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91200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油水分离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油水分离装置使用范围的局限性,油水分离效果差的问题。该油水分离装置包括:架体;分离装置设置在架体上;排油口设置在分离装置上;排水口设置在分离装置上,其位置低于排油口;吸油装置,吸油装置包括:浮筒和吸油口;吸液泵设置在架体上,并通过管道与吸油装置连接;电控装置设置在架体上,并与吸液泵连接);用于将分离出的水排放到外界的排水管道与排水口连接;用于将分离出的油排出到外界的排油管道与排油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油水分离装置,使得油水分离装置的使用范围达到增加,进而可以更有效的进行油水分离。(*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水分离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油水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业加工和生产过程中,工件表面会残留有很多的工业切削油,加工油等液体,这些液体经过清洗等处理会发生乳化作用,从而形成混合液,混合液从工件表面脱离,进入相应的储存容器内,但由于该混合液中存在了油液,若长期存放会发生化学反应并污染储槽,如果直接排放对环境中,会造成很大污染。现有技术中,除油系统绝大部分都是采用电机驱动吸油带,利用吸油带的亲油性,粘取存放混合液储存容器中的油水乳化液,然后通过刮油板,将吸油带上粘取的混合液进行机械分离;但由于现有技术设计不合理难以分离出油,只是将混合液储槽表面的油水乳化液吸出,其处理面积小,使用范围有局限性,油水分离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油水分离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油水分离装置使用范围的局限性,油水分离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包括:架体;用于将油和水进行分离的分离装置,设置在架体上;用于将分离出的油排出的排油口,设置在分离装置上;用于将分离出的水排出的排水口,设置在分离装置上; 排油口设置在排水口上方;用于吸取外部混合液储槽内混合液的吸油装置,吸油装置包括:浮筒和吸油口 ;吸液泵,设置在架体上,并通过管道与吸油装置连接;电控装置,设置在架体上,并与吸液泵连接;用于将分离出的水排放到外界的排水管道,与排水口连接;用于将分离出的油排出到外界的排油管道,与排油口连接。优选的,还包括:滤筒总成,设置在分离装置内。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在油水分离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进行报警的蜂鸣器,设置在架体上;用于控制蜂鸣器的蜂鸣器开关,设置在架体上。优选的,还包括:逆流阀,设置在连接吸液泵与吸油装置间的管道中。优选的,排水管道一端与排水口连接,另一端与外部混合液储槽连接。优选的,吸油装置具体为不锈钢吸油装置。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在架体上设置的分离装置对吸油装置吸取的外部混合液进行油水分离,并通过排油口将分离出的油排出,通过排水口将分离出的水排出,且分离后的油通过排油管道排放到外界,分离后的水通过排水管道排放到外界;通过上诉技术方案中个部件的合理设计,替代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吸油带和刮油板进行油水分离,使得油水分离装置的使用范围达到增加,进而可以更有效的进行油水分离。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油水分离装置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油水分离装置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油水分离装置2,包括:架体I ;用于将油和水进行分离的分离装置2,设置在架体I上;用于将分离出的油排出的排油口,设置在分离装置2上;用于将分离出的水排出的排水口,设置在分离装置2上;排油口设置在排水口上方;用于吸取外部混合液储槽9内混合液的吸油装置3,吸油装置3包括:浮筒和吸油Π ;吸液泵4,设置在架体I上,并通过管道与吸油装置3连接;电控装置5,设置在架体I上,并与吸液泵4连接;用于将分离出的水排放到外界的排水管道,与排水口连接;用于将分离出的油排出到外界的排油管道,与排油口连接。