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纤维、粘胶纤维混纺纱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78376 阅读:3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棉纤维、粘胶纤维混纺纱线及其纺纱工艺。所述混纺纱线包括纤维含量混纺比为50%的棉纤维,50%的粘胶纤维纤维,将上述纤维通过混纺工艺纺成纱线。本发明专利技术经过清花、梳棉等工序形成的生条,再与棉纤维精梳条进行条混形成纱线,采用紧密赛络纺纱技术,合理的原料搭配,解决了粘胶纤维容易变形,而弹性回复性能差、耐磨性较差、不耐酸等问题,发挥了粘胶纤维和棉纤维昀优点。采用一预并一混并的混合方式,有利于混纺比准确,成分均匀,生产出的单纱条干均匀,单纱强力高,棉结少,纱疵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纺纱
,具体涉及一种棉纤维、粘胶纤维混纺纱线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不断更新,对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越来越重视,对服装的功能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服装的保健、手感、品质等方面的要求也不断地提高。粘胶纤维是指从木材和植物藁杆等纤维素原料中提取的a-纤维素,或以棉短绒为原料,经加工成纺丝原液,再经湿法纺丝制成的人造纤维。粘胶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在一般大气条件下,回潮率在13%左右。吸湿后显著膨胀,直径增加可达50%,所以织物下水后手感发硬,收缩率大。普通粘胶纤维的断裂强度比棉小,约为1.6 2.7cN/dtex ;断裂伸长率大于棉,为16%_22% ;湿强下降多,约为干强的50%,湿态伸长增加约50%。其模量比棉低,在小负荷下容易变形,而弹性回复性能差,因此织物容易伸长,只寸稳定性差。粘胶纤维的化学组成与棉相似,所以较耐碱而不耐酸,但耐碱耐酸性均较棉差。粘胶纤维的染色性与棉相似,染色色谱全,染色性能良好。此外粘胶纤维的热学性质也与棉相似,密度接近棉,为1.50 1.52g/cm3。粘胶纤维和棉纤维都有其不同的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棉纤维、粘胶纤维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纺纱线包括纤维含量混纺比为50%的棉纤维和50%的粘胶纤维,将上述纤维通过混纺工艺纺成纱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棉纤维、粘胶纤维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纺纱线包括纤维含量混纺比为50%的棉纤维和50%的粘胶纤维,将上述纤维通过混纺工艺纺成纱线。2.一种适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纤维、粘胶纤维混纺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A、棉纤维梳棉工序:生条定量18.56g / 5m,采用“少抓、轻打、早落少落”原则适当提高锡林速度,适当降低盖板速度、道夫速度,适当放大锡林与盖板的隔距的工艺原则,锡林的速度设置在450-490r/min,刺辊的速度设置在900-1100r/min,盖板的速度控制在300-400mm/min,锡林与盖板隔距从进口到出 口分别为 0.18mm、0.20mm、0.13mm、0.13mm ; B、粘胶纤维梳棉工序;生条定量18.56g / 5m,刺辊速度609r / min,锡林速度293r /min,盖板速度 102r / min,锡林 盖板隔距 0.33mm、0.30mm、0.25mm、0.25m。C、并条工序:在进行生产时粘胶纤维和棉纤维要进行预并,然后进行一次混并,并适当降低车速,出条速度控制在260-280m/min ; D、粗纱工序:采用“大隔距,大捻系数,小后牵伸”的工艺原则,后区牵伸倍数控制在1.3-1.4,前罗拉中心距控制在8mm,中罗拉中心距控制在24臟,后罗拉中心距控制在32mm,锭速控制在940r/min,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龙易建设李琪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双盾纺织帆布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