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材加工装置及型材加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8515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型材加工装置及型材加工方法,该型材加工装置的放置侧结构体(8)的架台(11)被沿着侧结构体的长边方向配置多个。焊接部或摩擦搅拌接合部的接合凸部(8B)被在侧结构体的表面沿其长边方向形成。移动体(100)沿着侧结构体的长边方向移动。在移动体的大梁(103)上设有柱(105),在柱的下部设有铣刀装置和研磨装置(90)。铣刀装置的铣刀(81)的铣削面为半径R的圆弧状。铣刀以相对于垂直线呈θ1的倾斜角度进行切削。另外,在铣刀装置上设有滑动板(85)。在使滑动板与挤出型材表面接触的状态下进行切削。因此,对利用焊接或摩擦搅拌接合接合多个型材时形成的接合凸部(8B)可在短时间内精度优良地切削、研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利用焊接或摩擦搅拌接合等方法将多个型材接合时,将残留于所述型材的表面的接合凸部除去而平滑加工型材表面的。
技术介绍
作为利用所述型材加工装置加工的型材,例如可以列举出铝合金制挤出型材(以下简称为挤出型材)。在该挤出型材中,有具有凸棱(加强肋)的平板状剖面或具有空心剖面的材料。而且,也有利用所述型材加工装置对将被压延制作的平板对接地焊接而接合的结构物进行加工的情况。作为由所述挤出型材制作的材料,有铁道车辆结构体。铁道车辆结构体由底框、侧结构体、挡板结构体、端板结构体构成。所述侧结构体是将多个挤出型材通过使其挤出方向沿着侧结构体的长边方向配置,并且将这些挤出型材沿着侧结构体的宽度方向排列接合而制作的。被沿着侧结构体的宽度方向排列的多个所述挤出型材是通过将它们的对接部焊接或摩擦搅拌接合而被接合的。所述挡板结构体或底框也被与所述侧结构体大致相同地制作。当将所述相邻的挤出型材焊接时,通常使用MIG焊接,在接合部分上形成有从挤出型材的表面突出出来的焊缝。另外,在将所述相邻的挤出型材摩擦搅拌接合的情况下,在各挤出型材的接合部表面预先形成凸部,将对接的两型材的凸部利用摩擦搅拌接合用工具接合。所述对接的两型材的凸部虽然被摩擦搅拌接合用工具切除了一部分,但是仍剩余未被切除的部分,接合后不久的挤出型材表面不平滑。像这样,当将多个挤出型材利用焊接或摩擦搅拌接合等对接接合时,在该挤出型材的表面,残留有突出的接合凸部。该挤出型材表面的接合凸部被使用了磨床(grinder)的手工作业加工平滑。所述挤出型材表面的平滑化作业由于是使用了磨床的手工作业,因此作业繁琐。另外,在所述以往的平滑化作业中,必须考虑挤出型材的最终加工面来进行研削,是必需熟练掌握的作业。另外,所述以往的平滑化作业需要较多的时间,并且由于产生研削粉末,因此不能说作业环境良好。与利用所述磨床进行的挤出型材的表面平滑化作业不同,作为利用机械进行板材的表面加工的例子,已知有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是利用转塔式冲压机进行表面部的去毛刺的去毛刺机。利用该去毛刺机,就不用担心无法短时间地并且有效地将与所述的挤出型材的表面连续形成的接合凸部抛光。另一方面,在将多个挤出型材利用摩擦搅拌接合而接合时,作为在摩擦搅拌接合用工具的后方具有切削接合凸部的切削装置的例子,可以举出专利文献2。该切削装置中,作为切削工具,例如显示有立铣刀的例子。当利用立铣刀切削所述接合凸部时,难以在使该立铣刀尖端沿着挤出型材的表面准确地移动的同时进行切削。即,将多个挤出型材接合而构成的所述侧结构体全长为17m~25m左右的长尺寸,并且其宽度约为3m左右。当将该侧结构体固定,进行所述切削加工时,为了将侧结构体的表面以平坦的状态保持,需要大型并且精度优良的固定装置。另外,为了使切削所述侧结构体表面的接合凸部的立铣刀等切削机构准确地跟随侧结构体的表面而移动,就需要复杂的控制机构。由于此种情况,在自动切削侧结构体等的接合凸部的情况下,必须考虑切削精度,留出精加工用的切削余量而进行加工。而且,对于残留在所述挤出型材表面上的切削余量,必须如前所述地利用磨床的手工作业进行精加工。专利307073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短时间地并且精度优良地切削由焊接或摩擦搅拌接合等在型材表面上形成的接合凸部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型材加工设置而达成,即,由沿着型材的接合凸部能够移动的移动体、设于所述移动体上用来切削所述型材的接合凸部的铣刀装置构成,所述铣刀装置的铣刀被按照随着铣削面向该铣刀的旋转轴方向的端部前进而拉大与型材表面的距离的方式形成,所述铣刀装置被能够沿铣刀的轴向移动地设于所述移动体上。