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光旭专利>正文

索控式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3038 阅读:3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索控式机械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索控式机械手,包括手支架、第一手指、第二手指、弹性元件和控制索,所述手支架上设置有能够绕自身轴线旋转的铰接轴,所述第一手指和第二手指的指根处设置于铰接轴上,第一手指和第二手指可绕铰接轴的轴线旋转,所述第一手指指根处设置有弧形通孔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手指指根两侧的铰接轴上还设置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同时与传动齿轮啮合形成反向传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索控式机械手通过旋转铰接轴可以达到转换机械手拉开与拉闭功能的目的,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索控式机械手不但综合了现有技术的长处,而且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手,特别涉及一种同时具有随意拉开和随意拉闭两种功能的用于上肢截肢患者的索控式机械手
技术介绍
目前,利用自身力源操纵的功能性上肢假肢简称为索控式机械手。索控式机械手的主要原理是通过自身的运动来拉动牵引索,进而来控制手指的开闭及肘关节的屈伸。国内外的机械手大体可分为随意张开式和随意闭合式两类。随意张开式的假手,常态时处于拇指、食指、中指合的功能位,取物时通过拉动牵引索开手,依靠弹簧的扭力闭手。这类假手结构简单,持物省力;缺点是患者不能随意控制握力的大小。而随意闭合式的假手,常态时处于开手位,取物时握力可由患者自行控制,可用于抓持较重的物体,缺点是持物时需要保持牵引索的拉力,从而限制了手臂的某些运动,而且持物费力、结构复杂。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索控式机械手,该索控式机械手综合了随意张开式和随意闭合式两类机械手的功能,工作时,可以根据具体条件通过转换功能来选择随意张开或随意闭合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索控式机械手,该机械手具备切换拉开与拉闭功能的齿轮传动机构,使得本专利技术的机械手同时具有随意拉开与随意拉闭两种功能,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索控式机械手,包括手支架(1)、第一手指(2)、第二手指(3)、弹性元件(4)和控制索(5),所述手支架(1)上设置有能够绕自身轴线旋转的铰接轴(6),所述第一手指(2)和第二手指(3)的指根处设置于铰接轴(6)上,第一手指(2)和第二手指(3)可绕铰接轴(6)的轴线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指(2)指根处设置有以第一手指转轴为中心的弧形通孔(7)和与第一手指转动配合的传动齿轮(8),所述传动齿轮(8)的转轴与第一手指的转轴垂直;所述第一手指(2)指根两侧的铰接轴(6)上还套有第一齿轮(9)和第二齿轮(10),所述第一齿轮(9)与铰接轴(6)沿周向固定配合,所述第二齿轮绕铰接轴(6)转动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控式机械手,包括手支架(I)、第一手指(2)、第二手指(3)、弹性元件(4)和控制索(5),所述手支架(I)上设置有能够绕自身轴线旋转的铰接轴¢),所述第一手指(2)和第二手指(3)的指根处设置于铰接轴(6)上,第一手指(2)和第二手指(3)可绕铰接轴(6)的轴线旋转,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手指(2)指根处设置有以第一手指转轴为中心的弧形通孔(7)和与第一手指转动配合的传动齿轮(8),所述传动齿轮(8)的转轴与第一手指的转轴垂直; 所述第一手指(2)指根两侧的铰接轴(6)上还套有第一齿轮(9)和第二齿轮(10),所述第一齿轮(9)与铰接轴(6)沿周向固定配合,所述第二齿轮绕铰接轴(6)转动配合,所述第一齿轮(9)和第二齿轮(10)同时与传动齿轮(8)哨合形成反向传动机构; 所述第一齿轮(9)的 侧面固定设置有拉杆I (11),所述第二齿轮(10)的侧面固定设置有拉杆II (12),所述拉杆I (11)和拉杆II (12)各自的一端分别垂直穿过并伸出所述弧形通孔(7),拉杆I(Il)和拉杆11(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旭范华侨
申请(专利权)人:李光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