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逢甲大学专利>正文

尾车辨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83507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尾车辨识装置,包括一发送装置以及一主机。该发送装置设置于一预设尾车且连接于该尾车的电力线,具有一识别码,供以无线方式发送该识别码;以及该主机设置于一预设曳引车且连接于该曳引车的电力线,供接收该发送装置所发送的该识别码;当该尾车的电力线连接于该曳引车的电力线,且供应电源予该发送装置与该主机时,该发送装置即发送该识别码至该主机以完成尾车辨识。藉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供辨识尾车,以便利业者进行车辆调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系一种尾车辨识装置,尤指一种可供辨识尾车,以便利业者进行车辆调度的尾车辨识装置。
技术介绍
按,为了运送货柜等大型货物的交通工具,通常都以具有动力的曳引车以及不具动力的尾车所组成,而此种曳引车可以搭配多个尾车,以节省运输成本来达到最高的运送效率,便利业者进行车辆调度。目前的车辆管理机制多半是使用射频辨识系统(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 ;RFID),此射频辨识技术主要系在产品、货柜或是车头上直接设置电子卷标,当产品、货柜或是车辆经过设置于楼板、地面或是门板的射频辨识系统读取器时,读取器即自动读取该电子卷标的内容,并自动的将所读取到的识别码传回后台管理系统,以进行车辆调度管理。然而,现今设置于曳引车车头的电子卷标技术并没有办法进行曳引车与尾车连接时的辨识,当驾驶欲进行发车而将曳引车连接其尾车时,驾驶需要告知后台管理系统其所连接的尾车相关信息,例如尾车的识别码、尾车的轮胎行驶里程等。藉此,管理系统可以得知该尾车已进行运送,并且确认该尾车的轮胎行驶里程,来确认是否需要进行轮胎保养或更换。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习用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者。
技术实现思路
故,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专利技术专利者。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供辨识尾车,以便利业者进行车辆调度的尾车辨识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尾车辨识装置,至少包括: 一发送装置,其设置于一预设尾车且连接于该尾车的电力线,具有一识别码,供以无线方式发送该识别码;以及 一主机,其设置于一预设曳引车且连接于该曳引车的电力线,供接收该发送装置所发送的该识别码; 其中,当该尾车的电力线连接于该曳引车的电力线,且供应电源予该发送装置与该主机时,该发送装置即发送该识别码至该主机以完成尾车辨识。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主机更包括一全球定位系统。在一较佳实施例 中,更包括一管理系统,该主机系无线连接于该管理系统,当该主机接收到该发送装置所发送的识别码后,该主机即以无线方式传送该识别码至该管理系统。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更包括一里程计算装置,其设置于该曳引车且连接于该发送装置,供计算该曳引车的行驶里程。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发送装置连接于该尾车的煞车灯电力线,以及该主机连接于该曳引车的煞车灯电力线。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无线方式包括红外线(Infra-Ray ;IR)、射频(RadioFrequency ;RF)或蓝芽(Bluetooth ;BT)。俾藉由前述结构,当驾驶欲进行发车而将曳引车连接其尾车时,该尾车的电力线会连接于该曳引车的电力线,藉以作为该尾车的电力来源,由于该发送装置连接于该尾车的煞车灯电力线,以及该主机连接于该曳引车的煞车灯电力线,当驾驶踩煞车而使得煞车灯通电时,此时该发送装置即发送该识别码至该主机以完成尾车辨识。藉此,本专利技术有效的针对先前技术中的曳引车无法辨识尾车的问题加以突破,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尾车辨识装置可供辨识尾车,以便利业者进行车辆调度。附图说明图1系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方块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尾车辨识装置的架构。图2系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尾车辨识装置的实施示意。