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型材加工方法而达成,即,将接合多个型材而在接合部表面沿型材的长边方向连续地形成有接合凸部的型材固定而定位,在将具有按照使铣刀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向型材侧鼓出的方式弯曲了的铣削面的铣刀装置能够切削所述型材的接合凸部地配置,在使所述铣刀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的铣削面与所述接合凸部的宽度方向的一个端部一致的状态下,将所述接合凸部沿型材的长边方向切削,然后,在使所述铣刀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的铣削面与所述接合凸部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个端部一致的状态下,将所述接合凸部沿型材的长边方向切削。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型材加工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将图1的支撑台30放大表示的主视图。图3是将图1的支撑台40、支撑台60放大表示的主视图。图4是铣刀装置80的主视图。图5是铣刀装置80的侧视图。图6是研磨装置的侧视图。图7是研磨装置的主视图。图8是表示了研磨带的研磨面的说明图。图9是表示了铣刀装置81的切削状况的说明图。图中8—侧结构体,8B—接合凸部,10—机座,11—架台,30、40、60—支撑台,80—铣刀装置,85—滑动板,90—研磨装置,100—移动体。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图1~图9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型材加工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及图3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型材加工装置上以加工侧结构体的状态定位固定的状况的主视图。图4及图5是铣刀装置的驱动部分的说明图。图6、图7及图8是研磨装置的说明图。图9是表示了铣刀装置的铣刀的详细结构的说明图。图1中,侧结构体8使车外侧表面朝向上方地被放置固定在型材加工装置上。在机座10处沿着所述侧结构体8的长边方向(以下称为X轴方向)以特定的间隔(例如1m~2m左右的间隔)设有多个架台11。各架台11被将其长边方向朝向侧结构体8的宽度方向(以下称为Y轴方向)地配置。各架台11的全长比侧结构体8的宽度尺寸更长。在各架台11的上面安装有支撑台30、支撑台40及支撑台60。侧结构体8当从X轴方向看时,形成朝上方鼓出地弯曲的剖面形状。图1中,侧结构体8的左端,即,在构成了车体的情况下,与挡板结构体连接的上部侧的部分被支撑台30支撑。侧结构体8的后端,即,在构成了车体的情况下,与底框连接的下侧的部分被支撑台40支撑。侧结构体8将其Y轴方向的中间部用支撑台60支撑。利用分别设于多个架台11上的所述支撑台30、支撑台40及支撑台60来支撑侧结构体8自身的载荷及加工其表面时的载荷。侧结构体8的上部侧部分如图2所示,形成向车体的宽度方向内侧弯曲的形状。所述支撑台30具备抵靠具31,其具有与所述侧结构体8的上部侧的弯曲了的车外侧表面一致的弯曲支撑面。在将该抵靠具31的弯曲支撑面抵靠在所述侧结构体8的车外表面上的状态下,将该抵靠具31利用固定具32固定在支撑台30上。所述抵靠具31将侧结构体8向支撑台30的水平支撑面推压,并且将侧结构体8向所述支撑台40侧推压。所述支撑台30被螺栓等固定机构固定在架台11上。所述抵靠具31的弯曲支撑面被制成与所固定的构件,例如所述侧结构体或挡板结构体等车外侧表面的形状一致的形状。在所述支撑台30的支撑面和侧结构体8之间,设有铝合金板等挡板。该挡板是为了不给侧结构体8造成损伤而设置的。支撑台40具备支撑具41a,其具有支撑侧结构体8的下部侧部分的L字形的支撑面。支撑具41a放在放置台41上。支撑具41a利用推动器43可在放置台41上沿Y轴方向自由进退地移动。支撑具41a为铝合金制,以不给侧结构体8造成损伤。该支撑具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型材加工装置,其特征是:由沿着型材的接合凸部能够移动的移动体、设于所述移动体上用来切削所述型材的接合凸部的铣刀装置构成,所述铣刀装置的铣刀被按照随着铣削面向该铣刀的旋转轴方向的端部前进而拉大与型材表面的距离的方式形成,所述铣刀装置被能够沿铣刀的轴向移动地设于所述移动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藤修滨田康司矢野健福寄一成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