金铅的用量,降低了蓄电池的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端极柱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A处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图4的B-B处的剖视图。图6是图4的C-C处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如图1、图2所示为蓄电池的端极柱。如图3、图4所示的端极柱模具包括有固定模体4、移动模体5和浇注板2,在固定模体4、移动模体5和浇注板2的一端均连接有铰链板;移动模体5位于固定模体4的一侧,移动模体5的铰链板插装在固定模体4的铰链板内;在固定模体4的上方放置有一端连有铰链板的固定顶模3,浇注板2放置在固定顶模3和移动模体5的上方;浇注板2、固定顶模3、固定模体4和移动模体5通过铰接轴I进行铰接。本实施例的固定模体4和移动模体5均有6个两侧相对应的型腔,浇注板2上有6个浇注口,固定顶模3和固定模体4及移动模体5在合模状态的型腔与浇注板2的浇注口连通。固定顶模3、固定模体4和移动模体5在与铰接轴I相对的另一端均连接有手柄。在浇注板2的下部于移动模体5 —侧通过铰轴装有控制移动模体5旋转角度的带有凸轮手柄7的凸轮6。由于固定模体、固定顶模、移动模体和浇注板是通过铰接轴铰接的,脱模时扳动浇注板上的凸轮手柄,通过凸轮的转动而带动浇注板向移动模体的外侧移动,切断下面的浇口,再扳动移动模体的手柄,使移动模体向外侧移动,就可打开型腔,取出铸好的端极柱。端极柱耳板的型腔设在固定顶模和移动模体处,浇注口直接连通型腔,取消了浇道,减少了原料合金铅的用量,降低了蓄电池的生产成本。一个模具每次能铸造出6个端极柱,生产效率高。工作时,首先扳动移动模体上的手柄,将固定模体、固定顶模和移动模体合模,扳动与浇注板连接的凸轮手柄使凸轮转到圆弧面靠紧移动模体外侧的位置,使浇注板上的浇注口与所对应的固定模体、固定顶模和移动模体合模后的型腔中心对正。然后将铅液顺着浇注板上的浇注口浇入型腔,待冷却后,扳动凸轮手柄,通过凸轮的转动而带动浇注板沿着水平方向向移动模体的外侧移动,切断下面的浇口。扳动移动模体上的手柄,打开型腔,取出铸好的端极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端极柱模具,包括有固定模体(4)和移动模体(5)及浇注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模体(4)和所述移动模体(5)及所述浇注板(2)均设有铰链板;所述移动模体(5)位于所述固定模体(4)的一侧,所述移动模体(5)的所述铰链板插装在所述固定模体(4)的所述铰链板内;所述固定模体(4)的上方设有具有铰链板的固定顶模(3),所述浇注板(2)设在所述固定顶模(3)和所述移动模体(5)的上方;所述浇注板(2)、所述固定顶模(3)、所述固定模体(4)和所述移动模体(5)通过铰接轴(1)铰接;所述固定模体(4)和所述移动模体(5)均设有多个型腔,所述浇注板(2)上设有多个浇注口,所述固定顶模(3)和所述固定模体(4)及所述移动模体(5)在合模状态的所述型腔与所述浇注板(2)的浇注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极柱模具,包括有固定模体(4)和移动模体(5)及浇注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模体(4 )和所述移动模体(5 )及所述浇注板(2 )均设有铰链板;所述移动模体(5 )位于所述固定模体(4)的一侧,所述移动模体(5)的所述铰链板插装在所述固定模体(4)的所述铰链板内;所述固定模体(4)的上方设有具有铰链板的固定顶模(3),所述浇注板(2)设在所述固定顶模(3)和所述移动模体(5)的上方;所述浇注板(2)、所述固定顶模(3)、所述固定模体(4)和所述移动模体(5)通过铰接轴(I)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艳芳王先龙韦家荣项朋欧传华
申请(专利权)人:骆驼集团华南蓄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