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动控制装置,属于流体控制
,适用于航空、船舶交通、冶金及化工领域。
技术介绍
涡流发生器自1947年首次被提出以来,到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航空、流体机械、冶金化工、汽车船舶等领域。涡流发生器实际上是以某一安装角垂直地安装在机体表面上的小展弦比小机翼,所以它在迎面气流中和常规机翼一样能产生翼尖润,由于其展弦比较小,翼尖涡的强度相对较强,这种高能量的翼尖涡与其下游的低能量边界层流动混合后,就把能量传递给边界层,使处于逆压梯度中的边界层流场获得附加能量后能够继续贴附在机体表面而不致分离。目前,常用的涡流发生器分为被动型和主动型。被动型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固体式的涡流发生器,此类涡流发生器安装在特定位置针对特定情况下可以很好的延缓附面层的分离,起到增升减阻作用,但当不存在流动分离的情况下被动式涡流发生器会增加额外的形阻,也可能会照成其他物质附着,如灰尘堆积,更容易积冰,明显的降低了飞行器的固有性能。主动式润流发生器是通常指润流射管(vortex generator jet),在易产生流动分离区域前方一定距离处,安装特定管径、特定偏航角度(与主流方向间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涡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发生器由一个绝缘隔热腔体(4)构成,所述绝缘隔热腔体(4)的底部正中位置具有一个圆形开口,顶部正中位置具有一个射流出口(1),所述绝缘隔热腔体(4)的顶部上表面铺设有两根条状覆盖电极(2)和两根条状裸露电极(3),所述条状覆盖电极以射流出口(1)为中心平行设置在射流出口的两侧,所述两根条状裸露电极(3)以射流出口(1)为中心分别对称设置在射流出口(1)的两侧,且该两根条状裸露电极(3)位于两根条状覆盖电极(2)的外侧;所述绝缘隔热腔体(4)的底部开口位置设置有圆盘状覆盖电极(6),且所述圆盘状覆盖电极(6)与底部开口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涡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发生器由一个绝缘隔热腔体(4)构成,所述绝缘隔热腔体(4)的底部正中位置具有一个圆形开口,顶部正中位置具有一个射流出口(1),所述绝缘隔热腔体(4)的顶部上表面铺设有两根条状覆盖电极(2)和两根条状裸露电极(3),所述条状覆盖电极以射流出口(I)为中心平行设置在射流出口的两侧,所述两根条状裸露电极(3)以射流出口( I)为中心分别对称设置在射流出口( I)的两侧,且该两根条状裸露电极(3)位于两根条状覆盖电极(2)的外侧;所述绝缘隔热腔体(4)的底部开口位置设置有圆盘状覆盖电极(6),且所述圆盘状覆盖电极(6)与底部开口紧密卡合,所述绝缘隔热腔体(4)的底部上表面设置有圆环状裸露电极(5),所述圆环状裸露电极(5)和圆盘状覆盖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志伟,杜海,董昊,倪芳原,魏德宸,耿玺,程瑞斌,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