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印染材料的支承装置、印染装置以及印染物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75411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被印染材料的支承装置、印染装置以及印染物的制造方法。提供提高了被印染材料(T)的安置作业的作业性的被印染材料的支承装置(4)及具备该支承装置的印染装置(1),还提供印染物的制造方法。所述被印染材料的支承装置具备:保持部件(25),其进入到具有筒状的躯体部(Ta)的被印染材料(T)的所述躯体部内而对该被印染材料进行保持;基体部(3),其在所述保持部件(25)对所述被印染材料进行保持的状态下与所述保持部件(25)嵌合;印染面形成部(23),其被设置在所述保持部件和所述基体部中的至少一方上,并用于在所述保持部件与所述基体部嵌合的状态下形成被喷出油墨的印染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以喷墨方式等对布帛、即被印染材料实施印染的印染装置及其结构部件,特别涉及用于对T恤衫等具有筒状的躯体部的被印染材料进行支承的被印染材料的支承装置以及印染物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开发并使用有从油墨喷出头向T恤衫等具有筒状的躯体部的被印染材料的表面喷出各种颜色的油墨,从而印染所需的图像的喷墨印染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在喷墨印染之前,先实施将需要进行印染的布帛在展平了折皱的状态下固定于安置托架(被印染材料的支承装置)上的安置作业。而且,如下述的专利文献I至3所示那样,提出了各种使该安置作业易于进行的被印染材料的支承装置。其中,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ー种如下的被印染材料的支承装置,即,通过在T恤衫的躯体部内插入收缩状态的伸长件,之后使该收缩状态的伸长件伸长,从而使T恤衫的躯体部向外侧扩展,以展平T恤衫的折皱。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ー种如下的被印染材料的支承装置,即,将T恤衫的躯体部套在通过销而被连结在一起的压印板和支承板上,并用框架从上方按压而使T恤衫的折皱展平。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ー种如下的被印染材料的支承装置,即,将薄片状的布帛夹持在能够使周长可变的外框和内框之间,以使布帛的折皱展平。通过使上述内框外嵌于喷墨印染装置的压印板(被印染材料的支承装置)上的凸部,从而将通过外框和内框而被保持的被印染材料固定在压印板上。但是,在专利文献I中所公开的被印染材料的支承装置的结构较为复杂,在将伸长件安置到T恤衫中之前,必须实施多道エ序的操作,从而作业性较为困难。另外,在所述专利文献2中,虽然在使用从上方按压被印染材料的框架来消除被印染材料的折皱这一点上,对于作业性而言,可以预见到某种程度的提高,但使T恤衫在通过销而被一体化的压印板以及支承板、与压印板托架之间的狭小间隙中穿过并不简单,从而与专利文献I相同,作业性较为困难。另外,在所述专利文献3中,通过使内枠嵌入压印板上的凸部,从而将通过外框和内框而被保持的被印染材料固定在基体部上,虽然通过这一点,可以预见到作业性的提高,但该嵌入行为未被用于被印染材料的折皱的除去,在适合于T恤衫等具有筒状的躯体部的被印染材料的、被印染材料的支承装置中并不是必须的。另外,在如图9所示这种将被印染材料放置在平坦的基体部105上进行扩展从而除去折皱的结构中,需要在支承台101上形成用于避免与被印染材料T之间的干渉的回避凹部103等,从而存在如下问题,S卩,对干支承台101等的设计而言,会产生刚性设计上的限制。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188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312069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23014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被印染材料的安置作业的作业性的被印染材料的支承装置以及具备该支承装置的印染装置,还提供印染物的制造方法。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被印染材料的支承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保持部件,其进入到具有筒状的躯体部的被印染材料的所述躯体部内而对该被印染材料进行保持;基体部,其在所述保持部件对所述被印染材料进行保持的状态下与所述保持部件嵌合;印染面形成部,其被设置在所述保持部件和所述基体部中的至少一方上,并用于形成在所述保持部件与所述基体部嵌合的状态下被喷出油墨的印染面。此处,“被印染材料”是指,成为印染的对象的“布料”,包括棉、丝绸、羊毛等天然纤维、尼龙等化学纤维或混合这些材料所形成的复合纤维的纺织物、编织物、无纺布等,并包括被卷绕成卷筒状的长条的材料和被切割成预定长度的材料这两种。另外,除了缝制后的T恤衫等衣物类、缝制后的手帕、围巾、毛巾、窗帘、床单、床罩等的家居类制品以外,还包括作为缝制前的状态下的局部而存在的裁剪前后的布料等。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以这些被印染材料中如T恤衫等这样具有筒状的躯体部的“被印染材料”作为主要对象。根据本方式,将T恤衫等被印染材料套在保持部件上以保持该被印染材料,并通过在该状态下使该保持部件与基体部嵌合,从而形成被喷出油墨的印染面。因此,能够提高被印染材料的安置作业的作业性。另外,在安置作业中,通常不会对重量较重的基体部直接进行操作,而是仅将被印染材料装在保持部件上,之后将其与基体部嵌合。由于能够使保持部件轻量化,因此在所述安置作业中,在重量方面,也使作业性得到了改善。由于通过覆盖而对被印染材料进行安置,因此提高了被印染材料的安置时的安全性。