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71547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摩擦布,该摩擦布用于对液晶显示装置的取向膜进行取向处理,其特征在于:该摩擦布由底布和绒头纱制成,该底布的纱丝和纬纱的至少一部分使用热熔性复合纤维,且该绒头纱由将多层层合型复合纤维分割得到的1.1dtex以下、其扁平度(长径/短径的比)为4以上的扁平超细纤维构成。因此,提供可在液晶显示装置用的取向膜上生成均匀的微细沟槽的容易应用的摩擦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液晶显示装置的制备步骤中、在控制液晶分子取向 的摩擦处理中使用的摩擦布
技术介绍
在液晶显示装置中,在取向膜上生成微细的沟槽,使液晶分子沿 着该微细沟槽取向,由此可以限定液晶分子的取向。使该取向膜形成 微细沟槽的步骤是用粘贴在旋转的辊上的绒布摩擦取向膜,因此被称 为摩擦处理步骤。其中所使用的绒布被称为摩擦布,其材料目前是使 用人造丝、棉等。人造丝制的摩擦布是底纱使用铜氨人造丝、绒头纱使用通常的人 造丝的丝绒织物。纺织后进行剪绒处理,再进行退浆、精炼,然后, 为了确保绒头的稳定性,使用纤维素反应型树脂进行树脂加工,为了 防止绒头脱落,进一步用乙酸乙烯酯系树脂或丙烯酸酯系树脂在背面 进行涂层加工。另一方面,采用棉布时,为了除去纺织后棉本身所含的蜡成分或 夹杂物而进行精炼、漂白,进一步进行割毛剪绒。为棉时,单纤维有被称为棉纤维天然扭曲(convolution)的扭曲,并不是直毛状,因此并未 进行用于使绒头稳定的纤维素反应型树脂的树脂加工。通常人造丝制 的被称为W绒头,是用3条炜纱压在绒头上夹住绒头,而棉制的被称 为V绒头,是用l条纬纱压住绒头,因此是绒头容易脱落的结构,必 须进行充分的背涂。通常,使用通常的人造丝制或棉制的摩擦布进行的摩擦处理中, 如果摩擦布的绒头长度、倾斜角度或密度不均匀,则对取向膜的摩擦3力不整齐,因此取向膜的取向力产生不均匀,成为液晶面^L显示品质 降低的原因。采用由常规的超细纤维形成的绒头时,回弹的弹性力降 低,摩擦力不足,因此难以取向。另外,摩擦处理是将为了用高速旋转的摩擦辊摩擦取向膜而使摩 擦、接触、剥离反复进行,产生静电。该静电使玻璃基板上的电路产生损伤,导致液晶显示不良品的发 生。并且,摩擦布经由双面胶粘贴在金属辊上,但绒头织物的底布为 纤维素系纤维时会根据湿度而伸缩。即,在高湿度下伸长、在低湿度 下收缩。因此,存在在摩擦布的精密切裁、保管、与摩擦辊的粘贴方 面必须进行严格的湿度管理的问题。另一方面,为了提高液晶显示精度,有人提出使用具有起毛部 位的摩擦布,该起毛部位含l.l dtex以下的超细纤维(参照专利文献l)。 但是,专利文献l中具体记载的超细纤维是将具有中空放射型截面的 复合纺丝纤维进行分割处理、具有扇形截面的超细纤维,本专利技术人等 在使用该超细纤维进行摩擦处理时发现较常产生取向性不良。其原因 可能是由于专利文献l所述的超细纤维中,构成绒头的超细纤维没有 身骨,容易倒伏,其结果,虽然使用了超细纤维,但并未发挥使用超 细纤维的优越性。另外,摩擦处理中,高速旋转的摩擦布与取向膜之间反复进行摩 擦、接触、剥离,因此产生静电,使玻璃基板上的电路产生损伤,导 致液晶显示不良品发生。为防止该问题,专利文献l中公开为了防 止摩擦处理时的带电,使起毛部位的至少起毛层赋予导电性。作为赋 予抗静电性的具体方法,提出了在进行超细纤维纺丝时混入碳黑、金 属微粉末等抗静电剂的方法。但是,使用如上所述的在绒头中混入抗 静电剂的导电性纤维时,在丝绒织物或割绒织物中,碳黑或金属粉末 等抗静电剂暴露在绒头纱的表面或截面。用抗静电剂暴露的绒头纱摩 擦取向膜,这成为污染的原因,与发生液晶显示装置的不良相关。另一方面,为了避免起因于上述导电材料摩擦等的微小灰尘、杂质的发生,人们提出了一种含有鞘芯结构的复合纤维、在摩擦面上导 电性材料实质上未暴露的摩擦布,其中,鞘芯结构的复合纤维是中芯 含有导电性材料,鞘覆盖该中芯,为非导电性材料(参照专利文献2)。 于是,作为具体的方案,有人提出了一种绒头纱含有上述鞘芯结 构的复合纤维,形成未切断该绒头的圈绒的摩擦布。但是,专利文献2所述的摩擦布中,绒头纱使用鞘芯结构的导电 性复合纤维,因此无法实现绒头纱的超细化,难以对取向膜实施微细 的取向。即,鞘芯结构的导电性复合纤维中,中芯的导电性材料是金 属纤维、表面金属化纤维、碳纤维、导电性陶瓷纤维等纤维本身,或 将碳粉末、金属粉末等导电性粉末混炼到树脂中、经纺丝而成型为纤 维等;外层是用例如含有聚酯、丙烯酸酯、聚酰胺等树脂的被覆材料 覆盖全体,所得导电性复合纤维的单纤维纤度为5 20dtex左右,难 以获得细纤度,相比通常的摩擦布的绒头纤度(l.l-3.3dtex),形成了 明显粗的绒头,如果部分使用,则与摩擦不匀、紋路相关,在整个面 上使用时,无法形成不均匀电场,无法获得电晕放电。