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燕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双机架平整机组的带钢表面粗糙度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74328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3:13
一种适用于双机架平整机组的带钢表面粗糙度控制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可由计算机执行的步骤:1、收集双机架平整机组的设备特征参数、待综合设定金属模型参数的带材关键轧制工艺参数、待综合设定金属模型参数的带材的关键质量参数;2、计算当前轧制力、前后张应力下的延伸率和出口张应力分布;3、计算1#机架出口带钢粗糙度、计算2#机架出口带钢粗糙度和计算粗糙度控制目标函数;4、设定最优1#轧制力、最优2#轧制力,通过调整活塞的位置来完成轧制力的设定。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双机架平整机组单独控制,考虑不全面的问题,避免带钢表面粗糙度超差,对现场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平整轧制技术,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表面粗糙度作为平整成品带钢的重要特征之一,它不仅影响到带钢冲压时的变形行为和涂镀后的外观面貌,而且可以改变材料的耐蚀性。从目前的质量发展趋势来看,带钢表面的粗糙度控制已经成为重要的质量指标,尤其对汽车板至关重要。如何建立平整机板面粗糙度预报模型,对要生产的带钢表面粗糙度值进行预报,最终达到事先调整,避免粗糙度超差,已经成为现场技术攻关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双机架平整机组,出口带钢粗糙度的控制参数包括1#机架工作辊粗糙度、2#机架工作辊粗糙度、来料粗糙度、1#轧制力、2#轧制力。以往在双机架平整机组的生产过程中,往往只对1#机架工作辊粗糙度、2#机架工作辊粗糙度进行设定,不考虑轧制力的影响。而事实上,轧制力对出口带钢的粗糙度影响明显,尤其对这种两机架的工作辊粗糙度差别很大的双机架平整机组,影响更是不可忽视的。(参考文献:[I]白振华,刘宏民,李秀军,等.平整轧制工艺模型[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1-100.[2]周庆田,白振华,王骏飞.冷连轧过程板面粗糙度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7,18(14):17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双机架平整机组的带钢表面粗糙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可由计算机执行的步骤:(a)收集双机架平整机组的设备特征参数,主要包括:1#机架工作辊直径Dw1、2#机架工作辊直径Dw2、工作辊与支撑辊原始辊型分布值ΔDwi,ΔDbi、工作辊与支撑辊辊身长度L1,L2、工作辊弯辊缸距l2、压下螺丝中心矩l1、工作辊弯辊允许的最大弯辊力与1#机架工作辊上机粗糙度Ra1、2#机架工作辊上机粗糙度Ra2、1#机架工作辊轧制公里数L1、2#工作辊轧制公里数L2、1#机架轧制力允许最大值P1max、2#机架轧制力允许最大值P2max、出口板面粗糙度轧辊复印部分中机架带材的入口厚度影响系数αh,α...

【技术特征摘要】
1.种适用于双机架平整机组的带钢表面粗糙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 可由计算机执行的步骤: (a)收集双机架平整机组的设备特征参数,主要包括:1#机架工作辊直径Dwl、2#机架工作辊直径Dw2、工作辊与支撑辊原始辊型分布值ADwi, ΛDb1、工作辊与支撑辊辊身长度L1, L2,工作辊弯辊缸距I2、压下螺丝中心矩I1、工作辊弯辊允许的最大弯辊力Swmax与Swmax贏、1#机架工作辊上机粗糙度Ra1、2#机架工作辊上机粗糙度Ra2、1#机架工作辊乳制公里数L1、2#工作辊轧制公里数L2'1#机架轧制力允许最大值Plmax、2#机架轧制力允许最大值P2max、出口板面粗糙度轧辊复印部分中机架带材的入口厚度影响系数ah,ah,、机架出口板面粗糙度遗传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振华李和李涛王瑞冯彬李铭泽孟德龙
申请(专利权)人:燕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