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螺栓供应装置。零件供料器(30)通过管道(46a到46b)连接到供应机构(56)上。螺栓(28)从供应机构(56)供应到径向设在转动轴(76)上的第一到第六多个保持器(84a到84f)。螺栓(28)装在每个第一到第六保持器(84a到84f)的装载孔(96)中,而后转动轴(76)转动预定的角度,从而螺栓(28)面向设在本体(50)上部的引导件(66)的引导孔(78)。螺栓(28)通过引导孔(78)被套接件(49)抓住,并被供应到工件(24)。(*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螺栓供应装置,螺栓通过该装置从零件供料器(parts feeder)连续供应到工件上的预定位置处。
技术介绍
传统上,例如在汽车发动机的装配线上,螺栓相对于工件(例如,气缸体、气缸盖以及发动机油盘)被供应并紧固。在装配操作中,例如相对于单个工件可以供应和紧固多个形状或尺寸不同的螺栓。因此,采用螺栓供应装置以实现供应和紧固螺栓操作的自动化和高效率。图8中示出了上述的螺栓供应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壳体1形成为具有大体“Y”形截面且其中形成有槽道2。另外,螺栓通道3相对于槽道2的轴线倾斜预定角度。槽道2与螺栓通道3在交叉处的部分4连通,且螺栓通道3倾斜预定角度。螺栓5保持在其中的螺栓保持部分6螺纹连接在壳体1的下端。用于抓握螺栓5的棘爪7设在螺栓保持部分6的一端。气缸8一体设在壳体1的上部。通过活塞杆9连接的凸出部件10在由气缸8驱动时在槽道2中向下移动。当向工件供应螺栓5时,螺栓5通过连接到壳体1的螺栓通道3的供料管11利用气压来供应。螺栓5通过螺栓通道3与槽道2交叉的部分4从螺栓通道3被传送到槽道2中。当凸出部件10由气缸8驱动时,供应到壳体1中的螺栓5通过凸出部件10被向下按压,从而移动到螺栓保持部分6中。螺栓5被螺栓保持部分6的棘爪7抓住,且通过在一端保持壳体1的机器人的控制而移动到工件螺栓孔上方的位置。之后,棘爪7打开,螺栓5被供应到螺栓孔(未示出)中。进而,已经供应到螺栓孔中的螺栓5通过使用紧固夹具而被临时紧固(例如,参见日本特开昭专利公开No.60-255332)。在关于日本特开昭专利公开No.60-255332的螺栓供应装置中,在供应到壳体1的螺栓5被棘爪7抓住时,螺栓5在机器人的控制下通过移动壳体1而被供应到工件的希望的螺栓孔上方的位置。在该过程中,如果工件螺栓孔附近比较狭窄,那么就不可能允许壳体1到达螺栓孔附近,这是因为具有大体“Y”形截面的壳体1在大体垂直于轴线的宽度方向具有大尺寸L。因此,在螺栓供应装置设有大体“Y”形截面的壳体1的情况下,需要在工件的螺栓孔附近提供具有预定宽度的空间用于供应和紧固螺栓5。因此限制了螺栓5被供应到工件的位置。相对于槽道2倾斜预定角度的螺栓通道3与大体“Y”形截面的壳体1连通。但是,当要从螺栓通道3供应的螺栓5的杆部5b的长度较长时,螺栓5的头部5a和杆部5b可能会接触槽道2和螺栓通道3,且它们可能会被卡在交叉点处的部分4附近。因此,也许不能将螺栓5从螺栓通道3平稳地供应到螺栓保持部分6。壳体1的槽道2和螺栓通道3的内周直径以及螺栓通道3相对于槽道2的倾斜角,例如根据待供应的螺栓5的头部5a的尺寸或杆部5b的长度来设计。因此,难以通过单个壳体1供应例如具有不同尺寸和长度的螺栓5。对于需要不同种类的多个螺栓的工件,必须分别针对相应螺栓的头部和长度来提供多个螺栓供应装置。因此,必须提供大于该装置的安装空间,从而增加了厂房和设备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总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栓供应装置,其可以简单可靠地给工件供应不同种类的多个螺栓。从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明了,附图以说明性示例的方式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螺栓供应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部分省略地示出了图1所示的螺栓供应装置的纵向剖视图;图3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螺栓供应装置的螺栓保持机构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4是沿图1中线IV-IV剖取的垂直剖视图;图5是带有局部剖视的、图1中所示的螺栓供应装置的第一保持器和探测机构及其周围的俯视图;图6是带有局部剖视的、示出了第一保持器和探测机构及其周围在螺栓被插入到第一保持器的装载孔状态中的俯视图;图7概要示出了包括图1所示的螺栓供应装置的螺栓供应系统;以及图8是部分省略地示出了常规螺栓供应装置的垂直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1,附图标记20a、20b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螺栓供应装置。