此处,作为印染面形成部,采用如下的结构,S卩,不设置在所述保持部件和所述基体部中的某一方上,而是设置在这两者上,并在所述保持部件与所述基体部嵌合的状态下形成被喷出油墨的印染面,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通过使所述保持部件与所述基体部处于同一平面,从而形成印染面。另外,产生该支承装置的刚性设计上的限制的可能性较小。即,虽然在相对于基体部而直接安置被印染材料时,需要在对该基体部进行支承的支承台等上形成回避凹部等以避免与被印染材料之间的干渉,但通过以将被印染材料套在保持部件上的方式进行安装,则无需所述回避凹部等,从而上述支承台等的刚性设计较为容易。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所涉及的被印染材料的支承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方式中,所述保持部件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而构成。根据本形式,由于能够在从基体部上拆下保持部件的状态下实施套装被印染材料的安装作业,因此安装作业较为容易,且能够预先将被印染材料安装在保持部件上而实施该安置作业的准备。所以,可实现在特别大量的被印染材料上实施印染时的安置作业的流畅化。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式所涉及的被印染材料的支承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方式中,所述保持部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基体部进行摆动的方式而设置。根据本方式,能够在使保持部件进行摆动而使其处于易于实施被印染材料的安装作业的位置的条件下,进行该安装作业。所以,能够改善安装或取下被印染材料的作业性。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式所涉及的被印染材料的支承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二方式中,所述保持部件具备能够在对被印染材料进行保持的状态下进行悬挂的悬挂部。根据本放式,能够预先准备多个处于将被印染材料安装在保持部件上的状态下的部件,并在对这些部件进行悬挂的状态下进行准备。另外,由于能够握住悬挂部而使保持部件和被印染材料同时移动,因此对这些部件的移动作业也较为容易。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式所涉及的被印染材料的支承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方式至第四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所述基体部为具备嵌合凸部和卡合边缘部的面状体,所述嵌合凸部具有成为所述印染面形成部的平坦面,所述卡合边缘部被形成在该嵌合凸部的边缘部且从所述平坦面的位置后退的部位处的、至少对置的两条边上,所述保持部件为,在至少一组对置的两条边上具备窗部、卡合阶梯部和接触部的框体,所述窗部与所述嵌合凸部嵌合,所述卡合阶梯部与所述卡合边缘部卡合,所述接触部与所保持的被印染材料的对置的两端部的内表面接触。此处,在本说明书中,“窗部”以如下含义而使用,S卩,还包括未包围整个四周的、一条边开放的结构(在四方形窗的情况下,缺少了四条边内的一条边的结构)。另外,“面状体”在本说明书中是指,能够具有成为印染面形成部的平坦面的结构体,一般为实心体或空心体。也可以在对上述平坦面的形成不造成障碍的部分形成孔。“框体”是指包围某一区域的结构体,通常为在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被印染材料的支承装置,具备:保持部件,其进入到具有筒状的躯体部的被印染材料的所述躯体部内而对该被印染材料进行保持;基体部,其在所述保持部件对所述被印染材料进行保持的状态下与所述保持部件嵌合;印染面形成部,其被设置在所述保持部件和所述基体部中的至少一方上,并用于在所述保持部件与所述基体部嵌合的状态下形成被喷出油墨的印染面。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28 JP 2011-2369381.一种被印染材料的支承装置,具备: 保持部件,其进入到具有筒状的躯体部的被印染材料的所述躯体部内而对该被印染材料进行保持; 基体部,其在所述保持部件对所述被印染材料进行保持的状态下与所述保持部件嵌合; 印染面形成部,其被设置在所述保持部件和所述基体部中的至少一方上,并用于在所述保持部件与所述基体部嵌合的状态下形成被喷出油墨的印染面。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印染材料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保持部件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而构成。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印染材料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保持部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基体部进行摆动的方式而设置。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被印染材料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保持部件具备能够在对被印染材料进行保持的状态下进行悬挂的悬挂部。5.按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被印染材料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基体部为具备嵌合凸部和卡合边缘部的面状体,所述嵌合凸部具有成为所述印染面形成部的平坦面,所述卡合边缘部被形成在该嵌合凸部的边缘部且从所述平坦面的位置后退的部位处的、至少对置的两条边上, 所述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下贤司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