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电源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84825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电源电路,包括有锂电池充电电路、太阳能充电电路、照明电路、开关控制电路、充电电路和电量提示电路,应用于需要多种功能的移动电源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电路简洁,不易出错,易于操控且功率损耗低,能实现多功能,充电简单,工作稳定,制造成本低,实用性强,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很多的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电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电源电路
技术介绍
在现实生活当中,随着科技水平的日新月异,人们生活水准也日益提高,常常需要携带多种电子产品外出工作或旅行,各种备用电池也是琳琅满目,电量用尽时就需要给每块电池充电,这样既不便于管理和携带,充电也比较麻烦,现有的移动电源功能太单一,使用不便,需要一种更多功能的电源电路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多功能的移动电源电路。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移动电源电路,包括有锂电池充电电路、太阳能充电电路、照明电路、开关控制电路、充电电路和电量提不电路; 所述的锂离子充电电路为通过miniUSBJl经过滤波电容C19接到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Ul的4脚,再从4脚引线到电阻Rl再到发光二极管Dl到芯片Ul的I脚,把芯片Ul的2脚接地,芯片Ul的3脚经过滤波电容C2到锂电池J3的正极,5脚通过电阻R2接地;所述的太阳能充电电路为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经过整流二极管D2接到锂电池J3的正极; 所述的照明电路为芯片U2的I脚和11脚连接起来接一个电阻R4经过电容C4接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锂电池充电电路、太阳能充电电路、照明电路、开关控制电路、充电电路和电量提示电路;所述的锂离子充电电路为通过miniUSBJ1经过滤波电容C19接到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U1的4脚,再从4脚引线到电阻R1再到发光二极管D1到芯片U1的1脚,把芯片U1的2脚接地,芯片U1的3脚经过滤波电容C2到锂电池J3的正极,5脚通过电阻R2接地;所述的太阳能充电电路为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经过整流二极管D2接到锂电池J3的正极;所述的照明电路为芯片U2的1脚和11脚连接起来接一个电阻R4经过电容C4接地,芯片U2的4脚接到电阻R4和C4之间,6脚、7脚、8脚和10脚同时接地,5脚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锂电池充电电路、太阳能充电电路、照明电路、开关控制电路、充电电路和电量提不电路; 所述的锂离子充电电路为通过miniUSBJl经过滤波电容C19接到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Ul的4脚,再从4脚引线到电阻Rl再到发光二极管Dl到芯片Ul的I脚,把芯片Ul的2脚接地,芯片Ul的3脚经过滤波电容C2到锂电池J3的正极,5脚通过电阻R2接地; 所述的太阳能充电电路为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经过整流二极管D2接到锂电池J3的正极; 所述的照明电路为芯片U2的I脚和11脚连接起来接一个电阻R4经过电容C4接地,芯片U2的4脚接到电阻R4和C4之间,6脚、7脚、8脚和10脚同时接地,5脚和14脚接到所述的锂电池J3的正极,9脚和12脚连接,3脚引线分两路:一路经电阻R3接地,另一路经过触摸开关SI接锂电池J3的正极,在触摸开关SI的两端并联有电容C3,13脚上接一个电阻R0,经过滤波电容CO连接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三极管Ql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5连接照明灯D3的负极,照明灯D3的正极连接锂电池J3的正极; 所述的开关控制电路为芯片U3的I脚和11脚连接在一起接一个电阻R7经过电容C6接地,4脚接到电阻R7和电容C6之间,6脚、7脚、8脚和10脚同时接地,5脚和14脚同时接到锂电池J3的正极,9脚和12脚连接,3脚引线分两路:一路经过R6接地,另一路经过触摸开关S2接到锂电池J3的正极,所述的触摸开关S2两端并联有电容C5,13脚接到场效应管Q2的栅极,场效应管Q2的源极连接锂电池J3的正极,场效应管Q2的漏极连接电感LI的一端; 所述的充电电路为输入经过电容C7接电感LI后分三路:一路接快恢复二极管D9,一路接芯片U4的4脚,另一路接场效应管Q3的漏极,芯片U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为高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天堂唯高塑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