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了一种用于扁平雨刷片的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可分离地连接扁平雨刷片和雨刷臂,雨刷臂具有以下部件的其中一个:第一耦接件,其包括顶板和一对侧板,一对侧板在后端具有凹入部分;第二耦接件,其包括顶板和一对侧板;以及第三耦接件,其包括侧销和夹臂。所述连接单元具有转接器和固定到扁平雨刷片的框架的支架。所述转接器通过支架的枢轴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转接器具有第一到第三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到第三固定装置分别将转接器可分离地固定到第一到第三耦接件。所述扁平雨刷片通过转接器与雨刷臂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车辆挡风玻璃使用的扁平雨刷片(wiper blade)。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配置为可分离地与雨刷臂连接的连接单元的扁平雨刷片。
技术介绍
机动车辆装有挡风玻璃雨刷器装置,以用于清洁或擦拭挡风玻璃的表面。挡风玻璃雨刷片装置包括刮水器电机、雨刷臂和雨刷片。雨刷臂在其基底端处与刮水器电机的旋转轴连接并且由于刮水器电机振荡。雨刷片可分离地与雨刷臂的远端连接。雨刷片通过雨刷臂定位于挡风玻璃的表面上。雨刷片擦拭挡风玻璃的表面,同时通过雨刷臂的振荡运动在挡风玻璃上滑动。雨刷片具有细长型雨刷带以及用于在其纵向方向上保持和支撑雨刷带的框架。雨刷带放置成与挡风玻璃表面接触。框架可以包括包含一个主轭以及与这个主轭联接的多个次轭的组件。具有这种框架的雨刷片在本领域中称为“常规雨刷片”。近年来已经使用这样的雨刷片,其使用如下的单个框架来作为框架,这个框架以某个弯曲度弯曲并且具有薄且细长的杆形状。这种雨刷片在本领域中称为“扁平雨刷片”或“扁条雨刷片”。扁平雨刷片的高度低于常规雨刷片,并且与常规雨刷片相比扁平雨刷片受到的空气阻力更小。而且,在均布荷载下,扁平雨刷片可使其雨刷带与挡风玻璃表面接触。扁平雨刷片可以通过连接单元与雨刷臂连接,该连接单元与框架的中间区段连接并且可分离地与雨刷臂耦接。每个雨刷臂制造商已经将其自己的用于扁平雨刷片的雨刷臂投入市场。而且,每个雨刷臂制造商或每个雨刷器装置制造商已经将各种连接单元投入市场,这些连接单元配置成适合于扁平雨刷片的雨刷臂。因此,在本领域中已知用于扁平雨刷片的各种雨刷臂以及适合于那些雨刷臂的各种连接单元。图1到图4显示了用于扁平雨刷片的各种雨刷臂的实例。图1和图2中所示的雨刷臂配置为使得其远端具有接收区段、设置在接收区段的后端处的凹入区段以及从接收区段的前端突出的舌部。这些雨刷臂在本领域中称为“顶部锁定雨刷臂”或“夹片雨刷臂(pinch tab wiper arm)”。韩国专利申请公开号10-2005-0085129和韩国专利申请公开号10-2005-0007446公开了扁平雨刷片与顶部锁定雨刷臂之间的一个连接实例。这些引用文献教导了连接单元与雨刷臂1、1’连接,使得连接单元在其一端夹住舌部13、13’,并且在其相对端卡扣接合凹入部分14a、14b、14a’、14b’。图3中所示的雨刷臂配置成使得其远端限定插入空间。这种雨刷臂在本领域中称为“卡口雨刷臂”。韩国专利号10-725988公开了扁平雨刷片和卡口雨刷臂之间的一个连接实例。这个引用文献教导了连接单元装配至卡口雨刷臂2的远端内的插入空间中,并且因此与卡口雨刷臂连接。图4中所示的雨刷臂配置成使得其远端部分具有垂直于雨刷臂的纵向方向突出的侧销和夹臂。这种雨刷臂在本领域中称为“侧锁定雨刷臂”、“侧销雨刷臂”或“滑销雨刷臂”。韩国专利申请公开号10-2008-0059225公开了扁平雨刷片和侧部锁定雨刷臂之间的一个连接实例。这个引用文献教导了连接单元与雨刷臂连接以使得侧销41穿过连接单元的管状部件,并且使得夹臂42与连接单元卡扣接合。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一种扁平雨刷片,在仅仅使用配置成适合于每个雨刷臂的远端形状的连接单元时,该扁平雨刷片可与图1到4中所示的雨刷臂1、1’、2、3连接。