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稠油高温污水处理反相破乳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6352 阅读:3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超稠油高温污水处理反相破乳剂,先以丙三醇、环氧氯丙烷为原料,三氟化硼乙醚液为引发剂制得氯代聚醚,并将氯代聚醚和三甲胺水溶液在高压反应釜中制得阳离子聚醚;再以甲醇作为溶剂,三氟化硼乙醚为引发剂,乙二胺、丙烯酸甲酯等重复交替进行Michael加成反应和酰胺化反应,制备得到3.0代树枝状大分子聚酰胺-胺;然后以聚乙二醇和聚丙二醇为原料,氢氧化钾粉末为催化剂,当聚乙二醇反应一段时间后加入聚丙二醇制得非离子聚醚;最后以3.0代聚酰胺-胺为交联剂,阳离子聚醚与非离子聚醚复合得到改性复合型--聚酰胺-胺-聚醚型的超稠油高温污水处理反相破乳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化学处理剂的
,提供的反相破乳剂尤其适用于超稠油高温污水的处理。
技术介绍
超稠油不同于其他类石油资源的重要特征在于其浙青质、胶质含量很高,致使其粘度高、密度大,超稠油开采多采用蒸汽热采,高温采出液的具有以下特性:(I)超稠油密度高,由于胶质和浙青质含量高,造成原油与水的密度差异小,稠油的平均密度为900kg/m3,特超稠油的密度在990kg/m3以上;(2)超稠油采出液具有更多杂质,油含量和固体悬浮物含量高达10000mg/L以上,且含有石油类、固体悬浮物、分散油及浮油、乳化油以及化学药剂等多种成分;(3)由于胶质和浙青具有天然乳化性质,油珠凝聚增加困难,给超稠油采出液的破乳增加困难,乳化严重;(4)具有较大的粘滞性,特别是在水温低时更为显著;(5)水温高,在开发过程中为了降低原油粘度往往要将温度提高到90°C以上;(6)超稠油采出液中含大量的阳离子(Na+、Ca2+等)和阴离子(Cl—、S042—等),它们会影响稠油采出液的缓冲能力、含盐量和结垢倾向;此外,超稠油采出液在脱水沉降时,所使用的破乳剂等化学药剂会大量残存在污水中,使得污水形成的乳状液稳定性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稠油高温污水处理反相破乳剂,其特征在于:获取的改性复合型反相破乳剂以阳离子聚醚与非离子聚醚为原料、以3.0G树枝状聚酰胺?胺为交联剂,实施步骤如下:其中阳离子聚醚的合成:在装有搅拌器、冷凝管、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0.020?0.030mol的丙三醇,然后加入2.10?2.17?g三氟化硼乙醚,在搅拌下控温45?55?℃,再缓慢滴加环氧氯丙烷38?42g,滴加时间4?6min,滴加完毕,升温至75?℃,反应5?7h?,得褐色粘稠状的端羟基氯代聚醚;将90?110g?端羟基氯代聚醚和182?202g三甲胺水溶液,置于洁净的反应釜内,通入氮气排除空气,控温70?80℃,反应4?6h?,继续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稠油高温污水处理反相破乳剂,其特征在于:获取的改性复合型反相破乳剂以阳离子聚醚与非离子聚醚为原料、以3.0G树枝状聚酰胺-胺为交联剂,实施步骤如下: 其中阳离子聚醚的合成: 在装有搅拌器、冷凝管、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0.020-0.030mol的丙三醇,然后加入2.10-2.17 g三氟化硼乙醚,在搅拌下控温45-55 °C,再缓慢滴加环氧氯丙烷38_42g,滴加时间4-6min,滴加完毕,升温至75 °C,反应5_7h,得褐色粘稠状的端羟基氯代聚醚;将90-110g端羟基氯代聚醚和182-202g三甲胺水溶液,置于洁净的反应釜内,通入氮气排除空气,控温70-80°C,反应4-6h,继续升温至120-130°C,反应6_8h,得棕褐色水溶性的阳离子聚醚;其中环氧氯丙烷、丙三醇、三甲胺的质量份数比为40-60:1:40-60,引发剂三氟化硼乙醚液的用量为环氧氯丙烷的1% ; 其中3.0G PAMAM的合成: 1)0.5G聚酰胺-胺的合成:在氮气的保护下,向装有搅拌棒、温度计、冷凝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乙二胺30.6g、甲醇96.2g,用冰水浴冷却至0°C后,缓慢滴加丙烯酸甲酯174.0g,搅拌下控温22-27°C,继续反应22-26h,得到的淡黄色液体,在45°C条件下进行减压蒸馏,得到淡黄色的0.5G聚酰胺-胺产品; 2)1.0G聚酰胺-胺的合成:用甲醇120g溶解1.0G聚酰胺-胺270g,加入到四口烧瓶中,冰水浴冷却至0°C 后,缓慢滴加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玉彬贾剑平王益军任定益王澄滨
申请(专利权)人:克拉玛依市三达新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