首先,将概要介绍包括螺栓供应装置20a、20b的螺栓供应系统22(见图7)。如图7所示,螺栓供应系统22设有用于连续输送工件24(例如,汽车发动机)的输送线26。该对螺栓供应装置20a、20b设在输送线26的两侧,从而螺栓供应装置20a、20b相互对置。螺栓供应系统22设有零件供料器30和一对机器人32a、32b,该零件供料器30将螺栓28(见图4)供应到容纳螺栓28的螺栓供应装置20a、20b中,各个机器人32a、32b抓住供应到螺栓供应装置20a、20b的螺栓28并将螺栓28供应到工件24的希望的螺栓孔(未示出)以暂时紧固螺栓28。任一个螺栓供应装置20a、20b都设有未示出的识别传感器。识别传感器用于确定在输送线26上输送的工件24的类型(例如,发动机型号或形状)。工件24的类型以电信号输出到未示出的控制器等。该控制器判断工件24所需的螺栓28的类型。判断结果以电信号输出到稍后将要介绍的螺栓分配机构36的驱动部分40。零件供料器30与输送线26隔开预定距离。零件供料器30设有多个第一到第三螺栓容纳部分34a、34b、34c,头部尺寸或杆部105长度不同的多种类型的螺栓28(如下所述)分别容纳在这些螺栓容纳部分中。零件供料器30在输送线26的一侧设有螺栓分配机构36,该螺栓分配机构36设置为大体平行于输送线26。螺栓分配机构36通过多个(例如,12个)供应管道38a到38f、38g到38l分别连接到多个第一到第三螺栓容纳部分34a到34c。螺栓分配机构36包括驱动部分40、滑动件42和螺栓收集部分44,根据电信号来驱动和旋转驱动部分40,滑动件42设为当被驱动部分40驱动时可沿轴向移动,螺栓收集部分44相对于滑动件42相对地设置在第一到第三螺栓容纳部分34a到34c的一侧。连接到螺栓供应装置20a、20b的多个(例如,4个)管道46a到46d分别连接到滑动件42一端面侧上。另外,多个供应管道38a到38f、38g到38l连接到第一到第三螺栓容纳部分34a到34c侧的螺栓收集部分44的一个端面上。当驱动部分40根据来自未示出的控制器的信号被驱动并转动,且滑动件42沿轴向方向移动时,滑动件42的位置分别与形成在螺栓收集部分44中的孔(未示出)的位置重合。即,供应管道38a到38f、38g到38l中的任意四个通过滑动件42和螺栓收集部分44与四个管道46a到46d连通。具体地,多个供应管道38a到38f设为通过滑动件42和螺栓收集部分44与连接到螺栓供应装置20a上的管道46a、46b连通,且多个供应管道38g到38l设为通过滑动件42和螺栓收集部分44与连接到螺栓供应装置20b上的管道46c、46d连通。每个机器人32a、32b都具有多个臂48。圆柱套接件(socket)(输送机构)49设在臂48的下端。套接件49抓住通过流体压力(例如,气压)供应到螺栓供应装置20a、20b的螺栓28,以将螺栓28插入到工件24的螺栓孔(未示出)中。螺栓28在被插入到螺栓孔的状态中被拧紧以暂时紧固螺栓28。如图4所示,套接件49的外周直径与螺栓28的凸缘部分80的直径基本相同。下面将说明应用于螺栓供应系统22的、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螺栓供应装置20a、20b。螺栓供应装置20a由与螺栓供应装置20b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栓供应装置,用于从容纳多种类型螺栓(28)的多个零件供料器(30)中选择需要的螺栓(28),并通过管道(46a-46d)连续供应所述螺栓(28),以将所述螺栓(28)供应到工件(24),所述螺栓供应装置包括:本体(50); 供应机构(56),其安装到所述本体(50)上且与所述管道(46a-46d)连接;螺栓保持机构(54),其通过所述本体(50)被可转动地保持,并具有多个螺栓接收部分用于保持从所述供应机构(56)供应的所述螺栓(28);以及 输送机构,其将由所述螺栓接收部分保持的所述螺栓(28)取出,其中,所述螺栓(28)通过所述管道(46a-46d)从所述零件供料器(30)供应到所述供应机构(56),所述螺栓(28)由所述螺栓保持机构(54)的所述螺栓接收部分保持,随 后所述螺栓保持机构(54)转动,以使得所述螺栓接收部分面向所述输送机构,且所述螺栓(28)通过所述输送机构供应到所述工件(24)。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立野康幸,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