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87641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7: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前叉,包括:车体侧管;车轴侧管;减震器;储存箱;阻尼力调节流路;电磁阀,其具有设在阻尼力调节流路的中途的滑阀容纳部、以沿轴向移动自由的方式插入滑阀容纳部内的滑阀和沿轴向驱动滑阀的电磁元件,上述电磁阀调节阻尼力调节流路的流路面积;使阻尼力调节流路的上游侧的压力所作用的滑阀的轴向两侧的受压面积相等,在阻尼力调节流路的下游侧设置有配置在至少比滑阀容纳部的上端靠上方处上方配置路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前叉
技术介绍
作为前叉,例如已知有用于悬架骑乘式车辆的前轮的前叉。而且,具有能够调节内置于前叉内的减震器的阻尼力的前叉。日本JP2008 - 14431A公开了一种减震器主体,该减震器主体包括:缸体,其与外管相连结;活塞,其以滑动自由的方式插入缸体内而将缸体内划分为压侧室和伸侧室;以及活塞杆,其插入缸体内,且一端与以滑动自由的方式插入外管内的内管相连结,另一端与活塞相连结。该减震器主体包括:通路,其连通减震器主体的压侧室与伸侧室;单向阀,其设在通路的中途,仅容许从压侧室朝向伸侧室的流动、或仅容许相反地从伸侧室朝向压侧室的流动;针阀,其设在该通路的中途;以及步进电动机,其固定在活塞杆的另一端侧并用于驱动针阀。该前叉在伸长时利用设在活塞上的活塞阀对工作油的流动施加阻力而发挥阻尼力,在收缩时利用设在缸体的端部上的座阀对从缸体向储存箱流出的工作油的流动施加阻力而发挥阻尼力。进而,通过驱动针阀而调节针阀上的流路阻力,能够使前叉所产生的阻尼力变化。由于上述前叉为了驱动针阀而使用了步进电动机,因此变更阀开度要花费时间。由此,在利用天棚(skyhook)控制等这样的主动控制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3.31 JP 2011-0793411.一种前叉,包括: 车体侧管,其与骑乘式车辆的车体相连结; 车轴侧管,其与上述骑乘式车辆的车轴相连结,且以滑动自由的方式嵌合于上述车体侧管并与上述车体侧管一起在内部形成空间; 减震器,其在内部具有该减震器伸长时被压缩的伸侧室和该减震器收缩时被压缩的压侧室,该减震器安装在上述车体侧管与上述车轴侧管之间而容纳在上述空间内; 储存箱,其设在上述空间内的上述减震器外的区域中; 阻尼力调节流路,其将上述压侧室或上述伸侧室作为上游,将上述储存箱作为下游,并将该上游与下游连通起来;以及 电磁阀,其包括设在上述阻尼力调节流路的中途的滑阀容纳部、以沿轴向移动自由的方式插入上述滑阀容纳部内的滑阀以及沿轴向驱动上述滑阀的电磁元件,上述电磁阀调节上述阻尼力调节流路的流路面积, 使上述阻尼力调节流路的上游侧的压力所作用的上述滑阀的轴向两侧的受压面积相坐寸, 在上述阻尼力调节流路的下游侧设置有配置在至少比上述滑阀容纳部的上端靠上方处的上方配置路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前叉,其中, 上述电磁阀具有壳体,该壳体包括:中空部,其形成上述阻尼力调节流路的一部分;以及孔,其从外侧开口而与上述中空部相连通,且形成上述阻尼力调节流路的比上述中空部靠下游的一部分; 上述滑阀包括:压力导入孔,其从受到上述阻尼力调节流路的上游侧的压力的轴向的一端侧开口而与轴向的另一端侧相连通;以及滑阀孔,其从外周开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望月隆久
申请(专利权)人: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