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脂加工领域,特别是。
技术介绍
油茶属山茶科山茶属植物,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起源于中国,在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栽培和利用历史,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4个省(区、市)。油茶果经压榨或浸提得到的油脂为茶籽油,茶籽油的化学组成、脂肪酸比例与橄榄油相似,一些指标还高于橄榄油,被誉为“东方橄榄油”。茶籽油油脂耐贮藏,不易酸败,不产生致癌的黄曲霉素,富含有多种人体有益的天然维生素和微量保健营养元素。长期食用茶籽油可增加人体免疫力,并可有效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营养食用植物油。国内茶油加工方面的研究虽然刚刚起步,但已有不少这方面的技术。如中国专利CN1468948公开了一种茶籽色拉油的精炼新工艺,中国专利CN101892125A公开了一种茶油高效冬化设备及冬化方法等,这些技术均采用了冬化工序,增加了设备的投入及工艺操作,增加成本,且不利于节能降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它无需冬化过程,简化生产工艺,减少冬化所需的设备设施,降低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 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包括如下步骤: 以茶籽油毛油为原料,通过脱胶、脱酸、水洗、脱色、脱臭工序,并采用精密过滤,除去蜡质物质, (1)脱胶:脱胶剂为食用级柠檬酸,脱胶剂用量为油茶籽油重的0.19Γ10.0%,脱胶温度300C 60°C,搅拌速度3(Tl50r/min,脱胶时间为25 45min ; (2)脱酸:脱酸剂为食用级氢氧化钠,脱酸剂浓度25%,脱酸剂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精炼茶籽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茶籽油毛油为原料,通过脱胶、脱酸、水洗、脱色、脱臭工序,并采用精密过滤,除去蜡质物质,(1)脱胶:脱胶剂为食用级柠檬酸,脱胶剂用量为油茶籽油重的0.1%~10.0%,脱胶温度30℃~60℃,搅拌速度30~150r/min,脱胶时间为25~45min;(2)脱酸:脱酸剂为食用级氢氧化钠,脱酸剂浓度25%,脱酸剂用量为油茶籽油重量的0.1%~10.0%,脱酸温度30℃~60℃℃,搅拌速度30~150r/min,脱酸时间25~45min;(3)水洗:用水量为0.1%~10.0%,油温50℃~120℃,水温与油温的温差不超过10℃;水层pH值为7;(4)脱水:温度60~150℃,真空度为0.09MPa;(5)脱色:采用活性炭:活性白土=1:1~1:15的脱色组合材料,,用量为油茶籽油重的0.1%~15%;(6)脱臭:温度180℃~270℃,真空度为0.1?MPa,脱臭时间10~30min;(7)精密过滤:精密过滤器面积为6~15m2;精密过滤速度为500kg/h?~1000kg/h;精密过滤温度为?10℃~7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炼茶籽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以茶籽油毛油为原料,通过脱胶、脱酸、水洗、脱色、脱臭工序,并采用精密过滤,除去蜡质物质, (1)脱胶:脱胶剂为食用级柠檬酸,脱胶剂用量为油茶籽油重的0.19Γ10.0%,脱胶温度.300C 60°C,搅拌速度3(Tl50r/min,脱胶时间为25 45min ; (2)脱酸:脱酸剂为食用级氢氧化钠,脱酸剂浓度25%,脱酸剂用量为油茶籽油重量的.0.19Γ10.0%,脱酸温度30°C 60°C°C,搅拌速度3(Tl50r/min,脱酸时间25 45min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顺忠,李秋庭,曾辉,黎贵卿,关继华,邱米,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