通过在架体I上设置的分离装置2对吸油装置3吸取的外部混合液进行油水分离,并通过排油口将分离出的油排出,通过排水口将分离出的水排出,且分离后的油通过排油管道排放到外界,分离后的水通过排水管道排放到外界;通过上诉技术方案中个部件的合理设计,替代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吸油带和刮油板进行油水分离,使得油水分离装置2的使用范围达到增加,进而可以更有效的进行油水分离。分离装置2设置在架体I上,排油口和排水口均设置在分离装置2上,且排油口设置在排水口上方;排油口连接有排油管道,将分离后的油排放到外界,本技术中优选的将分离后的油经排油管排放到接油箱内;排水口连接有排水管道,通过排水管道将分离出的水排放到外界;吸油泵设置在架体I上,并通过管道分别与吸油装置3和分离装置2连接,吸油装置3设置在外部混合液储槽9内,当混合液被收集到外部混合液储槽9后,吸油装置3浮起,并通过吸油装置3上的吸油嘴吸入外部混合液储槽9内的混合液;通过吸油泵将吸入的混合液传送到分离装置2,当混合液进入到分离装置2后,通过油和水自身的密度,即油漂浮在水表面上,即对油和水进行分离,分离后的油通过排油口排出,分离后的水通过过排水口排出;在架体I上还设置有电控装置5,通过电控装置5控制吸液泵4,进而控制吸油装置3的混合液的进入量。优选的,还包括:滤筒总成6,设置在分离装置2内。由于存放混合液的外部混合液储槽9可能在储油的过程中,会有其他物质进入,一段时间后会产生悬浮物等,所以在分离装置2内设置滤筒总成6,使通过吸油装置3吸入的混合液进入到滤筒总成6,通过滤筒总成6对进入的混合液进行过滤,将悬浮物等过滤,并使滤后的混合液进入到分离装置2中,再通过分离装置2对进入的混合液进行油水分离,这样就避免了悬浮物对油水分离的效果进行影响。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在油水分离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进行报警的蜂鸣器7,设置在架体I上;用于控制蜂鸣器7的蜂鸣器开关8,设置在架体I上。本技术的油水分离装置2为自动工作状态,所以长期处于无人看守状态进行工作,但是在自动工作的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造成故障发生,但由于是无人看守状态,所以如长期不对问题进行解决会造成设备整体的损坏,因此在架体I上设置蜂鸣器7和蜂鸣器开关8,通过蜂鸣器开关8控制蜂鸣器7的启动和停止,即通过蜂鸣器开关8打开蜂鸣器7,当问题出现时蜂鸣器7开始报警,维修人员赶到后,通过蜂鸣器开关8除报警,对问题进行检修。优选的,还包括:逆流阀,设置在连接吸液泵4与吸油装置3间的管道中。在连接吸液泵4与吸油装置3间的管道中设置有逆流阀,通过逆流阀防止在吸液泵4停止工作或电源断开等情况出现,造成进入分离装置2内的混合液倒流回外部混合液储槽9内,即逆流阀与连接的吸液泵4连动,当吸液泵4启动,逆流阀打开,混合液顺利进入分离装置2,但当吸液泵4停止工作或电源断开,逆流阀关闭,使得进入分离装置2液体不能倒回到外部混合液储槽9中;在本技术中逆流阀设置成与吸液泵4连动和手动两种方式,可以通过实际需要手动关闭逆流阀。优选的,排水管道一端与排水口连接,另一端与外部混合液储槽9连接。排水管道的一端与排水口连接,另一端与外部混合液储槽9连接,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将自分离装置2排出的分离后的水,重新返回到外部混合液储槽9中,再通过吸油装置3被重新进入分离装置2进行再次分离,这样,可以对分离后的水进行二次分离,使得分离效果得到大大的提高。优选的,吸油装置3具体为不锈钢吸油装置3。由于吸油装置3长期置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用于将油和水进行分离的分离装置,设置在所述架体上;用于将分离出的油排出的排油口,设置在所述分离装置上;用于将分离出的水排出的排水口,设置在所述分离装置上;所述排油口设置在所述排水口上方;用于吸取外部混合液储槽内混合液的吸油装置,所述吸油装置包括:浮筒和吸油口;吸液泵,设置在所述架体上,并通过管道与吸油装置连接;电控装置,设置在所述架体上,并与所述吸液泵连接;用于将分离出的水排放到外界的排水管道,与所述排水口连接;用于将分离出的油排出到外界的排油管道,与所述排油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架体; 用于将油和水进行分离的分离装置,设置在所述架体上; 用于将分离出的油排出的排油口,设置在所述分离装置上; 用于将分离出的水排出的排水口,设置在所述分离装置上; 所述排油口设置在所述排水口上方; 用于吸取外部混合液储槽内混合液的吸油装置,所述吸油装置包括:浮筒和吸油口 ; 吸液泵,设置在所述架体上,并通过管道与吸油装置连接; 电控装置,设置在所述架体上,并与所述吸液泵连接; 用于将分离出的水排放到外界的排水管道,与所述排水口连接; 用于将分离出的油排出到外界的排油管道,与所述排油口连接。2.按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祥斌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优尼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