另外,绒头纱的先端不是锐角而是圈绒,因此摩擦效果也降低。 并且,导电性材料为黑色时,尚未见到设置可遮蔽黑色、制成白色乃 至灰白色的遮蔽层的提案。并且,专利文献l中记载,为了防止摩擦布的绒头部分的脱落, 在背面实施乙酸乙烯酯系或丙烯酸酯系树脂的涂层加工,但是,如果 增加了涂层加工这个新步骤,则摩擦布整体的制造步骤延长,这使成 本增高,且步骤中的污染等加工缺陷也增加。这样,目前人们并未提出可提高液晶显示精度的、摩擦效果高的 超细纤度绒头的构成、以及可解决导电剂带来的污染、成本高等问题 的摩擦布。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9189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23293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而设,其目的在于提供可通过绒头纱的长 度、倾斜角度、密度的均匀性均不会出现问题、并且由具有特珠截面 的超细纤维构成的绒头纱实现微细均匀的取向,且导电性纤维不仅可 抗静电、污染也少,还可以省略涂层步骤的优异的摩擦布。本专利技术人等为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通过 在摩擦布的绒头中使用特殊截面的超细纤维,可以获得取向性不良非 常少的显示元件,并且通过使用热熔性复合纤维,可以省略底布的上 胶加固步骤,通过使用未暴露导电层的导电性复合纤维,可获得成品 率得到改善的摩擦布,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内容(1) 摩擦布,其是用于对液晶显示装置的取向膜进行取向处理的 摩擦布,其特征在于该摩擦布由底布和绒头纱制成,该底布的经纱 和绰纱的至少一部分使用热熔性复合纤维,且该绒头纱由将多层层合 型复合纤维分割得到的1.1 dtex以下、其扁平率(长径/短径的比)为4 以上的扁平超细纤维构成。(2) 上述(l)所述的摩擦布,其中,底布中含有导电性复合纤维, 该导电性复合纤维的导电层并未暴露在纤维表面,导电性能是每1长 丝为105~ 109Q/cm。(3) 上述(2)所述的摩擦布,其中,该摩擦布使用了在该导电性复 合纤维的导电层的外周施加遮蔽聚合物层而得到的导电性复合纤维。附图说明图1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摩擦布的绒头纱的扁平超细纤维形成成分而 使用的多层层合型复合纤维的 一个例子的横截面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摩擦布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模式截面图。 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导电性复合纤维的一个例子的模式 截面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比较例中所使用的导电性复合纤维的模式截面图。 符号说明A:成纤维性聚合物AB:与聚合物A非相容性的成纤维性聚合物B 1:多层层合型复合纤维10摩擦布21绒头层22底布23导电性复合纤维30、 40:导电性复合纤维31导电层32遮蔽聚合物层33保护聚合物层41保护聚合物层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摩擦布中,摩擦布的绒头中使用的超细纤维如图1所示, 是将多层层合型的、具有特殊截面形状的分割型复合纤维分割所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摩擦布,该摩擦布用于对液晶显示装置的取向膜进行取向处理,其特征在于:该摩擦布由底布和绒头纱制成,该底布的经纱和纬纱的至少一部分使用热熔性复合纤维,且该绒头纱由将多层层合型复合纤维分割得到的1.1dtex以下、其扁平率即长径与短径之比为4以上的扁平超细纤维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昭南足立雅志
申请(专利权)人:可乐丽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