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钰明专利>正文

抽油泵内壁的探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81217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抽油泵内壁的探视方法,包括步骤:(a)首先,将抽油泵泵筒放置在工作台上;(b)然后,手持探测杆,从泵筒端部边旋转边缓慢推进;(c)摄像头采集泵筒内壁图像,通过信号线传输视频信号至无线视频发射-接收器,在监视器上形成连续视频画面;(d)根据图像,检测人员准确诊断泵筒内壁情况。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方便,只需一人即可完成,提高了抽油泵修复工作效率;开创了抽油泵修理行业对抽油泵泵筒内壁直观质量检测的先河,改变了以往凭经验进行抽油泵泵筒检测、修复的历史,大大提高了抽油泵的修复、检验质量和旧泵修复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
技术介绍
在国内外原油生产中,机械采油占据了首要地位,而在机械采油中又以抽油泵为主。抽油泵是ー种最基本、最可靠、使用范围最为广泛的抽油工具。据统计,抽油泵在机械采油井中所占的比例在90%以上,抽油泵设备对整个原油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抽油装置特别是井下装置的故障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极其巨大的。因此,及时而准确地监测和判断抽油泵的工作状況,并对发生的故障进行有效及时的处理,不仅会大大降低原油的生产成本,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将有助于进ー步提高油田的科学管理水平。传统的抽油泵井监测和诊断方式多数依赖人工作业完成,即通过巡井的方式,手エ采集油井工作的关键数据,然后通过计算,或根据经验判断油井的工作状况。这种方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油田发展的迫切需求。当前,油井数据的采集、监测和诊断已成为实现数字化油田“降本增效”提高管理水平的重大改革目标,通过建立油田生产监测诊断系统,实现抽油井数据的实时分析传送和信息网络的无缝链接,逐步形成生产管控一体化的信息网络,已成为油田井网监测和生产调度管理的理想解决方案。井下工具是油田企业钻完修井作业顺利进行重要保证之一。油田生产企业的井下工具管理有其独特性:生产作业环境复杂多变,井下工具的使用状况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钻完修井作业的有效实施依赖于井下工具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井下工具种类多、分布广,其中有大量的移动井下工具,管理的信息量大;井下工具价值比较昂贵,帮助企业进行井下工具的检测及修复,改变以往只靠人工经验检测的现状,最大限度的加强井下工具在油田生产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井下工具使用效率,可以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按照行业标准SY/T5872-93《抽油泵检修规程》中的技术要求,泵筒内、外壁拉、擦伤痕迹宽度大于1mm,深度大于0.3mm,或有明显腐蚀、镀层脱落现象必须报废。由于缺少检测仪器,抽油泵的修复及报废一直无法按标准要求的技术程序进行。实际工作中,只能依据肉眼观察和经验来判断,缺乏科学性、准确性,特别是由于抽油泵泵筒长度大都在六米以上,清洗时遗留在泵筒内壁的死油和结垢,凭肉眼端部观察很难与划伤、脱皮区分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ー种,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只需一人即可完成,提高了抽油泵修复工作效率;开创了抽油泵修理行业对抽油泵泵筒内壁直观质量检测的先河,改变了以往凭经验进行抽油泵泵筒检测、修复的历史,大大提高了抽油泵的修复、检验质量和旧泵修复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首先,将抽油泵泵筒放置在工作台上;(b)然后,手持探测杆,从泵筒端部边旋转边缓慢推进;(c)摄像头采集泵筒内壁图像,通过信号线传输视频信号至无线视频发射-接收器,在监视器上形成连续视频画面;(d)根据图像,检测人员准确诊断泵筒内壁情況。所述步骤(a)中,抽油泵泵筒为水平放置。所述步骤(d)中,泵筒内壁的情况包括:是否有拉、擦伤痕。上述探视方法所需的抽油泵内壁探视仪,主要由中空管体、以及安装在中空管体上的摄像装置构成,所述摄像装置通过信号线与监视器相连。所述中空管体的前端安装有照明装置。所述摄像装置为广角微型摄像头。所述中空管体上安装有电池。所述信号线连接有射频发射器,监视器连接有与射频发射器相应的射频接收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操作简单、方便,只需一人即可完成,提高了抽油泵修复工作效率;开创了抽油泵修理行业对抽油泵泵筒内壁直观质量检测的先河,改变了以往凭经验进行抽油泵泵筒检测、修复的历史,大大提高了抽油泵的修复、检验质量和旧泵修复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用探视仪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ー步的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探视方法为:抽油泵泵筒水平放置在工作台上,操作人员手持探測杆,从泵筒端部边旋转边缓慢推迸,摄像头采集泵筒内壁图像,通过信号线传输视频信号至无线视频发射-接收器,在监视器上形成连续视频画面,根据图像,检测人员可准确诊断泵筒内壁是否有拉、擦伤痕等缺陷,避免了与油污、结垢的混淆。上述探视方法所需的探视仪如图1所示,主要由中空管体1、以及安装在中空管体I上的摄像装置2构成,所述摄像装置2通过信号线6与监视器3相连。所述中空管体I的前端安装有照明装置4。所述摄像装置2为广角微型摄像头。所述中空管体I上安装有电池5。所述信号线6连接有射频发射器7,监视器3连接有与射频发射器7相应的射频接收器8。抽油泵泵筒内壁探视仪的操作简单、方便,只需一人即可完成,提高了抽油泵修复工作效率。它的投入使用,开创了抽油泵修理行业对抽油泵泵筒内壁直观质量检测的先河,改变了以往凭经验进行抽油泵泵筒检测、修复的历史,大大提高了抽油泵的修复、检验质量和旧泵修复率。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专利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抽油泵内壁的探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首先,将抽油泵泵筒放置在工作台上;(b)然后,手持探测杆,从泵筒端部边旋转边缓慢推进;(c)摄像头采集泵筒内壁图像,通过信号线传输视频信号至无线视频发射?接收器,在监视器上形成连续视频画面;(d)根据图像,检测人员准确诊断泵筒内壁情况。

【技术特征摘要】
1.油泵内壁的探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首先,将抽油泵泵筒放置在工作台上; (b)然后,手持探测杆,从泵筒端部边旋转边缓慢推进; (C)摄像头采集泵筒内壁图像,通过信号线传输视频信号至无线视频发射-接收器,在监视器上形成连续视频画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钰明
申请(专利权)人:罗钰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