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交通工程领域,涉及。
技术介绍
交通系统是一个随机性大、影响因素众多的复杂系统,尤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交通,车辆种类繁多,交通情况复杂。我国城市交通的一大特点是由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构成的混合交通流,普遍存在的机非混行现象使得路网的使用效率相当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又具有不同的行驶特性,机动车按车道行驶,表现出跟驰行为;非机动车灵活、低速的行驶特性使其在车道上不必跟随前车行驶,运动具有二维性。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时,为保障安全,机动车会避让非机动车。显然,混合交通流要比单一类型的交通流要复杂得多。目前,我国关于混合交通流建模的研究已初具成果,但仍有一些不足,如模型无法采用统一框架描述交通流对象及其决策与行为,模型扩展能力较弱,模型所表现出来的交通流特性与实际混合交通流的特性仍存在一定距离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根据交通对象的特性,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运用特征矩阵来统一描述交通对象,应用决策矩阵来表现交通对象的决策行为,通过决策矩阵的点乘运算确定交通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矩阵式异质平行混合交通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交通对象的特性,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运用特征矩阵来统一描述交通对象,应用决策矩阵来表现交通对象的决策行为,通过决策矩阵的点乘运算确定交通流对象的最终目的地,应用异质平行层,将不同类型的交通流对象映射到不同平行层,实现对不同交通流对象的模型描述,进而模拟现实中的交通流;步骤(1).运用特征矩阵来统一描述交通对象:1?1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通过实地调研的形式,获取交通对象的特性;?所述的交通对象是指现实交通系统中所有对象,包括交通流对象和非交通流对象;所述的交通流对象为在交通系统中能运动的所有对象,包括非机动车 ...
【技术特征摘要】
1.种矩阵式异质平行混合交通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交通对象的特性,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运用特征矩阵来统一描述交通对象,应用决策矩阵来表现交通对象的决策行为,通过决策矩阵的点乘运算确定交通流对象的最终目的地,应用异质平行层,将不同类型的交通流对象映射到不同平行层,实现对不同交通流对象的模型描述,进而模拟现实中的交通流; 步骤(1).运用特征矩阵来统一描述交通对象: 1-1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通过实地调研的形式,获取交通对象的特性; 所述的交通对象是指现实交通系统中所有对象,包括交通流对象和非交通流对象; 所述的交通流对象为在交通系统中能运动的所有对象,包括非机动车、行人和机动车; 所述的非交通流对象为在交通系统中静止的所有对象,本发明中非交通流对象包括地理特征、交通控制和目的地; 所述的交通对象的特性包括交通流对象特性和非交通流对象特性; 所述的交通流对象特性是指交通流对象的动态特性,包括交通流对象的加速、减速和制动特性,交通流对象出行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交通流对象的速度、密度、流量三参数间的关系特征; 所述的非交通流对象特性是指非交通流对象的固有特性,本发明中非交通流对象特性包括地理特征中路网的尺寸、路障的大小位置,交通控制手段中交通信号灯的周期、绿信t匕,交通管制手段的形式和持续时间以及目的地的位置; 1-2根据交通对象的特性,用特征矩阵描述交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泓,王慧,胡灵龙,蒋昊宸,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