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轴连接器(100)包括外触头(114),所述外触头具有配制成与配合连接器相配合的壳分离接头端(160),和终端(186)。中心腔(164)延伸在可分离的接头端与终端之间。绝缘插件(112)容纳在所述中心腔中,所述绝缘插件具有保持中心触头(110)的孔(140)。所述绝缘插件具有沿着所述绝缘插件的外部轴向地延伸的结构特征(146),气隙(148)限定在所述结构特征之间。所述结构特征接合所述外触头(114)从而将绝缘插件(112)稳固保持在所述中心腔(184)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轴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同轴连接器。
技术介绍
典型的同轴连接器具有金属外壳、内绝缘插件和中心触头,该中心触头承载电信号并且固紧在内绝缘插件中。同轴连接器可以是标准或逆极性配置的插头连接器或插座连接器。同轴连接器可以终端连接到电缆或终端连接到印刷电路板(PCB)。对于电缆安装的应用来说,外金属壳压接或焊接到同轴电缆的固态金属插座或外金属皮,从而提供电缆外罩与同轴连接器之间的电连接,同时中心触头压接到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从而提供用于信号通路的连接。对于板安装应用来说,外金属壳采用机械和电的方式连接至PCB的接地导体,同时中心触头采用机械和电的方式连接到PCB的信号导体。典型同轴电缆具有缺点。例如,市场上的典型同轴电缆并不是平状设计的,并且不会实现客户定制或自动制造。例如,插头连接器采用多件胡专用于插头连接器设计的部件进行制造。另外,电缆安装的连接器采用专用于电缆安装设计的部件或多件制造,板安装连接器采用专用于板安装设计的部件或多件制造。而且,电缆连接器典型地通过手组装,这是消耗时间的过程。同轴连接器的部件和零件典型是螺旋模制的。需要一种适用于产品设计扩展、自动制造和/或低成本的同轴连接器。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同轴连接器包括外触头,该外触头具有配制成与配合连接器相配合的可分离接头端,和终端。中心腔延伸在可分离接头端与终端之间。绝缘插件容纳在所述中心腔中,该绝缘插件具有保持中心触头的孔。所述绝缘插件具有沿着所述绝缘插件的外部轴向地延伸的结构特征,气隙限定在所述结构特征之间。所述结构特征接合所述外触头从而将绝缘插件稳固保持在所述中心腔中。附图说明图1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同轴连接器系统。图2是图1所示的同轴连接器系统的插头连接器的分解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插头连接器的横截面剖视图。图4是图2所示的插头连接器的一部分的后透视图。图5是图2所示的插头连接器的一部分的后透视图。图6是图1所示的同轴连接器系统的插座连接器的分解视图。图7是图6所示的插座连接器的一部分的后透视图。图8是图6所示的插座连接器的横截面剖视图。图9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插座连接器的前透视图。图10是图9所示的插座连接器的分解视图。图11是图9所示的插座连接器的一部分的后透视图。图12是图9所示的插座连接器的横截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同轴连接器系统10。该同轴连接器系统10包括插头连接器100,该插头连接器100配置成连接至插座连接器200。在备选实施例中,该插头连接器100可连接至板安装式插座连接器300(如图9所示)。该插头连接器100的终端连接至同轴电缆102,该插座连接器200的终端连接至同轴电缆20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插头连接器100使用插头连接器100上的内螺纹和插座连接器200上的外螺纹可拧转地连接至插座连接器200。备选连接装置可使用在备选实施例中从而将插头连接器100稳固地连接至插座连接器200。图2是插头连接器100的分解视图。插头连接器100包括中心触头110、保持该中心触头110的绝缘插件112以及容纳该绝缘插件112和中心触头110的外触头114。该中心触头110配置成终端连接至同轴电缆102(示出在图1中)的中心导体(未示出)。外触头114配置成电连接至同轴电缆102的电缆护罩(未示出)或外导体,诸如通过压接或焊接至电缆护罩。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外触头114采用通过后壳体116和前壳体118形成的双件体。在所示实施例中,前壳体118限定插头壳体并且可在后文称为插头壳体118。插头连接器110包括垫圈120,该垫圈连接至插头壳体118从而在与之配合时密封该插座连接器200(如图1所示)。该插头连接器100包括配置成可旋转地连接至插头壳体118的连接螺母122。该连接螺母122具有内螺纹124,用于将插头连接器100稳固地连接至插座连接器200。插头连接器100包括连接至后壳体116的压接筒126。该压接筒126用于将插头连接器100压接至同轴电缆102。压接筒126用于采用机械和电方式将插头连接器100连接至同轴电缆102。中心触头110沿着插头连接器100的纵向轴线128延伸于可分离的交接端130和非可分离的终端132。可分离的交接端130配置成当插头连接器100连接至插座连接器200时与插座连接器200的对应触头配合。可选择地,中心触头110可以选择性地设置在可分离的交接端130从而增强可分离的接头的性能和/或导电性。