即,必须根据雨刷臂的远端的形状来制备各种类型的连接单元。结果,必须制备专用连接单元,这些专用连接单元中的每个仅仅适合于一个雨刷臂的特定形状。因此,制造连接单元的制造商必须设计和研制各种不同的连接单元,每个连接单元适合于仅仅一个雨刷臂。由于构成连接单元的部件的数量较大,所以这显然具有不利之处,从而不仅在研制和维修的过程造成困难,而且提高了制造成本和物流成本。另一方面,用户或消费者必须选择专用连接单元,其配置成适合于安装到其自身的车辆的雨刷臂的远端。由于这些雨刷臂难以并且不方便选择合适的连接单元,所以这也具有不利之处。而且,在韩国专利申请公开号10-2005-0085129和10-2005-0007446中所公开的现有技术的连接单元内,连接单元的一对细长型棒状部件与雨刷臂1、1’的凹入部分14a、14b、14a’、14b’卡扣接合。由于棒状部件的配置,这些棒状部件和凹入部分之间的接合变松。即,在扁平雨刷片通过雨刷臂1、1’振荡时,雨刷臂1、1’横向于扁平雨刷片的纵向方向对扁平雨刷片施加力。然后,棒状部件可朝着扁平雨刷片的内部弯曲,从而不能在棒状部件和凹入部分之间提供紧密接合,并且进一步在其间产生间隙或游隙。如果在这种情况下长时间使用雨刷臂1、1’,那么间隙或游隙逐渐变大并且扁平雨刷片最后可以与雨刷臂1、1’分开。此外,由于棒状部件从连接单元向后突出,所以在运输或组装的过程中,棒状部件可能弯曲并且破裂。而且,在韩国专利申请公开号10-2008-0059225中所公开的现有技术连接单元内,侧销51相对于连接单元并不能平稳地枢转。因此,在扁平雨刷片在车辆挡风玻璃上移动时,扁平雨刷片不能与挡风玻璃表面密切接触并且同时符合挡风玻璃表面的弯曲度。如上所述,现有技术的连接单元没有在扁平雨刷片和雨刷臂之间实现牢固耦接,并且没有提供扁平雨刷片的平稳枢转运动。本专利技术涉及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标在于,提供设置于扁平雨刷片上的连接单元,以便可分离地连接扁平雨刷片和各种类型的雨刷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标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单元,该连接单元提供扁平雨刷片的平稳枢转运动,同时牢固地连接扁平雨刷片和雨刷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标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连接单元的扁平雨刷片,该连接单元简单牢固地连接扁平雨刷片和各种类型的雨刷臂并且进一步包括与连接单元接合的扰流器。问题的解决方案为了实现以上和其他目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单元,用于可分离地连接扁平雨刷片和雨刷臂,所述雨刷臂在其远端具有以下部件的其中之一:第一耦接件,其具有顶板和在后端具有凹入部分的一对侧板;第二耦接件,其具有顶板和一对侧板;以及第三耦接件,其具有侧销和夹臂。所述连接单元包括:支架,其固定到扁平雨刷片的框架并且具有枢轴;以及转接器,其具有一对侧壁部分,每个侧壁部分均具有枢轴孔。在枢轴的两端安装到枢轴孔时,所述转接器枢转地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转接器具有第一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以及第三固定装置。第一固定装置配置成将第一耦接件的侧板固定到侧壁部分的外表面并且相对于侧壁部分的上端固定第一耦接件的顶板的至少一部分。第二固定装置配置成允许装配在第二耦接件的侧板和侧壁部分之间并且将第二耦接件的侧板的下端锁定到侧壁部分。第三固定装置配置成可枢转地支承第三耦接件的与延伸穿过枢轴孔的轴线平行的侧销,并且相对于侧壁部分固定第三耦接件的夹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枢轴销、突耳、盖以及盖固定装置。