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I尾车 11发送装置 111识别码 2曳引车 21主机 22里程计算装置 211全球定位系统 3管理系统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兹绘图就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请参阅图1所示,系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方块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专利技术一种尾车辨识装置,至少包括:一发送装置11以及一主机21。该发送装置11设置于一预设尾车I且连接于该尾车I的电力线,具有一识别码111,供以无线方式发送该识别码111。于本实施例中,该发送装置11连接于该尾车I的煞车灯电力线,该无线方式包括红外线(Infra-Ray ;IR)、射频(Radio Frequency ;RF)或蓝芽(Bluetooth ;BT),但不限于此。该主机21设置于一预设曳引车2且连接于该曳引车2的电力线,供接收该发送装置11所发送的该识别码111。于本实施例中,该主机21连接于该曳引车2的煞车灯电力线,且该主机21更包括一全球定位系统211,藉以定位该曳引车2的目前位置。当该尾车I的电力线连接于该曳引车2的电力线,且供应电源予该发送装置11与该主机21时,该发送装置11即发送该识别码111至该主机21以完成尾车I辨识。并且,为了符合实际使用情况,本专利技术尾车辨识装置更包括:一管理系统3以及一里程计算装置22。该主机21系无线连接于该管理系统3,当该主机21接收到该发送装置11所发送的识别码111后,该主机21即以无线方式传送该识别码111至该管理系统3。该里程计算装置22其设置于该曳引车2且连接于该发送装置11,供计算该曳引车2的行驶里程,于本实施例中,该里程计算装置22系连接于曳引车2的里程表或是连接于该全球定位系统211以取得曳引车2的行驶里程。藉由前述的结构组成,兹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作动原理如下所述,请同时参阅图2所示,系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专利技术当驾驶欲进行发车而将曳引车2连接其尾车I时,该尾车I的电力线会连接于该曳引车2的电力线,藉以作为该尾车I的电力来源,由于该发送装置11连接于该尾车I的煞车灯电力线,以及该主机21连接于该曳引车2的煞车灯电力线,当驾驶踩煞车而使得煞车灯通电时,此时该发送装置11即发送该识别码111至该主机21以完成尾车I辨识。一般而言,当将尾车I挂载于曳引车2时,除了结合尾车I与曳引车2的间的连结结构的外,还需要将尾车I的电力线连接于曳引车2的电力线,以令该尾车I可藉由该曳引车2的电瓶来提供电力。因此,本专利技术即将该发送装置11连接于该尾车I的煞车灯电力线,以及该主机21连接于该曳弓I车2的煞车灯电力线,当尾车I连接曳弓I车2完成后,驾驶即可以踩煞车而使得煞车灯通电,进一步导致电力同时供应于该发送装置11以及该接收装置,以令该发送装置11发送该识别码111至该主机21。较佳地,该发送装置11以及该主机21也可连接于方向灯电力线、喇叭电力线或是该曳引车2与该尾车I的电力线回路中,应也是可行的方案,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以理解。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于本实施例中,该主机21设定为驾驶需连续采煞车三次,进一步使得该发送装置11发送该识别码111至该主机21三次,如此,该主机21才可确认所辨识的尾车I为所挂载的尾车I。藉此,可以避免同时有其它曳引车2也在附近同时进行尾车I辨识动作,可以避免辨识错误。再者,由于本专利技术还包括管理系统3与里程计算装置22,当该主机21接收到该发送装置11所发送的识别码111后,该主机21即以无线方式传送该识别码111至该管理系统3,较佳地,也可传送曳引车2的目前位置或是该尾车I的相关信息至该管理系统3,例如:曳引车2的行驶里程。藉此,可方便业者进行车辆调度。由于本专利技术尾车辨识装置的发送装置11与主机21系直接连接于尾车I与曳引车2的电力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尾车辨识装置,至少包括:一发送装置,其设置于一预设尾车且连接于该尾车的电力线,具有一识别码,供以无线方式发送该识别码;以及一主机,其设置于一预设曳引车且连接于该曳引车的电力线,供接收该发送装置所发送的该识别码;其中,当该尾车的电力线连接于该曳引车的电力线,且供应电源予该发送装置与该主机时,该发送装置即发送该识别码至该主机以完成尾车辨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车辨识装置,至少包括: 一发送装置,其设置于一预设尾车且连接于该尾车的电力线,具有一识别码,供以无线方式发送该识别码;以及 一主机,其设置于一预设曳引车且连接于该曳引车的电力线,供接收该发送装置所发送的该识别码; 其中,当该尾车的电力线连接于该曳引车的电力线,且供应电源予该发送装置与该主机时,该发送装置即发送该识别码至该主机以完成尾车辨识。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车辨识装置,其中该主机更包括一全球定位系统(GPS)。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车辨识装置,更包括一管理系统,该主机系无线连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甫穆青云周天颖
申请(专利权)人:逢甲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