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线发光二极管结构,尤其涉及纳米线发光装置阵列,且尤其涉及其接触。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LED)越来越多地用于照明,但为了获得真正突破,仍存在一些技术挑战有待克服,尤其就大规模处理来说。近年来,对纳米线技术的兴趣已不断增加。与用常规平面技术生产的LED相比,纳米线LED提供唯一性质(归因于纳米线的一维特性)、改进的材料组合的灵活性(归因于较少的晶格匹配限制)及在较大衬底上进行处理的机会。用于生长半导体纳米线的合适方法为此项技术中已知的,且一项基本工艺是通过粒子辅助式生长或所谓的VLS (气体-液体-固体)机制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纳米线,所述工艺揭示于(例如)US 7,335,908中。可通过使用化学束外延(CBE)法、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法、金属有机气相外延(MOVPE)法、分子束外延(MBE)法、激光烧蚀法及热蒸镀法来实现粒子辅助式生长。然而,纳米线生长不限于VLS工艺,例如,WO 2007/102781展示了半导体纳米线可生长于半导体衬底上而不将粒子用作催化剂。此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突破为用于在Si衬底上生长II1-V族半导体纳米线等的方法已被验证,此突破很重要,因为其提供与现存Si处理的兼容性且可由较廉价的Si衬底替换高价的II1-V衬底。底部发射纳米线LED的一个实例经展示于WO 2010/14032中。此纳米线LED包含生长于衬底的缓冲层(例如,Si衬底上的GaN缓冲层)上的半导体纳米线阵列。每一纳米线包含包封于P型外壳中的η型纳米线核心以及ρ电极,其中作用层形成于η型区与ρ型区之间,所述η型区与ρ型区形成pn或pin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6.18 US 61/356,1671.一种发光二极管LED结构,其包含: 多个装置,所述多个装置并排布置于支撑层上,其中每一装置包含第一导电型半导体纳米线核心及进行包封的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外壳以用于形成pn或pin结,所述pn或pin结在操作中提供用于光产生的作用区,及 第一电极层,其在所述多个装置上方延伸且与所述装置的至少一个顶部部分电接触以连接到所述外壳,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至少部分地空中桥接于所述装置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LED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型包含η型,所述第二导电型包含P型,且所述第一电极层包含P电极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LED结构,其进一步包含第二η电极层,所述第二η电极层电连接到所述η型纳米线核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LED结构,其中所述支撑层包含在衬底上的η型半导体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用作η触点,且所述η电极层接触所述缓冲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LED结构,其中所述支撑层为反射性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LED结构,其中所述支撑层为透明的。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LED阵列,其中所述空中桥接ρ电极层的厚度为150nm 到 900n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LED结构,其中所述ρ电极为至少部分反射性的。9.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发光二极管LED结构,其中所述ρ电极为透明的。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二极管LED结构,其中至少一个其它透明层布置于所述P电极上。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LED结构,其中所述LED以倒装芯片的形式结合到载体上的接触电极上。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LED结构,其进一步包含提供于所述纳米线核心下方的镜。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LED结构,其中所述镜提供于形成于所述衬底中的凹部中,所述凹部延伸到所述缓冲层。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LED结构,其进一步包含位于多个凹部中的多个镜。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LED结构,其中所述镜包含部分地填充所述凹部的反射性材料,且其中所述凹部的剩余部分是用提供结构刚性及高热导率的填充剂材料来填充。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LED结构,其中所述镜经胶合到所述缓冲层及所述衬底中的一者,且物理上结合到所述缓冲层及所述衬底中的另一者。1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LED结构,其中所述支撑层包含镜,且其中所述镜经提供以代替经移除的η型半导体缓冲层及经完全移除的衬底。1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LED结构,其中每一装置包含含有所述核心、所述外壳及在所述核心与所述外壳之间的作用层的纳米结构。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LED结构,其中所述纳米结构包含核心-外壳纳米线。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LED结构,其中所述支撑层包含半导体衬底。2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LED结构,其中: 所述η电极层包含在所述缓冲层的第一部分上的η衬垫区域; 所述P电极层包含在LED作用区域中的所述纳米线上或在邻近于所述LED作用区域中的所述纳米线的在所述缓冲层上的电介质掩蔽层上的P衬垫区域;且 所述η衬垫区域及所述ρ衬垫区域是由包含不接触所述P电极的虚设纳米线的非作用区域分离。22.一种制造纳米线发光二极管LED结构的方法,其包含: 提供支撑层; 提供多个装置,所述多个装置并排布置于所述支撑层上,其中每一装置包含第一导电型半导体纳米线核心及进行包封的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外壳以用于形成Pn或pin结,所述pn或Pin结在操作中提供用于光产生的作用区; 沉积牺牲层,所述牺牲层完全地覆盖在非作用区域中的所述装置且部分地覆盖在LED区域中的所述装置,从而使所述LED区域中的所述装置的顶部部分暴露;及在所述装置的所述暴露顶部部分上及所述装置之间的所述支撑层上方沉积第一电极层。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型包含η型,所述第二导电型包含P型,且所述第一电极层包含P电极层。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沉积第二η电极层,所述第二 η电极层电连接到所述η型纳米线核心。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支撑层包含在衬底上的η型半导体缓冲层,所述缓冲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