枢轴销形成在侧壁部分的后端处并且配置成装配到第一耦接件的凹入部分。突耳形成在与枢轴销相对的侧壁部分内。第一耦接件的侧板的前端可与突耳接触。盖与侧壁部分的前端可枢转地附接并且配置成覆盖第一耦接件的至少一部分。盖固定装置配置成可分离地将盖固定到转接器,以便相对于侧壁部分的上端锁定第一耦接件的顶板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盖固定装置包括:锁定凹口,其位于盖的下边缘处并且具有第一接合表面;以及闩锁(latc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9.10 KR 10-2010-0089010;2011.08.19 KR 10-2011.一种连接单元(200),用于将扁平雨刷片(100)可分离地连接至雨刷臂(1、1’、2、3),所述雨刷臂在远端具有以下部件的其中一个:第一耦接件(10、10’),包括顶板(11、11’ )和一对侧板(12a、12b、12a,、12b’),所述一对侧板在后端具有凹入部分(14a、14b、14a’、14b’ );第二耦接件(20 ),包括顶板(21)和一对侧板(22a、22b );以及第三耦接件(30 ),包括侧销(31)和夹臂(32 ),所述连接单元包括: 支架(210),固定至扁平雨刷片的框架(120),所述支架具有枢轴(213);以及转接器(220),具有一对侧壁部分(221),每个侧壁部分均具有枢轴孔(224a),在所述枢轴的两端装配至所述枢轴孔时,所述转接器枢转地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其中,所述转接器包括: 第一固定装置(225、226a、226b、230、234),配置成将所述第一耦接件的侧板固定至所述侧壁部分的外表面(221a)以及相对于所述侧壁部分的上端(221b)固定所述第一耦接件的顶板的至少一部分; 第二固定装置(227、228、229),配置成允许所述第二耦接件的侧板与所述侧壁部分之间的装配并且将所述第二耦接件的侧板的下端锁定至所述侧壁部分;以及 第三固定装置(221a、221b、224b),配置成可枢转地支承所述第三耦接件的与延伸穿过所述枢轴孔的轴线平行的侧销,并且相对于所述侧壁部分固定所述第三耦接件的夹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 枢轴销(226a),形成在所述侧 壁部分的后端处并且配置成装配至所述第一耦接件的凹入部分; 突耳(226b),形成在与所述枢轴销相对的所述侧壁部分内,所述第一耦接件的侧板的前端能够与所述突耳接触; 盖(230),与所述侧壁部分的前端可枢转地附接并且配置成覆盖所述第一耦接件的至少一部分;以及 盖固定装置(225、234),配置成将所述盖可分离地固定至所述转接器,以便相对于所述侧壁部分的上端锁定所述第一耦接件的顶板的所述至少一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单元,其中,所述盖固定装置包括: 锁定凹口(234),位于所述盖的下边缘处并且具有第一接合表面(234b);以及闩锁(225),从所述侧壁部分延伸并且是弹性的,所述闩锁在前端处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一接合表面接合的第二接合表面(225c),并且 其中,当所述盖枢转至所述转接器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合表面彼此接合时,所述盖相对于所述侧壁部分的上边缘固定所述第一耦接件的顶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单元,其中,所述锁定凹口包括与所述第一接合表面邻接的压力表面(234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仁奎,南京钟,
申请(专利权)人:ADM二一有限公司,金仁奎,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