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水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91400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粉水混合装置,包括:进水管,其两个管口,一个作为排液口,另一个用于连接进粉管;所述进水管的管壁开设有连接输水管道的进水口;所述进水管内具有锥形内壁,所述锥形内壁窄口靠近所述排液口;进粉管,所述进粉管的一个管口具有锥形端部,延伸至所述进水管内,与所述锥形内壁间隙配合;在所述进水管内的所述进水口位置处,其管内的进粉管的管壁的外径小于所述进水管的内径,与所述内径的管壁形成一定间隔;所述进粉管在所述进水管外的管口连接粉料。所述装置用于粉料配液设备或抑尘剂喷洒车辆。(*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粉料配液设备,特别是指一种粉水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在公路和铁路运输领域,汽车或火车都采用敞篷运输,当运输的货物属于较小的颗粒物时,在运输过程中因气流相对运动和刮风导致煤粉飞扬。特别是运输煤炭、建筑材料的过程中,由于里面的煤灰、沙石等细小的粉末,极容易随空气流动漂浮,不仅污染沿线环境、造成煤炭浪费,而且容易使铁路道床板结、引起绝缘子放电和老化、堵塞绝缘网和机车滤清器,存在对沿线人员生命带来威胁的安全隐患。目前在治理上述污染的措施主要采用固定的配液站,配液站将粉料状态的抑尘剂按照一定的水粉比例配置,对经过配液站的车辆承载的煤粉或建筑材料喷洒,抑制粉尘。配液站对配置后的水粉进行混合,混合过程中水、粉分别经过各自的管道进入搅拌设备。由于粉料不是匀速进入搅拌设备,导致后续水粉混合不均匀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粉水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粉料不是匀速进入搅拌设备,导致后续水粉混合不均匀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粉水混合装置,包括:进水管,其两个管口,一个作为排液口,另一个用于连接进粉管;所述进水管的管壁开设有连接输水管道的进水口 ;所述进水管内具有锥形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粉水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23),其两个管口,一个作为排液口,另一个用于连接进粉管(21);所述进水管(23)的管壁开设有连接输水管道的进水口(24);所述进水管内具有锥形内壁(231),所述锥形内壁(231)窄口靠近所述排液口;进粉管(21),所述进粉管(21)的一个管口具有锥形端部(211),延伸至所述进水管(23)内,与所述锥形内壁(231)间隙配合;在所述进水管(23)内的所述进水口(24)位置处,其管内的进粉管(21)的管壁的外径小于所述进水管(23)的内径,与所述内径的管壁形成一定间隔;所述进粉管(21)在所述进水管(23)外的管口连接粉料;所述锥形端部(211)...

【技术特征摘要】
1.种粉水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水管(23),其两个管口,一个作为排液口,另一个用于连接进粉管(21);所述进水管(23)的管壁开设有连接输水管道的进水口(24);所述进水管内具有锥形内壁(231),所述锥形内壁(231)窄口靠近所述排液口 ; 进粉管(21),所述进粉管(21)的一个管口具有锥形端部(211),延伸至所述进水管(23)内,与所述锥形内壁(231)间隙配合;在所述进水管(23)内的所述进水口(24)位置处,其管内的进粉管(21)的管壁的外径小于所述进水管(23)的内径,与所述内径的管壁形成一定间隔;所述进粉管(21)在所述进水管(23)外的管口连接粉料; 所述锥形端部(211)的锥度为10 13度之间;所述锥形内壁(231)的锥度为14 17度之间。2.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镇波芦斌尹红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盛益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