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
,特别涉及一种煤矿井下灾害信息探测机器人平台。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产煤国之一,大多煤炭生产是采用地下作业,客观上讲,在煤炭生产实施过程中,受到顶板压力、瓦斯、煤尘、水、火等自然灾害的安全威胁;另外,由于煤炭生产的作业条件复杂多变和管理失控等原因,还会发生机械电器、运输提升和爆破等其他安全事故。灾害发生后,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伴有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救援人员无法第一时间到达灾害事故现场,无法了解事故现场的信息,严重影响救援的实施时效。这时,煤矿信息探测机器人就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煤矿井下一旦发生灾害,现场路况较为恶劣,探测机器人要进入现场完成信息探测与搜救任务就必须具备较强的行走和探测能力。由于煤矿救灾机器人和煤矿灾害探测机器人对煤矿灾害救援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如果能第一时间掌握灾害现场的信息将会对救援工作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国内外一直以来都在对其进行着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例如:Transeth、Lil jeback、Cao、蒋湘军和赵武等人通过研究自然界中蛇的形态特征与运动规律,研制了由蛇头、蛇体和蛇尾组成的蛇形救援 ...
【技术保护点】
煤矿井下灾害信息探测机器人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平台和轨道平台上滑动设置的行走机构,行走机构上设有信息探测机器人;轨道平台上至少设有两根支撑横杆,一根支撑横杆上设有固定支架,另一根支撑横杆上设有伸缩支架。
【技术特征摘要】
1.矿井下灾害信息探测机器人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平台和轨道平台上滑动设置的行走机构,行走机构上设有信息探测机器人;轨道平台上至少设有两根支撑横杆,一根支撑横杆上设有固定支架,另一根支撑横杆上设有伸缩支架。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灾害信息探测机器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平台为方形环状,其包括纵向连接板和纵向连接板上、下两端垂直设置的上轨道板与下轨道板,上轨道板之间设有上弧形板、下轨道板之间设有下弧形板,上弧形板与下弧形板之间设有弧形连接板。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矿井下灾害信息探测机器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轨道板与下轨道板分别通过组装螺栓固定在纵向连接板上,上弧形板与下弧形板分别通过组装螺栓固定在弧形连接板上;上轨道板与上弧形板通过轨道连接片和固定螺栓相连,下轨道板与下弧形板通过轨道连接片和固定螺栓相连。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灾害信息探测机器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两块并列设置的行走支架,两块行走支架通过连接螺栓与固定螺母组装为一体;行走支架上设有轴线竖直的行走轮和与行走轮相邻的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轴线水平的轮轴,轮轴端部设有支撑轮。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煤矿井下灾害信息探测机器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包括外轮和外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裕清,秦玉鑫,陈晓静,李智国,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