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流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09137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4 0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导流塔,属于导流装置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导流装置结构复杂、需要定向设置且导流效果较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导流塔包括塔顶部,塔底面以及从所述塔顶部向塔底面延伸的塔面;所述塔底面由四条向内凹陷的弧形边围成,每条弧形边包括第一端点以及第二端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导流塔底边为四条弧形边,使得沿塔顶方向流向的气体或液体均能稳定、均匀的沿着塔面流动,不会发生乱流现象。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塔面也采用弧形面或抛物面设置以进一步加强导流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大规模生产,能广泛的应用于各类需要导流装置场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导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导流塔
技术介绍
导流是指在气体或液体流动的过程中,将不同方向、不同速率的气体或液体汇聚成向同样方向以同样速率流动的气体或液体。在设备中设置导流装置能起到疏导气体、液体流向,便于后续过程的处理同时也能使得容纳气体或液体的管道受力均匀,不会发生滞流、涡流以及乱流的想象。现有的导流装置有导流板、导流网、导流管等装置,这些装置结构较为复杂,需要根据气、液体流向定制化设计,不能大规模生产且结构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便于规模化生产且适用范围较广的导流塔。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导流塔,其包括塔顶部,塔底面以及从所述塔顶部向塔底面延伸的塔面;所述塔底面由四条向内凹陷的弧形边围成,每条弧形边包括第一端点以及第二端点。进一步地,所述塔顶部在塔底面的投影点位于所述塔底面的中心点,所述塔顶部与所述塔底面的垂直距离与所述塔底面中心点与所述弧形边的垂直距离的比值为2. 5至4。进一步地,所述弧形边的弧度为15°至25°。进一步地,所述塔顶部与所述弧形边的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的连线为向内凹陷的弧线。进一步地,所述塔顶部与所述弧形边的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的连线为抛物线或直线。进一步地,所述弧线的弧度为10°至20°。进一步地,所述塔面、塔底面以及塔顶部围成的空间为中空空间。进一步地,所述塔面、塔底面以及塔顶部围成的空间为实心空间。本技术导流塔底边为四条弧形边,使得沿塔顶方向流向的气体或液体均能稳定、均匀的沿着塔面流动,不会发生乱流现象。同时本技术中塔面也采用弧形面或抛物面设置以进一步加强导流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可大规模生产,能广泛的应用于各类需要导流装置场合。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所示导流塔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I所示,图I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导流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导流塔包括塔顶部10、塔底面20以及从塔顶部10向塔底面20延伸的塔面30。本实施例中,所述塔底面20由四条向内凹陷的弧形边201围成,每条弧形边201包括第一端点2011和第二端点2012,如图2所示。塔顶部10与一条弧形边201的两端点围成塔面30的其中一子面,四个子面共同构成塔面30。塔顶部10在塔底面20的投影位于塔底面20中心点处,塔顶部10与塔底面20的垂直距离为h,塔底面20中心点与弧形边201垂直距离为a,当h与a的比值h/a为2. 5至4时,本实施例导流塔具有较好的导流效果。当弧形边201的弧度为15°至25°时,本实施 例导流塔导流效果更佳。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塔顶部10与弧形边201两端点之间的连线也为向内凹陷的弧线或抛物线,采用弧线型或抛物线型的设计能增加塔面的表面积,使得导流效果更佳。更优选地,当采用弧线型设计时,塔顶部10与弧形边201两端点的连线的弧度为10°至20°。可以想象地,塔顶部10与弧形边201两端点的连线可为直线或其他线型。同时,塔面30、塔底面20以及塔顶部10围成的空间可以为中空空间,也可以将该空间填充满。当该空间被填充满时,导流塔为实心导流塔,其重量增加,能较好的适用于各种高速流动的液体或气体环境中。当该空间为中空空间时,其导流表面增加,但是重量较轻,能较好的适用于各种中低速流动的液体或气体环境中。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导流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顶部,塔底面以及从所述塔顶部向塔底面延伸的塔面;所述塔底面由四条向内凹陷的弧形边围成,每条弧形边包括第一端点以及第二端点。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导流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顶部在塔底面的投影点位于所述塔底面的中心点,所述塔顶部与所述塔底面的垂直距离与所述塔顶面中心点与所述弧形边的垂直距离的比值为2. 5至4。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导流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边的弧度为15°至25°。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导流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顶部与所述弧形边的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的连线为向内凹陷的弧线。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导流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顶部与所述弧形边的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的连线为抛物线或直线。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流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弧线的弧度为10°至20°。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导流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面、塔底面以及塔顶部围成的空间为中空空间。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导流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面、塔底面以及塔顶部围成的空间为实心空间。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导流塔,属于导流装置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导流装置结构复杂、需要定向设置且导流效果较差的问题。本技术导流塔包括塔顶部,塔底面以及从所述塔顶部向塔底面延伸的塔面;所述塔底面由四条向内凹陷的弧形边围成,每条弧形边包括第一端点以及第二端点。本技术导流塔底边为四条弧形边,使得沿塔顶方向流向的气体或液体均能稳定、均匀的沿着塔面流动,不会发生乱流现象。同时本技术中塔面也采用弧形面或抛物面设置以进一步加强导流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可大规模生产,能广泛的应用于各类需要导流装置场合。文档编号F15D1/00GK202545432SQ20122015511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1日专利技术者高强 申请人:宁波市鄞州吉士汽配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流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顶部,塔底面以及从所述塔顶部向塔底面延伸的塔面;所述塔底面由四条向内凹陷的弧形边围成,每条弧形边包括第一端点以及第二端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强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鄞州吉士汽配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