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织物或针织物制造用的膨体纱和络纱、机织物或针织物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87475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7:16
制备膨体纱,所述膨体纱包含通过在亲水性溶剂中从复合加捻纱中溶解并除去水溶性纱而得到的膨体短纤单纱,在所述复合加捻纱中将短纤单纱和水溶性纱在与所述短纤单纱的捻向相反的方向上捻在一起。当长度为100厘米的膨体纱在将该纱线的两端在与重力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相距10厘米固定的状态下垂挂时,不发生扭转或从扭转部的最上端到纱线的第一和第二固定端的距离的平均值为30厘米或更大。该膨体纱具有优异的质地、轻量性和抗起球性以及优异的机织和针织性质和生产率。此外,包含该膨体纱的机织物或针织物更轻量,更蓬松,更柔软并具有优异手感,绝热性和透气性更好,具有更大的抗起球性,不脱毛,并具有更好的快干性,尽管吸水性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织物或针织物制造用的膨体纱和络纱、包含该膨体纱或络纱的机织物或针织物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比典型的短纤纱更膨松且透气性、绝热性和吸水性更好、柔软且不脱毛并能经受纱线染色和匹染的膨体纱和络纱,和包含该膨体纱或络纱的机织物或针织物及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用于制造机织物或针织物的膨体纱和络纱,由其获得轻质但蓬松、柔软并具有优异手感、透气性、绝热性、吸水性和快干性优异并具有这些性质的优异耐久性、不脱毛并具有高抗起球性(起毛或杂乱绒毛)的机织物或针织物,包含这种膨体纱或络纱的机织物或针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提供拉伸性质和改善质地、轻量性和膨松感,已积极地用由短纤纱和聚氨酯弹性纱组合构成的复合纱来制造机织物或针织物。通过将短纤纱和聚氨酯弹性纱组合而获得的复合纱的典型实例是通过纺棉包覆由聚氨酯弹性纱构成的芯丝周围和捻合它们而得的包芯纱、通过在由聚氨酯弹性纱构成的芯丝周围一次或反复缠绕短纤纱而得的单包覆纱和双包覆纱,等等。在使用这些复合纱制造机织物或针织物时,可以提供拉伸性质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容积度,但在许多情况下,该机织物或针织物的柔软性、轻柔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4.20 JP 2010-0966041.体纱,其包含通过在亲水性溶剂中从复合加捻纱中溶解并除去水溶性纱而得到的膨体短纤单纱,所述复合加捻纱是其中将短纤单纱和水溶性纱在与所述短纤单纱的捻向相反的方向上捻在一起的复合加捻纱,在所述膨体纱中,当长度为100厘米的膨体纱在将该纱线的两端在与重力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相距10厘米固定的状态下垂挂时,不发生扭转或从扭转部的最上端到纱线的第一和第二固定端的距离的平均值为30厘米或更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体纱,其是用于制造机织物或针织物的原纱。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膨体纱,其具有相对于膨化前的短纤单纱的直径为1.2或更多倍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膨体纱,其可在没有用于降低扭矩的热处理的情况下使用。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膨体纱,其中通过下述等式表示的B值为3 8:B = (N2/N1) X (D2/D1)2 其中NI是短纤单纱的捻数,N2是复合加捻纱的捻数,Dl是短纤单纱的平均直径,且D2是膨体短纤单纱的平均直径。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膨体纱,其基本上由膨体短纤单纱构成。7.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膨体纱,其通过将两根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手岛宏一浅野雅己
申请(专利权)人:可乐丽贸易有限公司浅野撚糸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