在所示实施例中,可分离的交接端130限定销,但是中心触头110可在备选实施例中设置不同的配合交接件,诸如套筒,诸如用于限定反向的极性连接器。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中心触头110是模压且成型的触头。模压且成型的触头的制造成本低于机制触头。终端132配置成终端连接至同轴电缆10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中心触头110在终端132具有筒134。筒134配置成将同轴电缆102的中心导体容纳在其中。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中心触头110可采用多种方式以终端连接至同轴电缆102的中心导体。例如,终端132可以在第一终端应用中压接至中心导体并且可在第二终端应用中焊接至中心导体。也可在备选实施例中使用连接至中心导体的其他类型的终端,诸如压凹、吹氧、主动束终结、绝缘位移连接等。通过允许中心触头110采用多于一种方式终端连接至中心导体,可使用相同的中心触头110在不同的应用中,并且由不同的顾客,优选通过压接或焊接形成终端。如此,产品家族不需要包括不同类型的中心触头用于不同类型的终端,由此减小产品家族的整体数量部件并且减小平台的整体成本。选择地,筒134可选择性地电镀从而有利于在终端132处焊接。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中心触头110包括筒134前部的开口136。开口136阻止开口136前部的筒134的压接效果,使得开口136前部的中心触头110的其余部分不受压接过程的影响。开口136限定中心触头110的导向结构,该导向结构允许中心触头110保持在相对于用于组装插头连接器100的机器的特定取向。通过使中心触头110由机器保持并且插入绝缘插件112中,开口136允许使插头连接器100的组装过程自动化。中心触头110包括延伸自其的锁定突舌138。该锁定突舌138是可偏转的。锁定突舌138用于将中心触头110稳固在绝缘插件112中。绝缘插件112采用绝缘材料诸如塑料材料制成。绝缘材料可以是复合材料。绝缘插件112具有延伸穿过其中的孔140,容纳并且保持中心触头110。绝缘插件112延伸在前部142与后部144之间。孔140完全地延伸穿过绝缘插件112的前部142与后部144之间。孔140沿着插头连接器100的纵向轴线128轴线地延伸。绝缘插件112的形状为大体管型并且包括多个结构特征146,诸如翼部或突舌,从管状绝缘插件112的外部沿径向向外延伸。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结构特征146沿着绝缘插件112的外部沿轴向延伸。使结构特征146沿周向延伸使得绝缘插件112模制成型,而不是螺纹机制,这可以实现绝缘插件112的低成本制造。空气间隙148限定在结构特征146之间并且导引空气(另一种绝缘方式)在围绕中心触头110的绝缘区域。在所示实施例中,结构特征146仅沿着绝缘插件112局部地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轴连接器(100),包括外触头(114),所述外触头具有配制成与配合连接器相配合的可分离接头端(160),和终端(186),延伸在可分离接头端与终端之间的中心腔(164),容纳在所述中心腔中的绝缘插件(112),所述绝缘插件具有保持中心触头(110)的孔(140),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插件具有沿着所述绝缘插件的外部轴向地延伸的结构特征(146),气隙(148)限定在所述结构特征之间,所述结构特征接合所述外触头(114)从而将绝缘插件(112)稳固保持在所述中心腔(184)中。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28 US 13/284,5531.一种同轴连接器(100),包括外触头(114),所述外触头具有配制成与配合连接器相配合的可分离接头端(160),和终端(186),延伸在可分离接头端与终端之间的中心腔(164),容纳在所述中心腔中的绝缘插件(112),所述绝缘插件具有保持中心触头(110)的孔(140),其中,所述绝缘插件具有沿着所述绝缘插件的外部轴向地延伸的结构特征(146),气隙(148)限定在所述结构特征之间,所述结构特征接合所述外触头(114)从而将绝缘插件(112)稳固保持在所述中心腔(184)中,并且其中,所述外触头(114)包括限定终端(186)的后壳体(116),所述后壳体的前部(180)具有壳体交接部(194),所述后壳体在所述壳体交接部可相互交换地连接至插头壳体(118)或插座壳体(218),其中,当所述插头壳体连接至所述后壳体时,所述外触头包括采用内螺纹可旋转地连接至插头壳体的连接螺母(122),用于将外触头连接至限定所述配合连接器的插座壳体(200),当所述插座壳体连接至所述后壳体时,所述外触头包括外螺纹(224),用于将所述外触头连接至限定所述配合连接器的插头连接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中,所述中心触头(110)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T·赛克斯,M·谢吉亚,K·R·福尔茨,M·J·布洛克,K·E·韦德纳,J·K·奥纳,T·R·切瓦里尔,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公司,泰科电子连接解决方案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