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成形
,特别涉及一种深筒形件多次拉深成形装置。
技术介绍
深筒形产品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军用领域如导弹壳体、鱼雷外壳、飞机副油箱等;民用领域如汽车气囊、高档水杯等;化工行业中化肥罐、储气罐、高压容器等。在板料成形加工中,拉深工艺由于其效率高,质量好等特点成为了筒形件成形的主要方式。然而由于许多板材受成形性能及技术本身的约束,高径比更大的深筒形件(一般高径比大于3),成形极限更高的复杂零件仅仅依靠传统拉深工艺加工时无法实现零件的成形,或者成形零件废品率高。深筒形件成形的主要缺陷是底部拉裂,如何充分利用和发挥材料的成形性能,提高成形质量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在筒形件拉深中,目前主要通过优化组合工艺参数和模具结构参数的方法来提高拉深成形的效率和质量,主要解决方法就是如何选取适当的压边力、凸凹模圆角、润滑条件等。由于筒形件在拉深过程中,壁厚分布不均,拉裂缺陷常常产生在底端壁厚变化最大处,这与金属流动趋势有很大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在筒形件上方筒壁施加载荷压力及筒壁施加摩擦力,来改变筒形件传力区的应力状态,减少拉应力数值,从而促进上部金属向下流动,避免破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深筒形件多次拉深成形装置,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10),其特征在于:上模座(1)和下模座(10)通过滚珠导套(2)与导柱(3)相连,在上模座(1)上安装固定有凸模定位件(4),凸模定位件(4)下端有4个均匀分布的深孔,在深孔中安装4个氮气缸,氮气缸由缸体(5)与活塞杆(6)构成,活塞杆(6)和压边圈(7)连接,橡胶块(8)与压边圈(7)连接,活塞杆(6)与压边圈(7)通过橡胶块(8)下端凹槽压紧坯料(12),活塞杆(6)的压力小于凸模(13)压力的1/2,坯料(12)为经过首次拉深后的锥形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筒形件多次拉深成形装置,包括上模座(I)和下模座(10),其特征在于:上模座(I)和下模座(10)通过滚珠导套(2)与导柱(3)相连,在上模座(I)上安装固定有凸模定位件(4),凸模定位件(4)下端有4个均匀分布的深孔,在深孔中安装4个氮气缸,氮气缸由缸体(5)与活塞杆(6)构成,活塞杆(6)和压边圈(7)连接,橡胶块(8)与压边圈(7)连接,活塞杆(6)与压边圈(7)通过橡胶块(8)下端凹槽压紧坯料(12),活塞杆(6)的压力小于凸模(13)压力的1/2,坯料(12)为经过首次拉深后的锥形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筒形件多次拉深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凸模定位件(4)上安装凸模主体,凸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琦,蔡进,曹苗,赵升吨,崖华清,周志江,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合肥合锻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